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营口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思考

2015-02-27 09:21修芳菲
商场现代化 2015年33期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营口市

摘 要:近年来,营口市中小微企业发展迅猛,已成为营口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但是,融资难已经成为营口市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从营口市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困境,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营口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思考

近年来,营口市小微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由弱到强。但是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微企业发展最大的“瓶颈”,严重制约了营口市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速度。

一、营口市金融发展及融资情况

“十二五”以来,营口市金融环境持续向好,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金融机构进一步丰富,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地方金融得到较快发展。

1.营口市金融市场发展情况

近几年,营口市金融市场日趋完善,银行类和非银行类金融服务业蓬勃发展,有力地支持了营口市全市的经济建设。据统计,营口市现有银行类金融机构30家,数量在辽宁省排名第三,总资产2139.6亿元,实现金融业增加值63.7亿元,占全市GDP的3.9%。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96.3亿元,同比增长17.8%。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579.6亿元,列辽宁省第四位;证券交易服务机构5家;保险公司36家;已批准开业小额贷款公司51家;已下发经营许可证的融资担保公司22家。

2.金融业为企业融资情况

随着营口市金融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金融产品不断增加,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营口企业融资状况。截至2015年末,营口市银行对公贷款余额1023.8亿元,增速16.9%;其中,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81.5亿元,占总余额68.7%,比去年同期提高6.9%,增速27.6%,中小微企业贷款在新增贷款中占比86.2%,比去年同期提高15.4%;2015年,担保公司累计为900余户企业,提供了58.3亿元融资担保,其中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和诚信担保公司占据了担保额的58%;小额贷款公司在成立六年的时间里累计为“三农”和中小企业发放贷款4983余笔,金额达98.6亿元,2015年共发放贷款2893笔,金额59.5亿元。

二、营口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虽然营口市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但是仍然有大部分企业感到融资困难。营口市中小微企业的特点是小微型企业特别多,根据营口市中小企业局提供是数据,目前,营口市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15万户,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9%,其中,规模企业1560户,仅占中小微企业总数的0.01%,余下非规模企业中的绝大多数是小型和微型企业,这些企业管理体系不健全、不规范,属于信贷高风险企业。

1.体制原因:直接融资渠道狭窄

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传统的财政和银行融资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但是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渠道又有严格的准入条件。在股权融资方面,由于我国严格的上市标准限制了营口市中小微企业上市融资。目前,营口地区上市企业仅一家,拟上市后备企业52家,绝大多数企业通过股权融资来筹集资金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在债券融资方面,因为风险投资是债券的最主要方式,风险投资者大多选择有高盈利能力的高科技企业,而营口中小微企业大多集中于科技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无法获得券商的青睐和发行债券的资格。

2.机制原因:间接融资(银行)渠道不畅

银行为保证限额控制下信贷资金使用的效益最大化,普遍上调了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在营口市中小微企业贷款中,利率基本上浮30%-50%,部分上浮50%以上,最高达100%,致使中小微企业成本增加。再者,小微企业技术相对低端落后、管理水平粗放、产品附加值低、抵御风险能力弱,很难达到与大中型企业同样的规模经济和信贷标准,银行在信贷的投向上更偏重于国有企业和规模企业,缺少结合当地中小微企业实际的融资创新手段,这恰恰断掉了以“急、频、少、繁”为主要特点的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

3.内部原因:中小微企业自身素质差

营口市中小微企业基本上是民营企业,他们有的是从小作坊发展起来的,有的具有浓厚的家族色彩,没有达到正规企业的标准,信用意识普遍低下是一个通病。一些中小微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者素质较低,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人员水平低。以营口市中小企业创业园为例:在入驻的304家企业中,有近60%的企业没有正式财务工作人员。

4.外部原因: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

由于财力不足,有些需要各级财政提供配套资金的政策,因未能及时到位而无法落实,特别是涉及县区或园区财政配套时更加难以实施。比如,营口市建行在辽宁省金融办和辽宁省建行的支持下开展的联贷联保产品,由于市县(区)政府财力限制,还没有建立小微企业风险保证金,导致此产品不能顺利开展;有的地区在实施新区建设封区后,企业搬迁补偿不能及时到位,原厂不动产又不能在银行进行抵押,对企业的政策融资造成很大影响,也降低了政府的诚信;还有,银行为企业办理土地房产抵押时,相关部门办理抵押登记耗时较长,基本要10天—15天左右,如果企业订单比较急,等到贷款下来了,企业也错过了时机。

三、破解营口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建议

要解决营口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银行、企业共同努力。

1.树立良好的诚信政府形象

营口市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已趋完善,政策体系较完备,与南方沿海先进地区的政策相差无几,但缺乏相关的操作细节和实施细则,很多政策甚至没有得到落实。因此,政府在出台政策时要特别注重时效性和可行性,不放空话、大话,不能落实的政策不要出台,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轻易承诺,特别是涉及各级财力无力解决的基金、补贴、税费减免之类的政策,要量力而行,兑现不了的承诺,坚决不写入文件,写入文件的就要落实,保持诚信政府的良好形象。

2.建立全方位的融资保障机制

为彻底改善营口市企业融资环境,确保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应建立起从企业融资培育,到融资风险保证,再到企业还贷保障的全程保障机制。一是建立营口市中小微企业融资培育库。鉴于营口市小微企业数量庞大,建议有关部门每年选择有意愿融资的中小微企业500户,按照融资标准,帮助企业找出差距,力争达到或接近银行融资标准;二是建立有组织有保障的全程跟踪服务机制。营口市金融办、中小企业局应设立企业融资联合办公室,要有专人负责,切实为企业提供融资培育、担保、信贷、还贷的全过程保姆式服务,确保企业融资全程顺利进行。

3.加快直接融资步伐

继续积极培育中小企业上市资源,尽快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市场运作、政策扶持的工作机制,努力推动成长性好、业绩优良的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鼓励和促进优质中小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债券、中期票据,推动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发行集合票据;继续发展金融租赁业务,突破金融租赁社会认知度低的瓶颈,鼓励中小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购买大型设备,政府合理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租赁市场,完善信息服务中介。

4.搭建银政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一是积极组织银企洽谈活动,有效搭建合作平台。全面了解企业的资金缺口、用途、要求以及企业自身条件,为企业合理选择银行及产品,使对接活动不流于形式;二是通畅信息发布渠道。营口市中小局、金融办、各园区管委会等部门每年积极以各种不同方式适时对外发布和推介经济社会信息、优良项目,对营口市一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有效益、有发展前景、有先进技术的企业进行精心筛选、优先推荐,努力营造经济金融良性互动格局;三是加快建设“信用营口”。以政府诚信引导企业诚信,倡导建立“讲求诚信、守法经营”企业文化,努力创建“信守承诺、优质服务”金融行风。

5.努力提高中小微企业自身素质

鼓励企业从自身的管理入手,推进管理创新,对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健全企业财务制度,重视提高资金使用率,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与质量,实现内部资金良性循环,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还贷能力;引导企业提高对银行的忠诚度和贡献度,即使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的贷款也要尽一切努力按期还本付息,与其他企业的经济往来中形成的应付账款也同样要讲求信用,增强信用意识。

参考文献:

[1]江丽.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及对策[D].江西财经大学,2014.

[2]邢乐成,梁永贤.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与出路[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3]吴恩杰,宋谋海.关于辽宁省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08).

作者简介:修芳菲(1982.04- ),辽宁营口人,中共营口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营口市
营口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浅析中小企业财务压力及策略
试论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风险及防范研究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中小微企业在四板市场的融资方式分析
营口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营口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营口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