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哩革歌”的开发应用研究①

2015-02-27 05:42龚雪梅楚雄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云南楚雄675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少数民族民族

龚雪梅(楚雄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 云南楚雄 67500)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哩革歌”的开发应用研究①

龚雪梅
(楚雄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云南楚雄67500)

摘 要: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支奇葩,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积极挖掘、开发、利用少数民族文化是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有效手段和措施,在少数民族地区把少数民族文化引入校园,并使其成为体育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该文通过田野实地考察和走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进行实验研究,旨在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达到丰富体育课程资源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开发应用研究民族传统体育

1 研究目的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每逢节庆日间许多少数民族同胞会通过各种民族体育活动来欢度自己的节日,其中就包括了“哩革歌”;“哩革歌”是云南大理州白族民间最受欢迎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文化内涵深受广大人群的喜爱,并有着较雄厚的群众基础,为“哩革歌”进入学校体育教学实验的可行性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该文通过田野实地考察和走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前录制有关“哩革歌”的视频和图片,给学生做“哩革歌”的简单介绍,并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对一些可操作性项目的内容、要求、结构、重点、难度进行科学加工、合理改造,使其达到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之间相互转换、相互融合的问题。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通过对大理州云龙县不同地区的学校,学校领导,学校的体育教师,以及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以教学试验为目的,把“哩革歌”和学生对这项运动项目的动机态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白族打跳如何改编成套路,怎样进入学校体育教学,以及学生对白族打跳内容的可接受程度进行分析研究。

2.2研究方法

通过调查法、实验法、逻辑分析法、统计法对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分析研究

表1 学生身体素质实验前后的检验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身体素质测验结果分析

通过“哩革歌”的教学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分析研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在为期18学时的学习完成情况下的身体素质对比结果分析,我们把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身体素质分别在学期末的数值与学期初的数值作一比较,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哩革歌”对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尤其是耐力方面有很好的健身效果,但是对上肢力量的发展要稍微欠缺,但无明显差异。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哩革歌”在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与现代体育项目没太大的差别,能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升起到很好的锻炼效果。

3.2对两组学生对白族传统体育的认知程度上的差异进行分析

加强对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间传统体育的了解,才能使民族、民间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得以传承和保护。通过对“哩革歌”的学习,两样本对“哩革歌”的认知和对白族传统文化的了解是否增加,是否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而通过学习发现:学生对本民族的民族文化认知程度有了明显提高;为“哩革歌”在体育教学中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说明有必要把“哩革歌”作为一项新的课程资源被应用到体育课程中,并能作为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途径之一。

3.3学生对运动参与情况分析

表2的分析结果得出,两个组之间有显著差异,说明通过对“哩革歌”的学习,能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学生有了运动的兴趣会经常参与体育锻炼,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4教学实验在城镇与农村之间的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从实验班的体育动机兴趣与学生自评结果的检验显示,“哩革歌”在学校体育中的开展对农村学校还是城镇学校的影响都是一样,实验后的学生的评价均值水平都较实验前有所提高,检测结果呈显著性差异。

这样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哩革歌”的教学干预,对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的影响都是积极的。虽然对农村学生的影响更大一些,但因为云龙县农村学生经常性参加课外“哩革歌”的活动,有较好的打跳基础,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兴趣较浓厚。而城镇的学生有的刚刚学会动作,熟练程度不高,加上本身课外娱乐的方式较多,所以相对兴趣要低些。通过这样的调查研究和对比分析,得出:在

表2 学生每周自主参与运动的频率的X2检验(N=244)

表3 试验后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对“哩革歌”兴趣与评价比较分析(单位:分)

表4 教学实验后性别之间的数据比较(单位:分)

经济相对落后农村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先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入手,利用常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些课程资源来配合我们当前新农村建设,体育教学开展主要以本土的民间传统体育健身项目为主,这样参与的面就更广参与的人数就更多参与的积极性就更高,不仅能达到很好的开展效果,还能使我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以传承和发展。

3.5教学实验在学生性别之间的结果分析

对有关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哩革歌”在男、女生中的各项数据中都没有显著性差异。由于现代体育中的很多体育项目有很强的性别喜好,例如女生喜欢健美操、体育舞蹈、艺术体操等,男生喜欢对抗性较强的项目,如球类、搏击等。这样,在体育教学中对性别考虑的因素相对就要多一些,而“哩革歌”对性别差异不明显,就可以避免不同性别的人对体育课的要求也不同这个问题,进而也说明,“哩革歌”这项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很广的受试群体,便于广泛地推广与开展。积极挖掘、开发、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体育教学资源,而且能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更好有效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谢道辛.试论白族舞蹈“力格歌”的源流[J].民族艺术研究,1988 (4):28-31.

[2]肖渊实.丽江市中学课间操推行民族打跳的可行性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0(1):93-94.

[3]关博,杨兆山.武术教育的文化性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4(3):8 3 -8 7.

[4]国家体委全民健身纲要[N].中国体育报,1995-06-18.

作者简介:①龚雪梅(1980,12—),女,白族,云南大理人,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健美操教学与训练,民族传统体育。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3(a)-0229-02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少数民族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高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分析
MINORITY REPORT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成语魔方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