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孕周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及母婴预后的应对措施

2015-02-28 02:25李宏伟
河北医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肾衰母婴妇产科

李宏伟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卫生监督所, 河北 围场 068450)

胎盘早剥是指在孕周20周或者足月时,胎盘局部或整体于分娩前自原正常位置从子宫壁剥离的现象[1]。该病发病迅速,严重者可出现胎死腹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大出血、急性肾衰等。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胎盘早剥发生率约为 0.45% ~2.10%[2],患者出现胎盘早剥初期无明显反应不易察觉,往往于产后检查时才被发现,该部分患者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临床研究发现,胎盘早剥发生于不同孕周时期发生类型、母婴预后情况都有所不同,本文就此进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6月至2013年2月收纳入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共38267,在此期间发生胎盘早剥患者189例,发病率为0.49%。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1~40)岁,平均年龄为(25.93±3.12)岁,孕周数范围为(18~39)周。其中初产妇140例,经产妇49例;顺产60例,剖宫产129例。依据患者不同怀孕孕周的情况分为三组:孕周<32周者为A组,34例;孕周32~34周者为B组,42例;孕周>34周者为C组,共113例。三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及孕产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通过分析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发病情况、B超及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和凝血系列、肝肾功、AFP、凝血因子等)、产后检查胎盘凝血块压迹来确诊。依据现有诊断标准将胎盘早剥分为三度[3]:胎盘剥离面<1/3为I度;胎盘剥离面为1/3~1/2为Ⅱ度;胎盘剥离面>1/2或伴有各种并发症为Ⅲ度。结合临床工作中的急救方法,分析胎盘早剥的不同孕周特点及母婴预后。

1.3 统计学处理:全部数据均在SPSS17.0软件上统计,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2检验,检验标准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孕周胎盘早剥类型的发病特点:A组胎盘早剥Ⅲ型发生率高达32.35%,B组胎盘早剥Ⅲ型发生率为19.05%,C组胎盘早剥Ⅲ型发生率为5.31%,三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可见产妇孕周数越短,胎盘早剥发生严重程度越高,见表1。

表1 不同孕周胎盘早剥类型的发病特点n(%)

2.2 不同孕周产妇发生胎盘早剥与母体预后的关系:不同孕周产妇均发生严重并发症,包括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衰和产后大出血,但是三组患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严重并发生发生率也不高,均低于15%,见表2。

表2 不同孕周产妇发生胎盘早剥与母体预后的关系n(%)

2.3 不同孕周产妇发生胎盘早剥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产妇孕周34周以上时胎盘早剥发生率高达63.49%,在孕周低于34周产妇中发生率为36.51%,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但是34周以下围生儿窒息率与死亡率明显高于34周以上者,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 3。

表3 不同孕周产妇发生胎盘早剥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n(%)

3 讨论

胎盘早剥为临床妇产科生育期妇女常见并发症,不及时可危及产妇及胎儿生命安全。有研究发现,胎盘早剥的发病特点在不同孕周具有一定差异[4],因此熟悉并掌握母婴预后的治疗措施,就如何在疾病初起时保障母婴生命安全是研究重点。

胎盘早剥发病急,进展快,发病初期不易察觉,尤其以子宫后壁部位的胎盘早剥为甚,即使经超声检查也较难发现,因此应掌握疾病突发时的典型临床特征。目前,胎盘早剥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明确,但是多数研究认为孕妇血管性疾病是造成胎盘早剥发病的主要原因[5],例如妊娠期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等疾病,可占50%左右。当血管发生病变时,血管壁组织弹性变差,细胞组织缺氧严重,造成底蜕膜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流向底蜕膜时可形成血肿,使胎盘与子宫壁逐渐脱离,从而发生胎盘早剥[6]。

本研究结果显示,孕周超过34周产妇胎盘早剥发生率高达63.49%,而低于34周的发生率为36.5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随着胎儿增长,胎盘重量也随之增加,底蜕膜难以承受重量而发生胎盘早剥。低于34周产妇发生胎盘早剥的情况较少,但可造成早产率上升,引发新生儿窒息率及死亡率增加。另外,低孕周胎儿更依赖于母体提供营养及氧气,当产妇患有心血管疾病时,一旦发生胎盘早剥,剥离面积更大,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7]。

有研究统计,我院发生胎盘早剥患者伴发妊高症的发生率为49.5%[8],另有约30%的产妇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因此在监测胎盘早剥患者的母婴预后时,应时刻注意观察患者血压、血糖、血脂以及24h尿蛋白的变化,在监测这些指标的同时应严密关注母婴的病情,以便及时终止妊娠。在产妇发生胎盘早剥之前,会出现先兆流产症状,因此不可盲目保胎而延长孕周,导致胎死腹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产后大出血或急性肾衰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应鉴别和区分本病与先兆流产,一旦误诊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临床诊断时应将子宫肌张力的高低、胎心率正常与否及血性羊水等因素考虑在内。虽然此次研究中,不同孕周产妇均发生严重并发症,包括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衰和产后大出血,但是三组患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严重并发生发生率也不高,均低于15%,但是决不可掉以轻心,因为产妇孕周数越短,胎盘早剥发生严重程度越高,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小于34周胎盘早剥的围生儿致死率还是较高,所以一旦确诊应立即进行剖宫产,并做好抢救的预防措施。

[1] 王雅楠,杨孜.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发病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45(11):825~828.

[2] 余关佳,李俊男,王琳,等.119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2):146~148.

[3] Jamal A,Abbasalizadeh F,Vafaei H,et al.Multicenter screening for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by uterine artery Doppler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trimester of pregnancy[J].Med Ultrason,2013,15(2):95~100.

[4] Xu S,Shen X,Wang F.Balancing the benefits and risks: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of a case with severe preeclampsia[J].Rev Bras Anestesiol,2013,63(3):290~295

[5] 孙强,洪丹,羿爱华,等.胎盘早剥75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6):778~779.

[6] 林穗青.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8,43(8):593~596.

[7] Veerbeek JH,Smit JG,Koster MP,et al.Maternal cardiovascular risk profile after placental abruption[J].Hypertension,2013,61(6):1297~1301

[8] 袁劲进,吴仕元.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治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6):758~760.

猜你喜欢
肾衰母婴妇产科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Wnt/β-catenin通路在肾衰康灌肠液抑制HK-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肾衰合剂对大鼠肾盂高灌注压损伤的保护作用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肾衰合并心血管病血液透析治疗40例临床护理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