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实施生命化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2015-02-26 15:33江苏省徐州市大马路小学王海芳
新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美的绘画美术

□江苏省徐州市大马路小学 王海芳

美术教学中实施生命化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江苏省徐州市大马路小学王海芳

【摘要】在美术教学中实施生命化教育,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尊重学生“爱玩”的天性、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创作成果,让美的教育在孩子们的心中绽放。

【关键词】美术教学生命化教育探索

小学美术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在教室里、在绘画教学中。我深深认识到,小学阶段美术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学生学会几种物象概念,而在于通过艺术创作,把儿童整个身心的潜能发挥出来,促进智力的发展,受到美的陶冶。在美术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施生命化美术教育,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思考,体会如下。

一、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

小学低年级儿童已经具有一定的空间知觉能力和写实能力,尽管开始时他们仍受老师的影响习惯地画他们记住的印象,但他们面对实物而受到感应,所表现的画面已经有了实物的特点。经过不断训练,他们早期具备的空间知觉能力得到发展,就能根据物象特征画速写,写实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迅速提高,从而有效地减弱“抑制期”,顺利进入新的绘画阶段。在美术教学中,我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喜好,他们对绘画内容的选择各有不同,我们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权,让他们画自己感兴趣的景物,不要提出“整齐划一”这种扼杀创造性的教学要求。如我带三年级学生到我校花坛里进行花卉写生,之前的画法我都讲过,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学生没有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有的学生画的是花朵反过来的情景或者只看到花的顶部;有的画的不是花,而是对花的周围产生兴趣,他们对花反而兴趣不大。我欣喜地发现,他们画出的效果非常棒。因此,我非但没有批评他们,反而表扬了他们,即便没有画我指定的物体,但也掌握了写生技巧,知道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表现物体。

二、尊重学生“爱玩”的天性

孩子的天性是爱玩,“玩,是孩子们的工作”。因此,我常常抱着“领着孩子们玩”的心态,在“玩”中自主画画,享受绘画的乐趣。我一向主张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作画方法进行创作,因为只要学生在作画中找到快乐、感到愉悦,什么事情都能做好。正因为这样的主张,所以学生少了束缚,多了宽松,所以学生都能够放开胆子去体验、享受作画的过程。老师可以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因势利导,随着学生的思维引导其走向更高的层次。有一次,同事带着孩子来到我的美术教室,让孩子跟我学画画,没想到孩子很排斥,连教室都不愿进,躲在门口。我看了笑笑说:“没关系,我们不画画。”接着我告诉他:“我这里有好玩的,你要玩吗?”他马上眼睛瞪得大大地问:“什么好玩的?”我神秘地说:“我这里有积木,但不是普通的积木(其实是我把水粉颜料瓶说成是积木),它不仅能盖房子,还能让水变色……”这样的沟通轻松无压力,顿时激起了这个孩子的好奇心,他情不自禁地走进了我的美术教室,进入了我的美术课堂,爱上了绘画,爱上了美术创作。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也常常在周末的时间与学生相约到大自然中写生、采风,到艺术馆里学习,与他们一起栖息在美的殿堂里,感受生命里艺术的震撼,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美术的热爱。

三、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有的老师过于注重教给学生方法,强调房子怎么画、树怎么画、花怎么画、鸟怎么画……虽然学生的作品看起来很漂亮,但是长此以往,学生的独立创造能力明显下降,思维被束缚,依赖性变强,最终导致学生失去了自己的“眼睛”,如果离开了老师,画一个新的东西,竟然不敢动笔、不会动笔了。事实上,在美术创作中,不存在一个儿童画树、画人或进行一种设计的任何限制。我们要知道,儿童和成人的眼光是不同的,儿童和儿童的眼光也是不同的,正因为这些差异,才丰富了儿童的心智,使我们洞悉其他人的思维方式和内心世界。如果我们能够对这种差异表示欣赏,会对学生自我形象的树立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是对学生差异的尊重,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在尊重中学生才能张扬个性,激发潜能,发挥创造能力,受到美术教育的熏陶和感染。

四、尊重学生的创作成果

在作品评价这一环节,我始终坚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分层评价。因为美术创作不同于其他事情,孩子在创作的过程中会看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他们自己不知道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留不住作品的最佳效果,不经意间就会破坏掉。这时就要求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孩子充满信心,有成就感。记得在我的课堂上,有这样一个学生,在创作中他突然哭了起来,还把画的画塞到课桌里。我走过去问他为什么哭,他说同学们笑话他画的水纹不好看。我拿起他的画看了看,告诉其他学生说:“这张画非常有创意,水纹变化丰富,色彩用的大胆,是一张好画。”其他学生听到我的评价发出了热烈的掌声,那位学生也破涕为笑,拿起笔继续作画。这样的事情其实也发生在我身上,师范时专业老师带我们在青岛写生,晚上进行作业讲评。当时我的作品被同学们笑话,我不好意思地把作品放在角落里,结果老师说画得最好的就是我这张画,具有现代构成的感觉。正是老师的评价激励着我越来越好,认为自己是一块可塑之才,我正是生命化美术教育的受益者。

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作为美术老师的我们,应尊重学生的天性,遵循人性发展的轨迹,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用正确的观念、欣赏的眼光、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爱上美术,喜欢绘画,让美的教育在孩子们的心中绽放,让孩子们在生命化的美术教育中幸福地栖息。

猜你喜欢
美的绘画美术
创意美术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