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在平面版式设计中的空间构成形式

2015-02-28 01:57
戏剧之家 2015年16期
关键词:版面设计版式版面

王 彬

(西安欧亚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线在平面版式设计中的空间构成形式

王彬

(西安欧亚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平面设计是在二维的平面上进行视觉表现,事实上二维平面中并不存在真实的立体空间,人们之所以能够感受到纵深的空间,实际上是由于画面给予人类大脑的一种错觉。设计师通过透视、色彩、位置、比例等手法使人们产生空间视知觉,在平面中营造出三维的空间视觉效果。本文总结并归纳出线在表现画面空间时的作用,探索平面版式设计在空间视觉表现方面的更多可能性。

线;空间;版式设计;构图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平面设计也在不断进步。在国际化的背景下交流日益变得频繁,中国的平面设计师也开始在作品中加入三维的空间观念,在平面中探索空间的可能性,这样做无疑会让设计作品更加多元化,并趋于成熟。平面的空间性依靠视觉,是一种想象空间﹑多元空间,其意义是很深远的。尤其在版面设计中,空间性就显得尤为突出了。

生活中的三维空间是真实存在的,是可视﹑可及的,然而平面版面设计中的三维空间是一个假象空间,是借助大小﹑远近﹑虚实等多方面空间关系营造出来的,设计师如果能够巧妙合理地运用空间关系,在平面世界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三维空间,就势必能为版面设计注入无限的活力。

版面的设计元素包括文字﹑线﹑照片﹑图形等,由于这些设计要素在形状﹑色彩﹑大小﹑虚实﹑长短等方面存在着能够创造出不同视觉空间的差异性,若将这些基本的设计元素进行不同的组合,并通过合理的设计编排处理,便可以在二维平面中创造出具有强烈冲击力﹑复杂多变的视觉空间感。

作为一个重要的版面设计元素,线介于点与面之间,是最具情感表现力的设计元素。不同的线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与情感,线的长短﹑宽窄﹑方向﹑形状﹑位置﹑曲直都决定着一个版面的基本形象特征。线除了具有情感表现力以外,还具有流动性﹑方向性﹑延续性和远近感,而这些感受能够带来视觉上的空间深度和广度,使二维版面形成三维空间思维。如果设计师能够在版面设计中很好地运用线,就会获得更多更好的设计效果。

一、线的空间性在版面设计的虚实空间中的表现

在绘画中,线标识形在空间中的位置与长短,线能够描绘出物象的形态和动势。在二维平面中,线分割出不同的面,是面的边界线;在三维空间中,线是物像的轮廓线和标明内部构造的结构线。所谓轮廓线是指形体在纵深空间中侧面的压缩;结构线是形体正面构造面之间的交界。它们在绘画艺术和平面设计中,不仅可以体现物像的形体,还有助于展示画面的空间属性。不管线是作为外在的轮廓线,还是作为内在的结构线,是表明明暗的交界线,或是用于艺术装饰的线,线都是塑造物象的基本元素。线能够用清晰而又准确的线条明显地区分物象,也能够处理物像和空间的关系。绘画艺术的空间感随着原始人类在岩壁上的第一笔落墨而诞生,轮廓线将图形与背景相分离,图形和背景之间便形成了最简单的空间效果——“图底”关系。“图底”关系的产生正是线作用的结果,是线条在版面中分割所致。在平面设计的版式编排中,这种“图底”关系也可被称为“实空间”与“虚空间”。一般情况下,任何物象的存在都占据着一定的空间,人们便习惯于将物象本身叫做“实空间”,相应的物象之外的空间叫做“虚空间”或是“空白空间”。

