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服务外包的转型升级分析

2015-02-27 16:54林素媚
商场现代化 2015年33期
关键词:转型

林素媚

摘 要:近年来,我国会计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各种制约因素的存在该行业发展相对缓慢且尚未将其行业价值完全展现。会计服务外包行业在面临行业发展阻力的同时又适逢国际会计市场分化和国家政策扶持,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条件下,会计服务接包方亟待转型升级。本文在对会计服务外包转型升级动因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接包方转型升级的途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会计服务外包;接包方;转型

一、会计服务外包转型升级的动因

会计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会计核算、报税、财务分析等部分或全部的会计业务发包给专业会计机构来完成,以便致力于企业的核心增值业务,以期节约经营成本、提高竞争能力。我国会计服务接包方主要是会计师事务所和财务公司、代理记账机构,主要承接小规模企业的会计业务或大规模企业较低层次的会计业务。

1.我国会计服务外包发展迟缓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所得,在2014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分布格局中,美国服务外包市场占比为41.30%,西欧33.7%,日本8.00%,其他国家共11.6%,而我国的仅为5.4%。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服务外包不仅量较小,而且质也未取得较大的突破。目前,我国会计服务外包企业承接的业务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中低端位置,所获得的附加值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本土企业对会计服务外包认识不到位,会计服务外包的业务单一,行业规范缺失。面对行业发展迟缓的阻力,接包方亟待进行转型升级。

2.会计服务外包市场的潜在需求

我国正处于以“扩内需,调结构”为宗旨的转型升级期,必须把经济的发展引导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创新的经济活动中。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必然也面临着转型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降低成本、利用外部优势资源,致力于自身的高附加值业务,企业会愿意将其会计业务承包给专业机构,只是我国会计服务外包的价值仍未完全显露。根据国家数据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我国的国有企业113254家,集体企业130516家,股份有限公司123370家,私营企业5603917家。由此可推断,我国会计服务外包市场有着庞大的潜在需求,这便成了接包方转型升级的动因之一。

二、会计服务外包转型的途径

无论是自身发展寻求突破点的紧迫性,还是市场环境的利好信号推动,接包方的转型升级已是蓄势待发。从微观的角度考察显示:服务承接企业的战略属性因素,即对IT设施的投入程度、人才可供性、成本竞争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以及其组织属性包含的诸因素,即国际经营经验、组织声誉、组织文化相容性因素都对跨国公司服务外包供应商选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故而,会计服务接包方在选择转型升级的途径时必须充分重视外包供应商选择发包时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硬”实力、市场定位和经营模式三个方面对接包方的转型升级途径进行分析。

1.提升“硬”实力

(1)实现会计模式的现代化

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的信息技术革命,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不再局限于自身的数据资源,在大数据的时代下,企业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外部数据资源。为了更好地利用庞大的数据资源、提高财务决策的正确性与可行性,大数据与云计算的结合运用显得十分重要。

会计服务接包方会同时为不同的发包方进行会计核算、财务分析甚至提供财务战略方案,若只局限于发包方提供的会计资料,继续采用传统的会计模式,不仅在服务效率上难以使发包方满意,而且所提供的方案也会因缺乏量化的数据分析依据而难以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和瞬息万变。因此,接包方应该加大IT设施的投入,不断地实现会计模式的现代化。利用云计算对大量数据进行筛选,接包方可以从发包方获取的数据中分析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信息,从政府部门获取的数据中分析财政政策、纳税等信息,从会计师事务所获取的数据中分析审计信息,可以从金融机构获取的数据中分析融资信息。同时,接包方可在不断地沟通过程中及时了解发包方的需求,并结合上述各方面的分析成果为发包方提供适应市场变化、满足企业需求的专业建议和决策方案。

