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继续教育与技能体系的改革

2015-02-28 11:56张春梅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工人个体英国

张春梅

(云南师范大学 成人继续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2)

2010年11月,英国商业、技能和创新部(Department for Business Innovation & Skills)发表的报告《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之路》(The Path to Strong,Sustainable and Balanced Growth)开篇指出政府的任务是“让英国经济回归平衡和可持续增长。增长是必须的,它能减少国家债务,它给予人们新的机会,并确保英国在扩大的全球经济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1]这是卡梅伦(David Cameron)政府实行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的经济政策目标的集中体现,明确了英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决心。2010年7月,英国商业、技能和创新部出台的《为了可持续增长的技能》(Skills for Sustainable Growth)咨询报告强调继续教育与技能体系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方面的作用。同年11月16日,在对财政消减政策评估的基础上依据咨询报告正式提出《为了可持续增长的技能战略》(Skills for Sustainable Growth:Strategy Document)(以下简称《战略》),并同时发布政府为实施新战略将采取的投资计划。这些报告及计划关涉英国继续教育与技能体系改革,是英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英国经济后继发展的保障。

一、英国继续教育与技能体系改革的背景

(一)英国国民技能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呈下降趋势

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技术能力的提高相辅相成,2003年的《21世纪的技能!激发我们的潜能》(21st Century Skills:Realising Our Potential)报告明确地将英国员工的素质与生产率水平联系起来,认为“英国的生产率水平很低,员工每小时的工作产量只比美国和德国的25%水平略高”,这反映了英国世界一流的毕业生成绩与28%的员工素质合格率之间的极大落差,①而“这就是政府要求具备一级技能素质的员工在2006年完成二级技能素质考核,在2010年完成三级技能素质考核的原因之一”。[2]2008年,经济危机给英国经济带来极大影响,为尽快恢复经济,提升工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英国继续教育与技能体系改革的关注点之一。2010年,英国就业与技能委员会(UK Commission for Employment and Skills)认为英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等级水平已开始下滑,其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汉弗莱斯(Chris Humphries)指出:英国经济虽然仍处于世界水平,取得一定成绩,但已今不如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而技能与就业体系是英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基础。[4]经济水平下滑成为英国继续教育与技能体系改革的直接动力,它在为改革提供契机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二)技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不断发展的技术有助于解决问题,但技术本身同样引发问题”。[5]在人们对技术促进经济发展观念的极大追捧下,技术发展被认为是实现个人理想、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国家利益的关键要素,但是技术带来的隐性问题逐渐凸显。一方面,技能的提升并不一定带来经济的发展。当企业可以通过提升设备的技术含量来提升生产力时,企业更倾向于改良生产设备而不是提高工人素质,此时工人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失业风险,商品购买能力随之下降,经济并未按照预期构想方向发展;当劳动力市场的人才过剩时,企业在选择劳动力方面占优势,它们更倾向于采用廉价劳动力获取利润,而不是通过提升工人素质来提升生产力,此时企业的雇佣能力上升,更多工人进入职场,但低技能导致低收益,工人总体购买能力并没有提升,经济发展效应不明显。另一方面,技能的提升不一定能改善工人的社会福利。话语权始终掌握在社会上层阶级手中,工人阶级只能通过不断调适自己来适应变化,在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动下,工人阶级越来越成为技术的附庸,其社会福利得不到改善,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的工具价值进一步加强。

