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公众参与

2015-02-28 08:13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20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公民公众

张 岩

(作者单位: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公众参与

张 岩

(作者单位: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在参与制民主日益发展的今天,公众参与在突发事件应对中存在着某种必要性以及制度空间。尽管我国当前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公众参与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挑战,但是在新媒体时代,可以通过政府、媒体、公众三位一体的措施来完善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突发事件;新媒体

1 新媒体时代公众参与突发事件的根源

公众参与一词始于民主制度的确立和民主理论的发展。西方民主政治学兴起以后,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特别是在美国学者Carold Pateman系统阐明了参与式民主在政治生活和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参与式民主理论。而公众参与虽然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但却是我国政治生活民主化和社会生活民主化道路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和方式,特别是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中,公众参与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其产生了新的独特性质。在我国,公众参与突发事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1贫富差距增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各种经济、社会等原因造成贫富差距增大,且在贫富差距增大的同时,新媒体的发展使公众接触和了解到更多的观念,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也在随之不断提高,中国正在经历Henry Maine所说的从身份到契约的社会变迁过程。

1.2公民权利意识觉醒

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不断完善让公民的权利意识逐渐觉醒。政府开始有意识地通过政府网站、政务微博等方式和平台加强与公众交流、鼓励公众参政议政。而在突发事件中,公众通常作为突发事件的直接或间接利益相关者,更能积极参与到突发事件应对中。

1.3风险社会影响

全球化的发展和风险社会的到来使整个世界处于不间断的风险中,公民的风险意识逐渐增强,公众对突发事件格外关注。因此,在风险社会,公众通常是以最敏感的态度关注突发事件的发展、破坏和影响,积极参与和再传播。

2 当前突发公共事件中公众参与的弱点及影响

突发事件因其发生的突然性、破坏性以及与群众息息相关性而更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公众对信息有极大的渴求并且更愿意主动提供信息,参与到突发事件的处置中。近年来,很多突发事件在刚刚发生后,即有公众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如7.23甬温铁路事故、济南麦当劳邪教杀人事件等。同时,发布信息的主体也不再是单一的,而是数量庞大的公众,尽管网络信息有碎片化的特点,但是多元化的信息来源使众多碎片化的信息能够汇集在一起反映出完整的、立体的、多角度的事件真相。如在7.23事件中,公众的信息发布范围覆盖事故原因、救援过程、遇难者信息等,非常全面且迅速。

但是,当前我国公众参与在突发事件的处置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突发事件的处置和公众参与的健康发展存在不利影响。

2.1媒体权利越位时有发生

在突发事件处置中,媒体拥有极大的参与热情,但是这也导致其定位经常容易出现偏差,导致越过其权利界限,对突发事件的处置造成不利影响。例如,在长春婴儿随车被盗案中,“一家广播电台中断了原本所有节目,全天播发最新情况,并且悬赏5万元追寻失踪婴儿;某个集团更是打出了悬赏100万元的广告”。这就是媒体权利的越界,在突发事件的处置中,媒体充当的主要角色是传声筒,一定要与相关部门做好明确分工,否则缺乏专业知识的参与很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特别是在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事件中,尤其要注意媒体的权力界限。如在此次事件中,媒体作为非专业机构,不能明确地把握介入突发事件和对案犯心理刺激的程度,很可能会因为过度刺激导致案犯危及婴儿的生命安全。

2.2缺乏成熟的组织与引导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2月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突破6亿,达到6.49亿。在新媒体时代,这一方面代表了面对突发事件时巨大的传播力和参与度,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在我国数量庞大的网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缺乏独立意识和不具有成熟运用公民权利能力的非健康结构。因此,这些群众参与到突发事件中来时就需要成熟的组织和引导,才能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否则很有可能会对处置突发事件造成不利影响或带来不便。目前,我国公众在参与突发事件时,大多数是自发性的热情度极高的参与,这就容易造成两个弊端,一是未经处理的碎片化信息在群体里得到广泛传播,容易形成虚假信息,进而使真实信息的鉴别更加困难,给社会舆论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干扰到政府的应急处置工作。二是没有成熟组织的群众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很难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一些带有严重感情色彩的负面情绪和言论容易在群体里产生,并通过传播和交流不断扩散且更极端化,进而容易产生群体极化,甚至造成群体的情绪和行为失控,形成群体性事件。