“实空间”与“虚空间”的概念来源于建筑,在平面设计中,轮廓线将形体与背景相分离,在版面中形成虚实关系,从而构成版面的空间效果。具体到版面设计中,表现为构成版面的各个要素以及各要素所围合成的空白区域,实形﹑虚形在设计中是同等重要的,它们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对于设计来说,设计既要关注实空间,同时也要关注虚空间。在平面设计中,版面中的虚空间更是构成整体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能被简单地认为是设计的背景,如果能将空白的虚空间安排得当,设计的整体效果则会成倍提高。虚空间运用得好,有时甚至会成为设计中最突出﹑最令人瞩目的部分。在版面中不能只看到图形﹑字组,而忽略由这些图文围合成的空白。空白对图文起到衬托的作用,使观者的视线得以集中,进而提高版面的“间隔醒目价值”,提升版面的品质。

爱情剧海报《安托尼和克雷欧佩特拉》是由德国设计师德雷维斯基·雷克斯设计的,在图形处理上巧妙地使用了平面空间的艺术手法,白色的女人体显现在红色的虚空间上,但女人体两腿间的夹缝显露出的红底却构成了一条蛇的形状,红白图底互为凭借和衬托,两形共用一线,巧妙地表达了基督教文化中蛇与女性的关系。人们之所以能够注意到白色的女性体态,其分界线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当人们注意红色线条的同时,一条蛇也出现在了平面中,线与形相互依存﹑不断转换,并将版面进行了空间分割,它既是一个图形的轮廓线,又是两个图形的分界线,形成版面上的虚实变化。该设计最独特之处是虚实之间的相互转换,用一根线条展示了两个空间关系,又是整个版面空间的分割线。

人们在阅读的时候会习惯自上而下﹑自左而右﹑自疏而密,这些都是人们自身生理机能的本能反应。正如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会从书本中感受到一种从左至右﹑自上而下的空气流动,而这种流动感恰恰与视觉流程方向一致,它们时而舒婉流畅,时而欢快雀跃,时而停留;它们时分﹑时合,或汇拢成静静的一片,或分散为涓涓细流从字里行间穿行而过,这就是版面中的空白。在版面设计中,空白空间可以引导观者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阅读,这种视觉流程的无声胜有声的工具并不需要额外的标注,空白空间就像是一条条道路,使我们能够顺利地游走在版面之上,能够有效引导画面中的视线,强化页面信息。在版面中,空白的疏密﹑形状﹑方向﹑大小等关系都会影响版面的质量和水平,决定了版面空间的排列及视觉流程的走向,影响着读者的视觉心理。

由此可见,空白空间可以使版面看起来更加有序,能够强化信息的传递。但如果只是为了追求效果,而忽略了信息传达的空间运用,就会削弱设计作品的完整性和合理性,从而失去了设计的意义。设计应该是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统一,设计师应该使用简洁的视觉要素进行版面的空间处理,让版面更加有趣和有吸引力。

二、线在版式设计空间中的分割作用

在版式编排中,线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由纯粹的形体轮廓线﹑结构线扩展到版面空间的分割线。这些线可以是看得见的线,具备着线的最基本特征;也可以是看不见的线,不直接表现为线的特征,而是呈现出线的势态,形成势态之线。无论是哪一种线,都是线在版式设计中的体现,同样具备延伸和拓展版面空间的作用。

线在版面中的分割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版面进行二维的﹑平面的分割,即横向分割。在版面中,编排文字﹑图片或图形,便有意无意地产生了分割的问题,将版面分割成不同的视觉区域。横向分割可以使复杂的版面结构更加统一协调;另一种是对版面进行三维的﹑空间的分割,即纵向分割。纵向分割是对版面进行具有空间意味的纵深分割,使二维的平面产生三维空间的效果,使版面形成近景﹑中景﹑远景的划分,从而产生空间的虚实变化,人们把版面中的这种层次称为“三分法”。三分法可以使版面主次分明,避免了主次不分﹑杂乱无章的状况。但是设计师也要明白过多的层次也会影响版面单纯﹑清晰的气质,简练的少层次的分割往往更受欢迎。这两种分割形式往往同时存在于每一个版面中,无论哪一种分割都是用线将版面空间进行划分。