(三)工具价值取向的管理抑制了人的发展

问题的不断涌现及其综合性的不断加强催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但合作关涉利益相关方面的既得利益。在企业内部,雇主与工人之间的合作多体现为雇主最大程度地追求利益,科学化的“泰勒主义”(Taylorism)管理方式以工具价值取向大行其道,并一直在英国企业管理中占主导地位。从长远看,工具价值取向的管理违背了英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初衷,因为它忽视了人的发展及依托人的长效发展机制,其表现有以下几方面。其一,“泰勒式”的分层及官僚式管理方式抑制了工人的积极性,他们必须不断被动地更新所拥有的信息以跟上变化的步伐,但更新能力有限,技术正在成为奴役工人而不是发展工人的工具。其二,超负荷的工作减少了工人与同伴交流的时间与兴趣。[6]其三,以技术为载体的沟通桥梁减少了雇主与工人间的直接交流,如果工人缺乏读写与信息处理能力,这种沟通方式更为无效。其四,在关于管理的决策过程中,工人“声音”的强弱有赖于工作场所的交易,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工人的兴趣的合法性及效力。[7]但既往的管理决策属于雇主的特权,工人的兴趣被漠视,工人的“声音”被淹没。其五,与他人直接交流机会的减少直接影响工人的自信,他们不知道该如何与人交流,也不知道交流究竟具有多少价值。[8]

二、英国继续教育与技能体系改革的内容

《战略》可视为“英国新政府成立后,在大幅度削减财政支出的政策主线下,出台的新型人才战略”。[9]它结合英国继续教育与技能体系存在的不足,致力于改变往昔经济发展水平下滑、忽视人的发展的弊端,将企业、政府及个人的各种需要与条件加以整合,指出“技能对我们的将来很重要,提升技能是建立可持续发展及强大社区的要素。技能熟练的劳动者是促进私人部门发展的必要条件,从而为全体社会成员带来新的工作岗位和新的繁荣”。[10]除此之外,技能同时能提升个体在公民社会中的自信心,改善处境不利人群的境遇,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一)原则:公平、责任、自由

1.通过提升人们的读写能力及计算能力促进公平。“读写能力及计算能力是英国劳动力市场上人力资本有价值的技能,它一方面直接影响着个体的受雇佣几率,另一方面影响着个体的收入水平”。[11]通过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提升基础技能、获取职业的个体多来自社会经济水平较低的弱势群体,受早期教育不足的影响,他们比同龄人缺少从业所必须的读写能力以及计算能力,而这些基础技能在服务行业所发挥的作用显然大于专业行业,它能提升弱势群体成员被雇佣的可能性。《战略》将提升人们的读写及计算能力作为促进公平的首要条件,因为这些基础技能是个体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及岗位需求的基础,也是个体开展学习、提升素质的基础。

2.主张政府、雇主及个体为满足各自的能力需求负责。目的的实现除了需要政府的政策指引外,还需要雇主的参与及确保学习者对培训及资格证书的选择权。因为政府不能单方面地应对技能带来的挑战,但是政府可以为雇主及个人提供可靠信息,包括提供可靠的关于所需技能的信息及为所有年龄段的人提供职业服务。雇主则将与政府、议会一起明确哪些技能是必须的,并增加他们所需要的技能教育及培训的投资。受教育个体对自己所受教育与培训的投资也有责无旁贷的职责,为确保能使用政府及雇主提供的资金,他们需要获取更高水平的技能。这些费用将通过政府及一定的借贷手段提供。从这个角度看,谁更多地从培训中受益将要更多地支付他们所学课程的费用,但这也仅仅只能在他们能获取高报酬时才能真正受益,这也体现着公平。

3.增强教育机构的自由度与灵活性。自由不仅仅意味着消除令人窒息的等级划分及实现那些毫无意义的目标,而在于相信人们能很好地胜任他们的工作,成人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仅是政府主张的结果,还是人们需求的结果。当下的成人教育并不是以政府主导为主要动力,而是以其服务的人们的需求为动力。因此以成人为主要群体的继续教育及技能体系必然要考虑成人的需求。为更好地体现受教育者在教育选择方面的自由权,英国政府将加强培训提供者之间的竞争来鼓励多样化的教育与培训,其中包括鼓励继续教育学院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课程。

