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ERP与AIS的同源分流问题

2015-02-27 09:21张佰萍
商场现代化 2015年33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

摘 要:本文主要是在“决策有用观”的基础之上来探讨ERP与AIS的同源分流问题。在“决策有用观”的推动下,会计信息系统必须实现变革,借助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服务于当前会计信息系统。本文将对ERP与AIS之间的数据同源分流关系进行阐述。同时,需要指出的是,AIS是ERP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在本文中提出ERP与AIS之间存在的关系能为企业构建ERP系统提出一些重要启示。

关键词:ERP;AIS;会计信息

“决策有用观”作为会计目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现实与理想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蕴藏着财务业务一体思想的ERP与AIS“同源分流”①有助于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在“决策有用观”的推动下,会计信息系统必须实现变革,借助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服务于当前会计信息系统。诚如A.C.利特尔顿在《会计的现发现》中关于技术会计的观点一样,借鉴相关科学技术的成果为会计技术的发展服务,进而使会计学科更为科学,信息技术应当为会计技术发展服务。对会计人员而言,积极学习和灵活运用各项最适用的信息技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在浩瀚的数据库之中获取被加工数据的能力。换言之,他们必须对各个子系统所生成的数据类型、数据源,以及对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分布、数据的输入、处理与输出所涉及的数据了如指掌,如此才能驾驭与集成各项数据,使其为企业管理与决策提供支持。不难设想,如果能够形成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非易失的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数据仓库,必然会大大提高会计人员驾驭数据的能力。不仅要学习从同一数据源中处理财务信息,也要学会处理非财务信息,这也使得其它ERP子系统与AIS的“同源分流”被提上了日程。本文将对ERP与AIS之间的数据同源分流关系进行阐述。同时,需要指出的是,AIS是ERP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ERP与AIS数据的同源分流指的是其它ERP子系统与AIS在数据上的同源分流关系。

一、ERP与AIS的数据“同源分流”关系

ERP系统不仅向人们揭示了会计软件融入网络化管理软件的必然性与科学性,同时也将管理信息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两者间的“同源分流”的数据联系显露得淋漓尽致。余绪缨教授关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同源分流”的至理名言在ERP系统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会计信息系统是ERP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会计数据来源于ERP系统所采集的数据,只有做到ERP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数据的“同源”,才能保证ERP系统的“数出一门、多方共享”,而“分流”,则是根据信息用户的需求,对同一来源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ERP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不能做到“同源”,即使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分流”结果也仍有可能前后不一致,甚至产生很大的出入。同时,“同源”又可能使货币与非货币的、财务与非财务的、定量与定性的数据集中于一个数据仓库之中,这无疑使由“分流”所得到的各种信息更具有增值性与竞争力,并且为一向以货币为基础的会计信息系统变革创造最佳条件。

二、ERP与AIS的数据“同源”

我们说ERP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着数据“同源”的关系,这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会计信息系统是ERP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ERP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会计信息系统与其它ERP子系统并非是相对独立的系统,人力资源、销售收款、采购付款、生产以及财务等子系统的数据都会在业务发生时传递给会计信息系统(如图1所示)。会计信息系统与其它ERP子系统具有共同的基础,即数据源是相同的。以此为基础,会计信息系统与其它ERP子系统基于不同信息使用者的侧重点不同,采用不同的信息处理规则各自对数据源进行加工、整理、扩展。以销售子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同源”为例(如图2所示),当“验证销售定单有效性并录入定单”事件发生时,录入销售定单数据,会计信息系统从销售定单数据中获取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以及增值税等相关数据更新财务处理模块,而销售/收款子系统从销售定单数据中获取销售数据、客户数据等更新库存数据库、客户数据库等,并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后编制成报表发送给企业经营管理层。“同源”需要将分散、零乱与不统一的数据从传统的操作环境中分离出来,这一要求要借助数据仓库来完成。数据仓库可将诸多的数据和信息从不同的数据源加以提取,并将所提取的数据转换成公共的数据模型且与数据仓库中原有的数据集成,会计人员对一过程无疑必须高度重视。同时,数据仓库技术又可将不同数据按级别进行区分,以“粒度”②的大小表示,“粒度”越大,表示数据细节程度越低,综合程度越高,反之则表示数据细节程序较高,综合程度较低。因此,会计人员必须熟悉数据仓库中的当前细节数据、早期细节数据、轻度综合数据和高度综合数据包含的内部,以及它们对报表的形成、决策支持的影响。

