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从“倾听”与“对话”开始

2015-02-26 15:33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小学王丽俐
新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倾听串联分组

□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小学 王丽俐

合作学习:从“倾听”与“对话”开始

□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小学王丽俐

【摘要】倾听是合作学习的出发点,也是深入思考的必然途径,更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在充满尊重与信赖、相互倾听与对话交融的课堂氛围中,真正的合作学习才成为可能。因此,要建立相互倾听与对话的关系,为合作学习奠定基础;要正确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促进有效的合作学习。

【关键词】合作学习倾听与对话引领发展

构筑以有效“倾听”与“对话”为基础的和谐的合作学习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实践中要着力培养学生倾听与对话的能力,促进学生建构有意义的学习。

一、建立相互倾听与对话的关系,为合作学习奠定基础

“倾听”会产生关注与共鸣,会引起信任与依赖,从而拉近双方的距离;“倾听”会在双方之间形成思维与经验的对接,因此“倾听”是合作学习的出发点,也是深入思考的必然途径,更是教学活动的核心。课堂上的倾听关系既包括教师与学生的互相倾听,也包括学生之间的互相倾听。

建立“互相倾听”关系的最重要一步是教师怎样倾听和回应每位学生的心声和低语,关键是以“倾听、串联、反刍”贯穿组织教学。

1.善于倾听,全盘接纳。教师能够俯下身,降低自己的高度,关注学生的发言与动作;能够降低音调,语言简练,营造柔和的氛围,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表达自己;能够不折不扣地全盘接纳每一位学生的观点与发言,不去区分内容或表达的好与不好,而要关注其思考和见解的价值。

2.巧妙回应、串联与反刍。在倾听学生时,要思考该发言是教材中哪些内容所触发的;是其他学生的哪些发言所触发的;又与其先前的发言有着怎样的关联。从学生的发言中准确把握这三种关系,通过合适的方式以“串联”、“反刍”的活

动回应学生,正是合作学习时教师工作的中心。

串联可以是多样的:把教材与儿童串联起来,把一个儿童同其他儿童串联起来,把一种知识同其他知识串联起来,把昨天学到的知识同今日学习的知识串联起来,把课堂里学习的知识同社会上的事件串联起来,把儿童的现在同未来串联起来。反刍应当是及时的,当学生在探究中遭遇困难,教师借助“反刍”,引导学生内化和反思前面所学内容,促进学生及时构建知识体系并进一步深入思考。

二、学生之间的倾听与对话——超越独白、触发对话式的学习

佐藤学教授提出“学习的三位一体论”——“所谓学习,就是同教科书(客观世界)的相遇与对话,同教室里的伙伴们的相遇与对话,同自己的相遇与对话。”因此,合作学习的课堂,必须在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倾听的规范——每个人倾听他人的见解,接纳他人的主张,并致力于生成自己的理解方式。这样,学生才能轻松自如地参与合作与交流,获得自己的理解与思考;这样,一个人的发言就常常触发其他人的思考与发言:“听了某某同学的发言,我想到——”“某某同学的看法我不太同意——”……每个发言都是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形成的,如同织物一样相互关联、持续。大家的观点如同珍珠一样被串联起来,学生通过同伴的思考和帮助,丰富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深化了自己的思考,认识获得不同程度的超越。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合作学习,是“冲刺与挑战的学习”。

三、合理有效的合作学习策略

在充满尊重与信赖、相互倾听与对话交融的课堂氛围中,真正的合作学习才成为可能。那么,怎样使合作学习更加有效呢?

1.综合运用不同的分组方式。

规定分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由教师分组。例如,低年级两人一组(同桌合作);中、高年级以男女混编成3人或4人组。组内编排序号,分工明确,使得多样性的个体思维经过相互触发与滋养,达到共同的超越与提升。小组的分工及组长可以定期轮换,使得每个人都能获得发展的机会。

随机分组:也可以根据主题、活动特点尝试“好朋友分组”、“报数分组”、“彩卡分组”等随机分组形式,使分组简单明了,避免争议与分歧。

2.增强小组凝聚力,激发学习动机。有效的合作学习必须以良好的凝聚力为前提。满足和增强每位小组成员的归属感和联系感,可以增强他们参与合作学习的动机。如可以采用“感谢网”、“头脑风暴”、“破冰活动”等策略增进小组凝聚力。

3.抓住时机,细化指导,实施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时,首先应注意实施和结束小组合作与讨论的时机,本着“以学定教”的核心原则,做好组织引导和适时反馈,细化活动规则,规范学生学习与协作。小组合作就不会盲目或者与学习目标偏离,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四、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由舞台上的主角变成幕后导演,但绝不是“放任”,而应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这种帮助、指导作用体现在:(1)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3)组织引导协作学习。

结合实践,笔者认为,一是课前要了解学情、钻研教材,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和新旧知识联系的生长点,设计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导引任务,驱动合作学习;二是要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和协助不能参与合作的学生及合作受阻的小组,给予点拨、引导、协助,推进有效的合作学习;三是及时总结、评价与反馈,尤其应关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呈现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思考和见解,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运用“串联”、“反刍”活动激发思维的碰撞与对话,引领每个学生经由合作学习实现对自己原有认知和经验的超越,完善知识建构。

猜你喜欢
倾听串联分组
分组搭配
串联法写记叙文的概括
怎么分组
分组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审批由“串联”改“并联”好在哪里?
我曾经去北京串联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
串联攻坚弹后级引信自适应起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