(二)目标:政府、企业、个体三位一体

英国政府发布《战略》的主要目的在于改革继续教育和技能体系,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培养高技能人才,以促使经济复苏及可持续增长,进而促进公平,实现责任共担及自由。这反映出英国政府充分意识到高技能人才对经济振兴的重要性,并将政府、企业、个体三方面的需求统一到《战略》目标(分远景目标与近期目标)中。远景目标包括提升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增强国家的经济发展成就和促进公民参与学习。具体目标如下:(1)把学徒制作为技能培训体系的核心,增加针对成人的学徒制项目。为促进学徒制的发展,2011年至2012年投入6.05亿英镑,2013年至2014年投入6.48亿英镑。(2)提升技能培训水平。包括为19岁-24岁的成人开展水平Ⅱ和水平Ⅲ培训提供全额资助;在扩大学徒制数量的基础上提升学徒制培训的层次和质量,使技师水平和高水平技能以及高等教育之间的提升路径更为清晰。(3)开发更加灵活、广泛的职业资格体系,与行业共同开发资格和学分框架,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满足个体和雇主的需求。(4)为缺乏读写及计算能力、离开学校的个人重新学习基本技能提供全部经费资助。(5)2013年至2014年为24岁以上的学习者学习水平Ⅲ及更高资格的课程提供政府贷款。(6)帮助中小企业培训技能较低水平的员工。(7)启动总额为5 000万英镑的需求导向的增长和创新基金,以支持行业内的雇主开展培训。(8)帮助积极求职者通过参加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培训获得工作。

从两类目标不难看出,政府、企业及个体都将成为继续教育与技能体系改革的目标群体,个体技能的提升不仅能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升企业的生产力及竞争力,同时还能改善个体生活,帮助个体向社会上层流动。

(三)体系:以职业、资格、技能为核心逐级细化

2010学年至2011学年,《战略》在英国取得一定成效,参加学徒制的学生比上一学年增长了一半以上,且所有年龄层及水平层都有所增加,政府也空前地加大了投入。[12]在此基础上,英国商业、技能和创新部于2011年12月发布《新挑战,新技能,继续教育与技能体系改革计划:建立世界一流的技能体系》(New Challenges,New Chances.Further Education and Skills System Reform Plan:Building a World Class Skills System,以下简称《计划》),《计划》为确保学生和雇主获得充分的能力而提出以学生为中心,逐层规划从学习者到部门的责任。

图1 英国继续教育与技能体系改革计划要素[13]

从图1不难看出,英国继续教育与技能体系改革计划以学习者的职业、资格及技能为核心,包括10个要素。即学生处于继续教育与技能体系的中心;国民职业服务;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优质的教学;相关及重点资格;战略管理;学院的自由与灵活;简化投资体制;质量保障与透明度;全球化的继续教育。这10个要素以公平、责任和自由为原则,将继续教育与技能体系改革从微观到宏观分为三个层次。

1.国民职业服务与职业、教育、培训项目是学习者提升技能水平的直接途径,英国政府加大对各种层次、各种类型教育及培训的投入,并为学习者、企业及教育培训机构提供可靠信息,满足学习者及企业的需求,帮助学习者做出明智的选择。为学习者提供全面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机会,形成清晰、灵活的从学习基本技能到高级学徒制的实现路径,吸引雇主积极参与,确保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的实效。这将促使个体实现学业成就,促进个体与经济的共同发展。

2.确保优质教学,建立独立的成人教育委员会和职业教育教学委员会来发展部门的人才培养策略及教学项目;对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师资的专业化水平进行单独评估。注重培训项目及资格与实际需求的相关性,同时关注重点项目及资格,确保继续教育的高质量,增加重点行业的学徒数量,提高学习者的学业成就及职业能力。加强战略管理,将继续教育从联合政府的限制及控制中解放出来,强化其自身的职责,并重视社区、学习者和雇主的责任,强化彼此间的合作。依次满足学习者、企业及社区的需求。