与此同时,它们的服务对象也存在着交叉。不同类型的企业决策依据不同的信息完成,不同的组织结构和不同的结构层次所需要进行的决策类型有所不同,所需要的决策信息各异。管理人员在计划、执行、控制、评价组织过程中的正确决策需要及时、相关的信息提供支持,这些信息包括财务信息、定量信息和确定性信息,同样也包括非财务信息、定性信息和不确定性信息。通常来讲,财务信息来自于会计信息系统,而绝大多数的非财务信息来自于销售/收款子系统、采购/付款子系统、生产子系统以及其它ERP子系统。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会计信息系统与其它ERP子系统共同协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提供综合类信息。

三、ERP与AIS的数据“分流”

ERP与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流”是因为会计信息系统与其它ERP子系统在提供信息的侧重点方面存在着不同。由此,其它ERP子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会计信息系统侧重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财务信息,而其它ERP子系统则侧重于提供非财务信息。会计,特别是财务会计是以复式记账为基础的分类系统,在信息的处理过程通常会忽略到大量的非财务信息、定性信息和不确定性信息,现有的会计处理原则、技术与方法等还不完全采集这些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息息相关。例如,在销售业务中,采集与经管责任有关的商品类别、品名规格、交易币种、数量、交易顾客、销往地点、发货仓库、业务部门以及经销人员等特征,更有利于辅助企业销售决策。而其它ERP子系统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不受复式记账等会计原则、技术与方法等的约束,有助于弥补会计信息系统在提供信息方面的不足。从这个意义上说,ERP与AIS应当实现数据上的“分流”,也只有实现数据上的“分流”才能保证非财务信息在处理过程中不被丢失。

第二,会计信息系统,特别是财务会计子系统,受“公认会计原则”的制约,而其它ERP子系统在处理信息时不受“公认会计原则”的制约,在处理定性信息、不确定性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方面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这是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所不能办到的。

第三,会计信息系统注重证实性和货币性信息、数量信息,而其它ERP子系统除强调证实与货币性信息、数量信息之外,还强调非货币性信息、质量信息,其目标是尽可能的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多的信息用于辅助其经营管理决策。

第四,现行会计信息系统是一种强制性信息系统,必须按有关规定定期提供财务报告,而其它ERP子系统则是一种非强制性信息系统,根据决策者的信息需求及时提供相关信息。

第五,现行会计信息系统以会计主体为核心,而其它ERP子系统强调多维的主体观念,即它强调一个组织的分部,而且仅仅是指导一个企业看成一个整体。它可以根据信息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将一个部门或一条生产线等作为主体,甚至可将一个人作为主体。

图3 ERP与AIS数据上的“分流”关系图

由上述分析可知,其它ERP子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之间存在着数据上的“分流”的关系。这种数据上的“分流”关系如图3所示。企业内部人员根据数据来源所提供的数据将与事件所涉及的资源、参与者、事件以及地点等信息按照一定的格式输入到企业数据仓库中,会计信息系统与其它ERP子系统各自根据相应的规则处理规则和方法从数据仓库中读取数据,并进行处理。

四、启示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ERP与AIS之间存在着“同源分流”的关系。该种关系为企业构建ERP系统提出一些重要启示:(1)企业在构建ERP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时,应合理运用这两者之间的“同源分流”关系,防止在企业内部出现“信息孤岛”问题;(2)在设计ERP系统时,尽可能使货币与非货币的、财务与非财务的、定量与定性的数据集中于一个数据仓库之中,防止数出多门的现象出来。

注释:

①财务业务一体化强调“来源唯一,实时共享”,而ERP与AIS的“同源分流”正是实现了数据来源唯一,实现实时共享的思想。

②计算机领域中粒度指系统内存扩展增量的最小值,是指数据仓库的数据单位中保存数据的细化或综合程度的级别。细化程度越高,粒度级就越小;相反,细化程度越低,粒度级就越大。数据的粒度一直是一个设计问题。在早期建立的操作型系统中,粒度是用于访问授权的。当详细的数据被更新时,几乎总是把它存放在最低粒度级上。但在数据仓库环境中,对粒度不作假设。在数据仓库环境中粒度之所以是主要的设计问题,是因为它深深地影响存放在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量的大小,同时影响数据仓库所能回答的查询类型。在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量大小与查询的详细程度之间要作出权衡。

参考文献:

[1]杨周南,吴沁红等.会计信息系统——面向财务部门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美]阿妮塔.S.霍兰德等著,杨周南等译,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第2版)[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庄明来.会计电算化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4]庄明来.电算化管理会计的数据源分析[J].财务与会计,1996(05):48~50.

[5]庄明来,魏立华.会计信息化的两个理论问题[J].财务与会计,2005(03):50~51.

[6]杨周南,赵纳晖,陈翔.会计信息系统[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7]薛云奎,饶艳超.会计信息系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