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舞蹈演员的“舞蹈形象”塑造

2015-02-28 01:57吴满生
戏剧之家 2015年16期
关键词:舞蹈演员编导舞蹈

吴满生

(湘西武陵山民族文艺传习中心 湖南 吉首 416000)

试论舞蹈演员的“舞蹈形象”塑造

吴满生

(湘西武陵山民族文艺传习中心湖南 吉首 416000)

在不断完善并系统化了的科学体系的培养下,我国拥有大批优秀的舞蹈表演人才。优秀的舞蹈演员有良好的身体肌能和精湛的技术,但在舞蹈表演中如何充分发挥演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仍是每一位舞蹈工作者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舞蹈演员;舞蹈形象;塑造;途径

舞蹈演员在舞蹈作品的创作和传达过程中既是舞蹈美的创造者,又是舞蹈形象赖以生存显现的物质材料,同时也是让观众获得美感享受的审美对象,是舞蹈美在传达过程中的中心环节。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冯双白说过:“有个性的艺术形象的创造将成为中国舞蹈界发展的首要问题,现在流行的对语言和技巧的探索将更多地让位于深层次的形象塑造。”舞蹈表演不仅是一种传达和再现,而且也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舞蹈形象的塑造首先来源于编导,其次要靠舞蹈演员的演绎与展现。在编导创造舞蹈形象之后,应训练舞蹈演员对舞蹈作品的认知和感知,进而解放自我,正确合理地运用自己所学的一切手段服务作品、体现作品,从而更好地去塑造舞蹈艺术形象。

一、舞蹈形象的积累、寻觅

(一)生活中的形象积累、寻觅

对一个舞蹈演员来说,最要紧的是要有创造舞蹈形象的能力。而舞蹈形象的创造能力和表现力又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有心的积累和艺术家独有的灵性。一个舞蹈演员,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十分注意观察各种各样的人物,把他(她)们储存在自己的“形象仓库”中,进行形象的积累。一般来说,舞蹈演员的形象仓库的积累越丰富,她创造出动人形象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有目的地形象积累、寻觅

只靠平时积累还不够,更要紧的是在接到一个创作任务之后,演员就要根据作品反映的生活范围,有目的地去积累形象素材。在一部作品中塑造一个角色的关键是深入了解角色。每当演员排练一个舞蹈,接受一个新的角色时,首先就从熟悉生活入手,进行多方面的学习和提高,尽可能深入细致地了解所要塑造的角色的生活环境、时代背景、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等等。我认为,深入了解角色,就是要使自己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中去,同自己塑造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这样才能使自己塑造的角色真实、丰满、生动。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生活,脚踏实地地向生活学习,不断增加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对知识的积累。正如一些老师们所说:“生活越丰富,感情越充沛,思维也就越活跃。”我还认为,作为一名演员应该尽早地进入编导的创作中去,了解编导的创作意图和创作过程,共同感受角色的情感和命运。演员和编导之间应尽可能达到一种“思维同步”的默契。这样就可以为演员的再创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可以使所塑造的角色更加完美。不同的舞蹈作品所塑造的不同角色,都需要演员在编导进行创作时,就尽力去理解编导的构思,倾听编导对不同角色的不同分析,加深对自己所要塑造的角色的了解。这样,在排练和演出时,就比较清楚编导的意图和对角色的要求。为自己进一步塑造角色提供充实可靠的内心依据。只有对作品形象心中有数后,才能揣摩、想象、分析出作品形象的个性、特点,这除了需要从平时生活的形象积累中寻找有关的形象材料外,还要有目的地从舞蹈、舞剧台本、原著、编导艺术构思的手记等等,去寻觅与角色一切有关的素材。只有这样才能让舞蹈演员接近舞蹈形象,热爱舞蹈形象,化身舞蹈形象。

二、舞蹈形象的感受、体验

(一)情感的感受、体验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艺术语言的直观性艺术,不管演员对角色的认识、体验有多么准确、深刻,要使观众窥视到人物的内心活动、受到强烈的感染,还必须通过情感化和动作化的舞蹈形象。当然这种感情化的物质形式,往往事先已由编导者设计好了,但编导的设计,从审美角度看只不过是一种单纯的动作形式,是没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要使这些单纯的动作形式,变成真正有意味的形式,就需要舞蹈演员给予其能动的艺术转化。即舞蹈演员对舞蹈形象的感受与体验就是在编排练习中对舞蹈形象进行的动作化、情感化,让实实在在的形象通过舞蹈演员的表演表现出来。而艺术作品中的舞蹈形象,通常是建立在日常生活动态美化、优化、韵律化的基础上,要达到形象的美就必须进行演员的二度创作,在二度创作中达到演员与角色的统一。

舞蹈演员在塑造舞蹈形象中,情感是一切舞姿、动作、技巧的动因、内驱力,不只是孤立的舞姿、动作的罗列,要有感而动,其表演才富有光彩、魅力,也才能拨动观众的心弦。情为舞之核,情丰而舞生,情乏则舞死,强烈的情感色彩是舞蹈表演创造的生机之所在。而感受、体验能力正是演员“情动于衷”的技术保证。自然还要通过表现能力,才能把情感信息传递给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舞蹈表演艺术也是感受的艺术,这种感受来自内心的意象,也是内心意象的积累。