3.增强学院的自由度与灵活性,取消官僚管制,减轻学院办学的官僚程序。简化投资体制,建立简单、透明的财政体系,确保高质量的投入及投入的有效利用,如改善残障学习者的学习设施及农村地区培训设施。确保质量保障与透明度,允许学生通过更好的途径,如建立国家职业服务网站,获取有质量的、充分的即时信息;转变低效能条款、提供适切的支持、确保选择及革新途径的有效性,包括引入市场机制、自我评估、加强督查、执行层级最小化、财务绩效报告及其保证等。建立发展的、国际化的高水平职业技能及师资队伍,并继续支持继续教育部门开发国际教育市场。

三、英国继续教育与技能体系改革的经验

(一)关注公平,强化个体的基础技能

教育是政府必须履行的公共职责,亚当·斯密(Adam Smith)认为政府关于教育设施的提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青少年的教育设施,二是关于一切年龄人们教育的设施。自20世纪70年代英国政府将市场机制引入教育领域后,教育一度得到极大发展,但市场机制的介入离不开政府的导引与规范。政府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公共职责更为明显,因为基础教育是个体后继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能带来明显的公共收益。对于缺乏读写能力、计算能力等基础技能而又离开学校的个体而言,这些基础技能的掌握是个体获取一份工作、更好的生活及适应社会的基础。英国政府也意识到包含读写能力及计算能力的基础技能在产业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主张继续加大对基础技能的投入,“优先将公共财政投入到基础及低水平技能的培养培训”。[14]《战略》明确提出通过提升个体的基础技能来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及社会公平,因为具备基础技能的个体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获取工作,实现社会流动。以此看来,英国政府在注重职业与技能体系联合的同时关注其所能给个体的可持续工作带来的价值。[15]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二)提升技能,满足企业和个体的需求

基础技能是人们后继学习、工作的基础,具备基础技能的个体可获取更高水平的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英国继续教育与技能体系改革的目的之一便在于增强个体从基础技能到高水平技能培训的路径选择,并为个体提供职业服务、创造机会,提升个体的技能水平。对于企业而言,需要高素质技能的员工,以提升自身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对于个体而言,高技能素质能帮助他们谋得一份理想的工作,以实现社会流动。但企业及个体的需求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些,双方的需求在具有共性的同时也存在差异,即工人参加学习会影响生产率,雇主对工人的可迁移技能“又爱又恨”。

有关继续教育与技能体系的政策既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还要关注工人对从事某项工作或转向其他工作所需技能的要求,这是提升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质量的关键。当双方利益取向不一致时,雇主与工人不同的技能需求是必然的,但二者之间必然存在可调和之处。继续教育及技能培训属于成人教育,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认为,从成人教育本身看,英国成人教育的前身是一种“能为你做什么的有价值的东西,不是你选择要支付的东西”。[16]因此,工人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应该是对于工人而言有价值的,这种价值要在工作中体现,从这个层面看,工人与雇主对“有价值的知识及技能”的追求一致。即工人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多是雇主想要他们学习的,雇主为不断提升生产力与竞争力,需要工人不断学习,且希望工人具备可迁移技能以尽可能胜任多样化工作。但“技能不仅仅是通过学习习得的,更是在工作中不断形成的”。[17]为此,英国采取学徒制及“基于社区的学习”(Community-based Learning)满足企业及个体的需求。

学徒制源于德国的职业教育,它不同于英国往昔单纯注重理论或行为的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方式,将理论学习及实践操作结合于实践中,在提升从业人员理论水平的同时提升技能水平。基于社区的学习是英国技能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公共服务为社区提供技能培训是英国最广泛的技能培训途径。[18]林恩·泰德(Lynn Tett)认为,基于社区的学习“多发生在(正规教育)体系之外,它反映社区的需求”,[19]它在课程及教学方法方面都不同于主流教育体系,因为它鼓励人们结合自身兴趣终生参与学习,促进人们的参与式学习,并及时对社区的需求做出反馈。[20]灵活的学习形式及学习课程能更好地满足企业及个人的需求,加之人们在这样熟悉的学习环境中能够较“舒适”地学习,基于社区的学习成为社区成员获取职业技能的主要途径。基于社区的学习在提升社区居民的技能水平、提升社区企业生产力及竞争力、促进人们参与终身学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政府近几年开始介入管理基于社区的学习。

