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课文’朝向‘教语文’”教学理念的反思

2015-02-26 15:33深圳市宝安区蚝业小学
新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藏戏语文课读书

□深圳市宝安区蚝业小学 李 欣

关于“‘教课文’朝向‘教语文’”教学理念的反思

□深圳市宝安区蚝业小学李欣

我在本学期的科组会“分享活动”中为老师们分享了一篇名为《期待“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的文章。之所以选这篇文章,源于平时对语文教学常常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如:语文怎么样教?如何把课文当例子?为什么要教语文而不是要教课文?上海师大教授吴中豪老师的这篇文章,无疑为我们解答这些问题提供了很多的思路,也是对我们“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带来一些思考。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三个问题,我也随着作者的思路来谈一谈。第一个问题是“教课文和教语文的区别在哪里”。课文是凭借,是我们教授语文课程的凭借,让学生通过学习一篇篇课文,从而真正地学习可以受益终生的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和语文技能,也就是学生可以学到听说读写的技能。反思自己的教学,有时可能更多关注课文内容背后的人文性,却忽视了课程的工具性,包括现在有时候处理课文也经常会“教课文,而不是教语文”。如本学期教授六年级上册略读课文《藏戏》,我在教学时把教学目标重点设定为“了解藏戏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读了这篇文章后,我开始反思和顿悟,我设置《藏戏》的教学目标时存在偏差:不应该仅仅关注藏戏这一艺术形式,更应该关注它的言语表达和运用,所以应该把教学目标重点确定为“学习介绍戏剧的描写方法也就是它的写法”,让学生学习后不只是了解了藏戏,更多的是知道如何向别人介绍一种戏剧,如何落实到笔头。正如这一单元的主题“民风民俗”,不仅要了解更要会介绍,会写一个传统节日、一种戏剧、一处特色民居。文中的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我觉得很好,香港老师教授《毕加索与和平鸽》一课,整节课围绕一个语言训练点进行教学设计,用四分之一的时间来梳理课文内容和词语,更多的时间是有条理地让学生学习如何画人物动作的流程图,围绕“掌握方法——指导运用”的课程设计理念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让学生通过一节课掌握如何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人物形象。乍听这节课,也许会认为这是一节脱离文本的课,但却恰恰是教授语文课程的最好范例——真正地把课文当例子,让学生学习了语文方法和技能!语文课上更需要把教师“拉”出来,把学生“放”进去,把时间用在语文实践上,更需要让学生真正作为主体参与其中,敢于大胆放手!

第二个问题是“教课文转向教语文主要与语文课程设计有关”。语文教学有时候会走向“教课文”的误区,归根结底是对教学设计的偏差。现行的语文教学流程更多的是偏重于对课文解读的过程,正如吴教授说的那样:“语文课堂上大量时间被利用来讨论教师对文本的感悟,而不是学生自己的感悟。我们的课堂缺少目标明晰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实践,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叶圣陶先生曾提出:“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特级教师管建刚老师的语文教学理念是“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这些都指明了教语文的大方向。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大胆放手,在“牵”的同时,更要注重“放”。教语文要善于按照“掌握方法——指导运用”的步骤来设计教学,要敢于把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读书、表达、实践。文中提到烟台搞双轨教育实验,每个星期语文老师把两节语文课贡献出来,让学生去图书馆看书,学生的语文能力会得到提高。从上学期开始,我校每个班在每周都会抽出一节语文课组织孩子到图书馆读书,这非常棒。就我们班而言,从四年级到现在,每个语文午读我都会将其作为孩子的读书时间,甚至有时候多出的语文课也是用作读书课。我很珍惜和孩子们一起读书的氛围,这种氛围会影响孩子读书的欲望。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固定的活动形式,但我有时会和学生分享自己读书的心得,分享学生的读书心得。渐渐地会发现部分学生的语文能力真的有所提升。我认为语文除了教会方法、技能,还要有所感悟;感悟提升了,理解能力自然会提高。感悟从哪里来?感悟就从不断地读书中来。

此时,教师的引领显得尤为重要。在刚刚进行的班级“小故事,大智慧”的读书活动中,我无意间和孩子们分享了《读者》这本杂志,从多角度进行了评价,并分享了其中比较有深度和趣味的故事。没想到第二天午读时间很多学生都自发买了《读者》并且在全班传开阅读,这让我倍感欣喜。孩子自发购买杂志阅读,这一主动行为的背后一定会带给他们真正的阅读乐趣,因为不是“我被要求读”,而是“我要去读”!由此想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先生,小学就辍学的他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文学造诣,归功于会源源不断讲故事的启蒙老师,归功于成长在大文人蒲松龄家乡父老乡亲们口耳相传的那一段段惊心动魄的民间故事。因此,老师的引领很重要,放手给学生实践的时间也同样重要。

第三个问题是“如何运用课文来教语文”。文中谈了很多让我们受用的方法,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明确每一节课的目标,合理开发课程内容。不要贪多,每一篇课文结合单元主题和要求,确定一个训练点,从而不断深入,不单单要教过,而且要教会、练透!这里的“练透”应该是针对一个重点教学目标,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地去实践一个语言训练点。总之,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我们要以运用语言为目标去设计教学流程,每篇课文的教学都应该包含尝试运用课文语言的教学环节,这样就不会走偏。

总之,语文课不好教,甚至有时候想得特别明白、说得特别明白,但是教起来却不容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自己慢慢总结,慢慢归纳,向前辈老师们学习经验,相信会在迷茫和不容易中得出一点思路,走出一条适合自己更适合孩子的语文教学之路!

猜你喜欢
藏戏语文课读书
藏戏面具
可怕的语文课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浅析巴塘藏戏在演出形态方面对西藏藏戏的传承与创新
演藏戏·促非遗扶贫——2019年藏戏演出季完美落幕
语文课上做游戏
传统藏戏的新时代再造——评新编藏戏《朗萨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