2.3信息发布良莠不齐

新媒体的发展造成了把关人的缺失,同时也产生了“公民新闻”。“公民新闻是指来自普通公民的非专业新闻报道,或者指现场的目击证人通过某种发布平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直接传送给大众媒体;或者指自己创办小众媒介,实现在一定范围内的新闻生产与传播。”公民新闻的出现,在拓展了突发事件信息的广度,提升了信息传播速度以及塑造了立体型的信息角度的同时,也造成了信息的良莠不齐。为了迎合突发事件中的公众心理以及对信息的巨大渴求,公民新闻中有意或无意造成的虚假信息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在近年来的突发事件中都曾存在谣言和虚假信息。如7.23甬温铁路事故中曾出现了八大谣言。这些信息的传播带有极大的混淆性和误导性,公众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在社会心理极其脆弱的时期,极容易被诸如此类的具有煽动性的言论影响,无意间成为虚假信息的再传播者,进而对政府行为产生质疑和误解,不利于突发事件的处置。同时,公民新闻还容易被别有用心人士歪曲和利用,成为攻击政府的武器。另外,公民新闻在具有时效性和亲民性的同时,欠缺专业性,在突发事件中,公民新闻的角度五花八门且过于碎片化,很多信息不具备准确性和参考价值,属于垃圾信息。但是,在突发事件爆发时,信息爆炸式发布,其中很大一部分属于垃圾信息,而这种数量上的优势往往使重要信息被掩盖。同时,公民信息具有很强的从众性,过于关注突发事件已被关注的热点,大量信息集中于此,常常造成热点被过度挖掘反而忽略了对重点信息的传播。

3 突发公共事件中公众参与的提升路径

3.1加强政府引导与监管

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第一,政府需要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并形成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分阶段分部门搞好责任的落实和分工,让每个相关部门和机构明确介入突发事件处置的阶段以及应做的主要工作。第二,政府要做好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工作,以坦诚和负责的态度面对公众,坚决杜绝突发事件的瞒报和谎报,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任何对突发事件相关信息的隐瞒都会影响政府公信力,损害政府形象。因此,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要加大工作力度,形成分工制和责任制,坚决把信息公开落到实处。第三,要提升政府舆论引导的能力。新媒体时代对于政府的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舆论引导的能力。首先体现在舆论引导的速度上,在突发事件中,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壮大,信息第一时间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政府舆论引导的黄金时间由24小时变成了4小时,因此政府在突发事件中必须要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发布官方信息,才能抵制谣言的产生,抢占舆论引导的先机。同时,舆论引导的能力也体现在政府舆论的影响范围上,公众参与突发事件的急切性和缺乏引导性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发生时的缺位,政府有时在突发事件爆发时仍采取信息封锁等不恰当的手段和措施,现如今,政府的媒介素养和媒介应对能力已经成为政府执政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突发事件的公众参与中一定要加强政府的监督和引导。

3.2促进媒介素养提升

媒体在参与突发事件时,要注意两个方面,首先是应急专业素质的提升。要加强与相关专业部门的衔接和互动,媒体要学习清楚地认知在不同的突发事件情境下,媒体作为信息发布的媒介,应该发布哪些信息,不应该泄露哪些信息以及选择在何时发布信息。媒体首先应该加强自身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也要加强正确引导公众的能力。公众是分散而强大的力量,媒体如何发挥自身能力正确引导和凝聚群众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媒介从业人员除了要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提高社会责任意识之外,还要培养新闻职业道德自律的精神,不要被经济利益冲昏了头脑。”

3.3培养公众自律意识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超过6亿的网民,这样庞大而复杂的公众情况使我国公众参与突发事件时必须加强公众自律,以提升公众应急能力。首先,公众要做到在突发事件中用道德感和责任意识进行自我约束,不散布虚假信息,尽量不散播偏激和带有负面情绪的言论;对于谣言要自觉抵制,对于政府部门和相关责任人的批评建议要客观和依法约束。同时,公众对于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和相关部门的监督要始终保持积极态度,利用自身的优势获取和传播信息,行使自己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让公民的权利充分行使而不滥用,构建公众参与突发事件的新局面。

[1]陈月生.群体突发事件与舆情[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于建嵘.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6).

[3]王锡锌.行政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实践[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4]石艳文.论网络时代的参与式民主[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5).

[5]杨成虎.什么是公众参与[J].江海纵横,2007(1).

[6]蔡定剑.公众参与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团结,2009(4).

[7]蔡定剑.21世纪的中国:法治人权、自我认同和国际责任[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0(6).

[8]李毅.新媒体时代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参与[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2(3).

[9]张福平.公众参与:新时代舆论引导的正确选择[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10]刘繁荣,刘华宝.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政府应对[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1(4).

[11]邵怡菲,张梦新.论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媒介恐慌[J].当代传播,2009(2).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公民公众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十二公民
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