论网络舆论引导制度及相关建设
——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信息发布

2015-02-26 12:03何明静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22期
关键词:突发性舆论群体

何明静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论网络舆论引导制度及相关建设
——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信息发布

何明静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舆论引导制度作为监督舆论的一种刚性规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舆论所发生发展环境的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因素决定的。因而,舆论引导制度及其相关建设离不开对社会环境的分析与比较。以大学生为受众主体的舆论引导是微传播时代掌控信息、疏导信息、循环利用信息的重要环节,高校中突发性群体事件的信息发布也是本次研究切入的重点。

网络舆论;突发性群体事件;信息发布

舆论是指公众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对于自身或者社会利益积极相关的公共事务,公开表达趋于一致的意见和态度的总和。在传统媒体时代,舆论是通过电视、报纸、期刊等主流媒体集中反映多数人的意见。而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电脑的大量涌现,改变了舆论发生、发展的形式。网络舆论是指在互联网时代,发表具有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言论,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

突发性群体事件,从字面上看,“突发性”是指从时间上表明事件发生的突然性。而“群体事件”是指多人参与,以满足参与人群体的共同利益,使用各种手段,扰乱社会秩序与社会安全。从理论上看,突发性群体事件有以下几个特征:主体群体性、主观目的性、事件突发性和客观危害性。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特指在校园里,以师生为主要参与主体的突发性群体事件。

1 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舆论传播性

突发性群体事件容易引起情感的共鸣,造成舆论的传播,而舆论的传播对事件的解决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正确引导舆论的产生及发展,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的解决起到积极作用。而舆论事件的消极影响常常会导致谣言的传播,造成校园里出现恐慌气氛。

高校聚集了大量的青年学生,大学也是青年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是由各种社会风险,如国内外的政治矛盾、学校自身的管理缺陷以及利益的不合理分配而产生的。同时,这也使高校突发性舆论事件具有更加独特的特征。第一,青少年思想单纯,容易冲动,对校园里发生的突发性群体事件反应也更加强烈。做好正确的舆论引导,避免事态严重化。第二,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正确地引导舆论,需要高校各管理部门的配合,使用一个成熟完备的引导模式。第三,学校是社会和国家重点关注的对象,一旦校园中的突发事件以一种失真的状态向社会媒体传播,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2 信息发布与舆论把关

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发送者、接收者和传播渠道。传播渠道分为单向传播和双向传播。顾名思义,单向传播是指发送者将信息发出,不管接收者是否接收。而双向传播时发送者不仅只是将信息发出,还需要与接收者进行互动。双向传播为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舆论引导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

2.1信息发布的媒介利用

进入微传播时代,以目前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受欢迎程度较高的自媒体——微博为例,我们可以通过对其的研究发现我国现有舆论引导模式的利弊,从而探究出更合理的机制体制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在微博产生以前,网民可以通过论坛、贴吧以及QQ等即时通信工具自由发表言论,充分发挥话语表达权。微博产生后,创新了原有的网络传播方式。微博可以通过互联网传播公众意见,发起各种热门话题。微博对网络舆论产生和传播的主要影响有如下几方面。

2.1.1自媒体时代的到来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用户可以使用微博这一APP成为及时的报道者。与传统媒体报道相比,自媒体报道简洁而快速,最大化了用户在舆论事件中的参与度,提高了报道的速度和广度。

2.1.2裂变式的传播方式

裂变式的传播方式存在于微博内容的转发中,传播的方式不是传统媒体一对一的线性传播,也不是网络媒体中一对多的网络传播,而是一种裂变传播,即一乘以多再乘以多的形式。这种传播方式的传播速度是呈几何形态的,远远高于之前出现的任何一种媒介产品传播的速度。

2.1.3与传统媒体形成互动

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体人,缺乏内容的把关者,容易造成内容的虚假和不真实。将微博和传统媒体进行互补,可以更好地把关内容,引导舆论格局。

2.2网络舆论引导与控制

现在我国社会对待舆论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将舆论神圣化,各种力量都希望标榜自己的行为是符合民意、受舆论支持的,舆论甚至经常被当作证明一种做法合理的最具煽动性的理由,这当然是民主的抽象原则得到广泛认同的结果;另外一个是通过广告、公共关系、选举策划等行业的极端兴盛也不难看出,舆论在实践中被当作可以操纵的、实现集团利益的工具。

在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中,我们应该正视舆论的作用,找到舆论对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影响的平衡点,使用网络舆论引导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走向和影响。