(三)多方合作,确保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的质量

政府作为继续教育与技能体系改革决策的主体,其作用具体包括加强教育与经济之间的联系;反映雇主的需求,并促进学习者的角色转变;制定措施强化相关部门的责任。[21]因此,作为政策制定者的政府要考虑何种关于技能的政策能更好地将更广泛意义上经济及商业的发展与雇员对技能提升的要求结合起来。[22]政府要为企业及个人提供良好可靠的信息,让教育机构提供有效的教育及培训,这就要求“政策能帮助雇主之间相互合作并担负起关于发展的责任并开展技能培训,这或许是英国关于技能的政策所面临的最大挑战”。[23]

企业的需求应该通过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得以满足,所以企业有鼓励员工参与教育及培训的动机。另外,企业参与提供的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是符合企业需求的,此时企业参与活动并担负责任,此举将完善继续教育与技能体系,提升劳动者的技能素质水平。因而英国继续教育与技能体系越来越注重人才使用方的作用,并通过政策将人才使用方的责任与权限规定下来,包括企业及个人对高技能水平的合作投资。

教育或培训机构承担着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的任务,它必须从政府那里获取有效的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的信息,并增强自身对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信息的灵敏度,因为个体所学知识、技能与工作相关的程度更多地取决于教育或培训机构所提供的教育服务。

个体作为具有教育选择权的能动的人成为另一责任主体。政府、企业对继续教育与技能的需求是通过技能附着的个体实现的,当具有技能的个体作为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后,他在工作中使用技能能够促进经济发展。通过技能获取最大收益的个体应当为自己的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付费,这对那些收益较小的个体而言是公平的,也是个体为自己教育负责的表现。

(四)简化机构,增强继续教育与培训机构的自由度与灵活性

16世纪,英国政府渐渐关注并干预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在政府的支持下快速发展。在科技信息迅速更新的当下,政府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的发展。为增强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的活力,英国商业、技能和创新部主管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的部长约翰·海耶斯(John Hayes)在《计划》的开篇指出:“我们发展的计划反映了我希望发展部门自身,以它自身的洞见及经验为导向,而不是来自遥远官僚机构的没有人情味的指令。所以这份文件不是关于等级制度的,而是关于人的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文件。它是关于谁应该聆听谁的文件。这或许是它不同于近几年已颁发的各种关于继续教育策略文件的途径。”[24]《战略》和《计划》也把增强教育与培训机构的自由度与灵活性作为体系改革的目标之一,提出简化、淡化、消除官僚机构对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不必要的管制。除此之外,为充分发挥政府在继续教育与技能体系改革中的作用,英国联合政府将继续教育及技能培训的投资、决策权下移到基层组织。[25]

四、结语

受传统职业教育定位的影响,英国继续教育与技能体系一直以提升劳动者技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主线。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在今天已失去其迷人的色彩,经济水平在世界范围内的排名对英国来说“并不理想”,[26]过于依托技术的生产越来越暴露技术本身存在的问题,对人的发展的忽视进一步催生了继续教育与技能体系改革。因此,改革继续教育与技能体系成为英国当下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手段之一,透过《战略》与《计划》可看出英国政府通过继续教育与技能体系改革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决心。公平、责任及自由的原则同时将政府、企业及个体囊括其中,强调各自在继续教育与技能体系改革中的权责与义务。政府通过政策决策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利益,履行公共职责,实现有效的教育供给,为教育投资方及教育受益方提供可靠信息,增强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机构的自由度与灵活性。企业及个体作为继续教育及技能体系改革的参与者要积极参与,充分“说出”自己的需要,提升个体参与教育的信心,并在适当时机为教育买单。该举措一方面能促进社会公平,另一方面能增强企业及个体的资源成本意识,提高资源利用率。

注释:

①法国的工人素质合格率为51%,德国的工人素质合格率则为65%.