(2)引进培养“软硬兼备”的人才

现代化的财务部门需要“软硬兼备”的人才,不但需要具备基本的财务技能,还要能够与其他业务部门协调、谈判、沟通、做出正确的战略判断,还有一点更重要的,就是掌握最新的技术。在实现会计模式现代化的过程中,除了IT设施的投入,接包方还需要配备相应的复合型人才。从短期来看,可从国内外引进“软硬兼备”的人才;从长期来看,接包方可以与高校合作创建自己的人才培养基地。与印度相比,我国服务外包企业规模小,面临着中小民营企业的“弱质性”,即企业的社会认知度较低,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法律意识淡薄等。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促进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国务院在2012年《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中明确,“支持高校以人才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服务外包专业和人才结构,依照服务外包人才相关标准组织实施教学活动”、“鼓励高校和企业创新合作模式,积极开展互动式人才培养,共建事件教育基地”。因此,接包方可灵活借助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努力克服自身的劣势,创建人才培养基地,为自身的转型升级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2.做好市场定位

近年来,尽管我国服务外包行业发展迅速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因各种制约因素的存在该行业尚未产生效益最大化,潜在的市场需求也是有待挖掘。针对这一国内现状,接包方应审视自己的优劣势做好市场定位,为发包方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被认可和信赖。从接包方的视角来看,软硬实力兼备且能为每个发包方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务并不容易。因此,接包方可以采用“大小结合”长期合作模式,由大企业接包,再将基础的会计核算业务二次分包给小企业。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小企业可以集中资源为发包方提供高效高质的基础会计服务,而大企业可以利用技术和人才资源优势为发包方提供财务战略等较高层次的服务。我国的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大小不一,业务需求不同,“大小结合”的模式有利于接包方挖掘客户需求,及时应对市场变化。

3.转换经营模式

(1)多元化经营

近年来,“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流行术语,“互联网+”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更好地结合从而创造一种新的领域、新的行业生态。众所周知,我国的人力成本在不断地提高,接包方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也必然面临这一问题。互联网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处理数据量庞大的会计业务,而且可以汇聚不同地点的高级会计人才。接包方进入“互联网+会计服务”的创新模式,既可节约人力资源成本,也可实行多元化经营。在“互联网+”时代,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实现多元化经营应该作为转型时期接包方发展的重要战略。

(2)增加服务附加值

目前,我国大多的会计服务外包企业主要承接的业务包括记账、编制财务会计报表以及代理纳税等,这些传统的业务几乎所有的会计专业机构都可以接包。对于会计服务发包方来说,当有多个服务质量和效率相当接包方可供选择的时候,其愿意支付的费用自然不会太高。因此,会计服务接包方应该紧随我国新型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趋势,通过增加会计服务附加值让发包方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来购买会计服务。例如,现代的企业越来越注重预测分析,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对预测分析有全面的认识而且预测分析是一项非常耗时的工作,这使得很多企业产生了购买专业预测分析服务的需求。

四、结束语

我国会计服务外包行业在“十二五”的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将以新业态、新模式编写如“十三五”规划中。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条件下,会计服务接包方需根据发包方需求及市场环境、国家政策进行转型升级。结合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实力,为发包方提供“精、专、新”的特色服务是会计服务接包方发展的硬道理。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N\OL].国发〔2014〕67号,2015年01月16日.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1/16/content_9402.htm.

[2]国务院促进服务外包业发展会计服务前景广阔[N\OL].中国会计视野,2015年01月19日.http://www.dongao.com/news/hy/acc/201501/2 14290.shtml.

[3]宋丽丽.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研究:东道国和承接方视角[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2008年04月15日.

[4]大数据时代,如何赢得财务人才[N\OL].中国DIC圈,2015年04月24日.http://bigdata.idcquan.com/news/70011.shtml.

[5]邢树香.接包方视角的我国服务外包企业转型升级研究[D].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06月09日.

猜你喜欢
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富连成社戏曲传承的现代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安凯转型生意经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开放的港区赢得转型期待
转型
价格认定的创新转型
IBM世纪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