(二)动作的感受、体验

舞蹈不是竞技艺术而是感情艺术,没有感情就不会有表演,没有演员的二度创作,表演就没有生命,只有善于理解形象的演员才可能创造性地完成每一个表演动作。他的表现不仅在于完成技巧动作的完整性,更在于对作品形象的情感表现。而演员塑造舞蹈形象更需要动作的体验,没有动作就没有舞蹈,也就没有舞蹈形象。所以舞蹈的动作是舞蹈表演中最基本的要素,是舞蹈表演中能独立活动的最小单元。它由一般的人体动作提炼、加工后经过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发展而来;它源于生活体现于人类的各种心理活动和形体活动中。舞蹈形象都有它的性格特点,这就需要一连串的动作来体现,即形成了动作短句,短句是舞蹈形象塑造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指一个短小的并具备完整节奏感的相关动作序列,它是能表达出相对完整的含义的舞蹈组合,它能逐步体现舞蹈作品的风格特点及情感基调。比如《白鹤》这部作品,编导利用人体上肢的肩、臂、肘、掌、指的各个关节的伸展和曲折的变化来塑造“鹤形”,通过下肢动力、腿的屈伸和主力腿的支撑来构造“鹤姿”,使得人体所模拟的鹤的造型在四肢的舞动中获得无限的表现空间。同时编导抓住了鹤所特有的轻盈跳跃、展翅翱翔的动态特征,设计了一系列真切动人的跳跃动作,惟妙惟肖地塑造了一个动态视觉形象。除了动作与情感的感受和体验外还离不开舞蹈音乐。古往今来,舞蹈和音乐一直都是联系十分密切的两种艺术形式。要成功完成对舞蹈形象的塑造,音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了恰当的音乐伴奏,可以点燃舞者的激情,使舞姿更加婀娜和优美;另一方面,有了音乐在听觉上的引导,舞蹈形象更利于被观众理解和接受。

三、舞蹈形象的创作、表现

舞蹈演员对舞蹈形象的创作、表现,既是从演员自我转化为舞蹈创作的人物形象,把编导所涉及、编排的舞蹈动作,赋予它们以生命,使单纯的动作形式化作表现人物情感和思想的舞蹈语言。这也就是把单纯的动作形式变成真正有意味的舞蹈形式。演员的创作能力也是使各种能力转化为艺术创造成果的关键。舞蹈艺术形象的塑造不是静止的,是在流动的过程中塑造的。完整的舞蹈艺术形象是在创造与审美的过程化的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运动而形成的。它虽不是某一点或某一范围的单独塑造,但它是对所有的塑造基质的一种形象化构建的最终整合。一个舞蹈演员在创造舞蹈形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两次转化,即感觉的转化和形体的转化:感觉的转化,指进入和完成角色创作的心理准备;形体的转化指进入和完成舞蹈形象(人物形象)的塑造。感觉转化是从演员到角色的第一次转化,属于对角色的体验和感受,而形体转化则是演员完成角色的具体形象的外在物化形态。这第二次转化的关键在于演员使形体动作性格化。为了塑造角色的人物性格,演员运用技巧把属于自己但不符合人物性格的情感、动作、外貌和习惯等加以控制和改造,努力使自己的一举一动符合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舞蹈演员在舞台上面表现可视的形象只是瞬间的。演员在舞台上的动作是造型化的视觉性语言的流动,是塑造舞蹈艺术形象的局部而不是整体,但这却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一个舞蹈作品的成功与否基本取决于舞蹈演员在舞台上对舞蹈形象的表现。艺术的感染力也在于能否利用舞蹈动作和舞蹈场面深刻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把一个活生生的形象直接呈现在观众的面前。舞蹈演员在舞台上的一招一式都关系到舞蹈形象塑造的成败。按照观赏者的观赏心理,他们需要的是通过体验舞蹈演员展示出的舞蹈形象的情感,使他们的内在情感在一定程度上与其契合。他们在这种契合的过程中,去感受生命力的张扬和激情,感受情感的慰籍和洗礼。完整的舞蹈艺术形象是在创造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互相运动的过程化中完成其最终的形象塑造,这也就达到了舞蹈演员塑造舞蹈形象的目的。

根据上述形象塑造的途径可以发现形象塑造是要积累、体验、创作等几个过程。而在这些能力的充实下进行的创作表演,才能使表演做到娴熟、准确,才能塑造出鲜明、生动的舞蹈形象。经过上述几个过程的积淀,演员在表演中对形象的把握会更准确、生动,真实,富有表现力,才可以对作品的感受、表现和表达更深刻。

[1]于平.舞蹈表演的技术训练[J].中国舞蹈专报,2004(4).

[2]林烘桐.表演艺术教程演员学习手册[M].北京广院出版,2002(3).

[3]林通.演员表演技巧入门[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6).

[4]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4).

[5]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M].舞蹈知识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4).

[6]朱光潜.演员的矛盾讨论集[M].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

[7]隆荫培.徐尔充[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4).

[8]资华筠.中国舞蹈[M].北京舞蹈学院,2002.

[9]于平.风姿流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0]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吴满生,男,苗族,工作单位“湘西武陵山民族文艺传习中心”,国家二级演员,主要研究方向:舞蹈表演、舞蹈创作。

J712

A

1007-0125(2015)08-0154-02

猜你喜欢
舞蹈演员编导舞蹈
浅谈如何提高舞蹈演员的角色塑造力
论舞蹈演员表演意识的培养
冰上舞蹈搭档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关于舞蹈表演中舞蹈表演能力的作用分析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舞蹈演员膝关节运动损伤问题探析
我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