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题发挥”,构建生物高效复习课堂

2015-02-26 15:33江苏省常熟市常熟中学徐勤芬
新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染色体技能思维

□江苏省常熟市常熟中学 徐勤芬

“借题发挥”,构建生物高效复习课堂

□江苏省常熟市常熟中学徐勤芬

【摘要】合理有效地设计问题,适时地进行“借题发挥”,通过师生互动,可以有效地构建高三生物高效复习课堂。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借题发挥高效复习

高三生物复习课应该要夯实基础,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正如江苏省生物教研员吴举宏老师所言:生物复习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将新课教学时获得的零碎知识和技能整合成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知识水平和技能层次。这是复习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复习课堂是否高效的重要依据。笔者认为,开展问题教学,适时进行“借题发挥”,有助于构建高效的复习课堂。

问题教学法就是将教材的知识点设置到问题情境中,通过学生的合作和师生的互动,帮助学生在寻求解决真实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既获得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又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问题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它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活化学生思维。

一、借题导课,启动思维

导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第一步。能否在一堂课开始时就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是能否上好这堂课的先决条件。教师精心设计导课,不仅可以衔接新旧知识,或者直接揭示课题,而且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启迪学生思维,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坚实的基础。也就是说,好的导课能让学生以最好的状态和最快的速度向课堂的重点发起冲击,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础。

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导课方法:或复习旧知导入,或开门见山导入,或生活实例导入等,但都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来实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新的角度浓缩为若干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课堂教学的要求,而且可以把他们的思维直接引向问题,以便于探索更多的新问题。如在复习“减数分裂”前,可以设置“21-三体综合症形成原因”的问题;再如,在复习“植物细胞工程”前,可以提供这样一道题目:现有甲、乙两种二倍体纯种植物,甲高产,乙耐盐,如何利用甲、乙两种植物培育高产、耐盐的植株?学生通过思考和互动,总结出基因工程育种和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等方法,从而顺利地进入相关内容的复习。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带入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中,从而调动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思考相关问题和进行新知识的主动构建。

实践证明,教师提出与复习内容相关的有挑战性的、有趣的、有意义的、未知的、能与学生认知结构发生矛盾的等问题,并不容易,但很重要,它能指引学生向问题目标努力思考,探索解决方法。

二、借题授课,深化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系列有针对性、有梯度的问题,能引导学生参与并作出相应的反应;而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发现其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缺陷,采取有效指导,能促进他们不断达成探究目标。这一互动过程也就是所谓的“问题串”教学,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

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过浅、过深和过偏。这就要求教师在认真研究课标和考纲、认真批改学生学案的基础上,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紧扣教学目的、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在备课时设计好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高效“问题串”,帮助学生在相关知识之间牵线搭桥,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复习效率。如在复习“自由组合规律”时,可以设置以下问题:两对等位基因的双杂合子自交后代都会出现9:3:3:1的比例吗?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双杂合子自交后代都会出现9:3:3:1的比例吗?如果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后代的分离比又如何?从而得出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和实质及后代出现9:3:3:1比例的条件。再如,在进行“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内容的二轮复习时,先设置一对染色体上一对基因的遗传题,再设置两对染色体上两对基因的遗传题;然后,拓展到一对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的遗传题和性染色体上非同源区段和同源区段基因的遗传题。

实践证明,合理的“问题串”可以帮助学生将零碎的知识和技能以一定的方式串起来,连点成线、连线成网,从而深化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技能的掌握。

三、借题结课,发展思维

在“问题串教学”环节,通过师生互动,很多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及时地整理内化知识的思维路线,总结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运用迁移规律,提高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和不同途径提出更多相关的问题,从而把学生引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借题结课,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

结课是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将新知识新技能纳入原有认知结构,形成系统认知结构而进行的对所学新知识新技能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和实践等教学活动。它可以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步,但也可以是在一个教学内容结束时进行。如在结束“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二轮复习教学前,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基因定位的问题:如何确定一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如何确定两对等位基因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还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再如,在结束“减数分裂”相关内容的复习教学前,可以让学生思考XYY、XXY和21-三体综合症的患病原因。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巩固知识,并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还能呼应开头。

实践证明,结课手段的高明与否极大地影响复习课教学效率的高低。优秀的教师往往能围绕课堂教学目标,从高考真题和各地模拟题中精心选择例题和变式训练题,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纠正学生的认知偏差,可以帮助他们巩固知识和发展思维。

总之,“问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不仅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提高交流沟通的能力,而且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生物学科的价值和魅力。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适时地进行“借题发挥”,可以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深刻,真正实现复习课堂的高效。

猜你喜欢
染色体技能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多一条X染色体,寿命会更长
为什么男性要有一条X染色体?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能忍的人寿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