3 大学生网络舆论的控制管理机制

3.1高校网络舆论的管理与控制现状

在各高校中,网络舆论的控制和管理最大的问题便是应急准备不足。一般来说,非紧急事件高校网络舆论监管往往只能发挥一定的效能,在网络舆论爆发的瞬时点上却出现反应迟钝、行动缓慢的弱点。在出现突发性群体事件时,高校各部门分别采取拒不回答来对舆论进行冷处理,这样为后续工作问题的解决增加麻烦。从实际效果来看,这样相对简单、粗暴的方式很难从传播主客体、传播途径等方面对信息进行有效地把关。介于高校网络舆论的特殊情况,这样保守、被动的方法往往背道而驰,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同时,学校对网络舆论影响力的重视程度不够,设备投入少。网络舆论监控分析系统是由网络舆论信息监控分析平台、数据库以及专业的应用软件组成。但是,由于成本高,大多数高校的舆论信息都依靠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检测。这种舆论的管理与控制响应速度较慢。

3.2高校网络舆论的管理方式

高校网络的管理方式主要是进行干预,干预主要分为事前干预、网上干预和网下干预。

事前干预是指避免舆论事件进入网络,这属于预防性干预。高校学生在网络上的抱怨,大多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如果能够及时解决,就可以避免这些事件在网上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联合班干部、社团人员、辅导员等构造现实网络的舆论管理体系,让学生的合理要求得到满足。

网络干预是指在网络舆论发展的过程中,在互联网上进行干预。现阶段,主要的网上干预方式是删除敏感信息,这是处理网络舆论的初级手段。虽然删除敏感信息可以防止信息的进一步传播和扩大。但是,关闭了这一渠道,大学生还会利用其他途径来宣泄情感,可能会更加激化矛盾,引发另一轮的冲突。除了删除敏感信息外,更明智的方法是主动引导舆论走向来化解那些非理性而又较为激进的言论。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在微博上的评论和转发进行密切关注,深入了解大学生真实的思想动态,为解决突发性群体事件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

线下干预主要是指在网络干预后,事态得到进一步控制的同时也要有严格的善后处理策略,把握好善后处理的尺度,从关爱的角度出发,改变以往以惩罚为主的做法,通过批评、说教、引导的方式结合具体实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创新性地为其提供平台,以高效的方式达到警示的目的。

4 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制度探索

根据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舆论传播性,以及现阶段高校的网络管理方式,我们主要从法律法规的层面进行研究,实现舆论监督的制度化,对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制度进行探索。

4.1建立健全相关网络制度规范,树立良好的网络法律知识

加强对网络方面的法律学习,并利用借鉴学生手册、高等教育管理方法等,在宪法法律的基础上制定高校网络舆论的管理办法,并用集中学习、典型事例宣传等方式加强学习,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在互联网上犯下的错误,在现实生活中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4.2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学校应积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开展网络道德讲堂、利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实现对大学生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

4.3学校应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研究,增强掌握网络舆情的能力

第一,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网络言论、行为以及网络舆情的发展都有自身的规律和特征。高校管理部门应有效地掌控这些规律,运用网络技术,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预防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发生。

第二,在网络舆论引导中,培养一批掌握网络舆情知识的宣传管理队伍也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可以从辅导员队伍中选拔一批网络舆论监控能力强、群众基础好、业务能力过硬的人员,组建成一支专业队伍,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

第三,增加对设备建设的投入,使用专业的网络舆论信息控制分析平台、建立数据库群,有效地掌握学生网络舆论的走向,确保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安全,排除突发性群体事件的隐患。

5 结语

高校对于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有效处理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与学校先进的管理理念、有效的事前预防和网络舆论引导以及有力的应对措施都是息息相关的。建立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我们需要在充分总结反思每一次突发性群体事件应急处理的基础上,提升应对此类事件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增加对硬件设备的投入,设计出一套以国家大政方针为背景,在宪法法律的基础上,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参考学生认知度和接受度的科学的网络舆论引导体系。

[1]敬瑞霞,郑平.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危机的管理对策[J].科教文汇,2008(6).

[2]曹劲松.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J].新闻与写作,2010(5).

[3]彭知辉.论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报,2008(1).

[4]沃纳•赛佛林(werner J.sevenin),坦卡德.21世纪新闻传播学基础教材·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5版)[M].郭镇之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24,137.

何明静(1992-),女,四川内江人,硕士在读。

猜你喜欢
突发性舆论群体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