三、视觉导线

版式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使版面具有良好的易读性和悦目的审美性,从而达到最佳的诉求效果。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进行版面设计的时候要把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协调整体的布局,即处理好图与图﹑字与图﹑字与字之间的组织构成关系。所谓版式就是指版面的形式,版式的设计要符合版面内容的要求,文字﹑图片等版面要素的构成形式是多样的,所以版面构成的形式必然决定版面风格的特征。线作为版式中抽象的视觉要素之一,它与点﹑面有机地相互呼应作用在版面中。我们所说的版式中的线,包括可视的﹑能直接用眼看到的有形的线,还包括无法用眼睛直接看到的线,即无形的线,它是通过时间的变化在版面中所产生的线。无形的线就是视觉在版面上的一种流动轨迹,我们称之为视觉导线。视觉导线是一种空间的运动,是视觉随各元素在空间中沿一定轨迹运动的过程。

单向视觉导线就是视线随着各视觉要素的引导,形成版面中的一条单向的虚线。这里的单向线就是指直线,即不同方向的直线。由此产生横向视觉导线﹑竖向视觉导线和斜向视觉导线,我们最常见到的横排的印刷品都是横向导线的典范,反之,采取竖编排的版面中产生的都是竖向视觉导线。单向视觉导线给人单纯﹑简明的视觉感受。

与单向视觉导线的简单明了相比较,曲线视觉导线则显得更为丰富多变,使视线在版面中形成一条弯曲的视觉流线。曲线视觉流程可以分为几何曲线视觉导线和自由曲线视觉导线。几何曲线的视觉导线给人理性的﹑严谨的视觉性格感受,自由曲线的视觉导线给人一种轻松﹑幽雅和趣味的性格感受。

导向视觉导线可以使版面中的视觉要素在其引导下进行有序的流动,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的视觉导线。箭头﹑手势﹑文字﹑视线等指示性的视觉符号使版式的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当观者面对这样的版面时就会很自然地顺着其所指示的方向进行阅读观看。

纵深视觉导线是视线在三维空间中纵深运动而形成的一种视觉流程。构成这种版式的视觉元素具有空间的距离感﹑层次感,如比例关系的层次感,位置关系的层次感。总的来说这种视觉导线给人一种节奏感。设计师将线性透视原理应用于版面编排中,将理性的科学用于设计艺术。

与以上规律的视觉导线不同的是散点视觉导线,版面中视觉各元素的相互作用缺乏规律性,各元素之间是自由﹑偶然﹑感性的构成。视觉各元素既各自为政,又相互吸引﹑相互排斥从而形成了一种无明确焦点的视觉导线。这种视觉导线的特点是生动灵活。采取散点视觉导线的设计,画面看似凌乱,但是设计者通过调整图片的大小﹑位置等,依然可以使观者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阅读。

四、结论

在数字化革命的今天,平面设计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会,设计从编辑﹑排版﹑图形处理﹑插图创作,一直到制版印刷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术的改变也使设计的形式与以往完全不同了。就版面设计而言,版面中的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化,版面的空间也得到了进一步延伸,特别是版面的线性空间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版面的空间表现上不仅有真实存在的线,也有看不见的视觉导线;既有静态的线,又有动态的线。因此在媒体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更加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复杂化了的版面中线的空间性的构成理论。

[1]郑鑫.国画中的“留白”与版式设计[J].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2005(4).

[2]陈雅丹.基础版面设计[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5.

[3]王汀.版面构成[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4]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5]刘湉.论版式设计中的空间艺术[J].装饰,2005(5).

[6]徐东明.浅谈线在版式中的应用[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4(01).

[7]朱晓莎.试论平面设计虚实空间的运用[J].湖南包装,2002(1).

J2-3

A

1007-0125(2015)08-0161-02

王彬(1980-),女,陕西省西安市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猜你喜欢
版面设计版式版面
浅析“留白”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
报纸版面设计问题探讨
版面撷英
版式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学术期刊的版式设计
论新闻出版中少儿图书的版面设计
报纸版式中的插画艺术
新版面 新视角
论《云南日报》改版改革后的版面设计及其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