[1]BIS.The path to strong,sustainable and balanced growth[EB/OL].http://www.bis.gov.uk/assets/biscore/corporate/docs/p/10-1296-path-to-strong-sustainable-and-balancedgrowth.pdf,2012-06-19.

[2]BIS.21st century skills:realizing our potential[EB/OL].http://www.bis.gov.uk/assets/biscore/corporate/migratedd/publications/2/21st%20century%20skills.pdf,2012-06-09.

[3]UK Commission for Employment and Skills.Ambition 2020:World Class Skills and Jobs for the UK[EB/OL].http://www.ukces.org.uk/assets/ukces/docs/publications/ambi-tion-2020-the-2009-report.pdf,2012-06-18.

[4]UK Commission for Employment and Skills.Ambition 2020:World Class Skills and Jobs for the UK[EB/OL].http://www.ukces.org.uk/assets/ukces/docs/publications/ambition-2020-the-2009-report.pdf,2012-06-18.

[5]Helen Corkill.Learning for work and working to learn:Challenges within a changing UK higher education system.US-China Education Review,2008(1)[EB/OL].http://www.eric.ed.gov/PDFS/ED502525.pdf,2012-05-27.

[6]Danford,A.,Durbin,S.,Richardson,M.,Tailby,S.and Stewart,P.(2009)“Everybody’s talking at me”:the dynamics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consultation in highskill workplaces in the UK’.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ournal,2009(4):337–354.

[7]Gollan,P.Representation at Suncorp– what do employees want?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ournal,2006(3):268–286.

[8]Danford,A.,Durbin,S.,Richardson,M.,Tailby,S.and Stewart,P.“Everybody’s talking at me”:the dynamics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consultation in high-skill workplaces in the UK’.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ournal,2009(4):337-354.

[9]英国实施“为了可持续增长的技能战略”[EB/OL]. http://rencai.gmw.cn/2011-07-23/content_2330848.htm,2012-06-19.

[10]BIS.Skills for Sustainable Growth:Strategy Document[EB/OL].http://www.bis.gov.uk/assets/biscore/further-education-skills/docs/s/10-1274-skills-for-sustainable-growth-strategy.pdf,2012-05-27.

[11]Oscar Marcenaro Gutierrez,Anna Vignoles,Augustin De Coulon(2007).The value of bas-ic skills in the British labour market[EB/OL].http://www.eric.ed.gov/contentdelivery/servlet/ERICServlet?accno=ED530660,2012-06-08.

[12]BIS.New Challenges,New Chances.Further Education and Skills System Reform Plan:Building a World Class Skills System[EB/OL].http://www.bis.gov.uk/assets/biscore/furthereducation-skills/docs/f/11-1380-further-education-skills-system-reform-plan.pdf,2012-06-20.

[13]BIS.New Challenges,New Chances.Further Education and Skills System Reform Plan:Building a World Class Skills System[EB/OL]. http://www.bis.gov.uk/assets/biscore/further-education-skills/docs/f/11-1380-further-education-skills-system-reformplan.pdf,2012-06-20.

[14]UK Commission for Employment and Skills.Ambition 2020:World Class Skills and Jobs for the UK[EB/OL].http://www.ukces.org.uk/assets/ukces/docs/publications/ambition-2020-the-2009-report.pdf,2012-06-18.

[15]Alexander McTier,Alan McGregor.Integrating employment and skills:the role of community-based learning.Policy Studies,2011(1):73-90.

[16]BIS.New Challenges,New Chances.Further Education and Skills System Reform Plan:Building a World Class Skills System[EB/OL]. http://www.bis.gov.uk/assets/biscore/further-education-skills/docs/f/11-1380-further-education-skills-system-reformplan.pdf,2012-06-20.

[17]John Kitching.Rethinking UK smallemployers’skills policies and the role of workplace learn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2008(12)2:100-121.

[18]Alexander McTier,Alan McGregor.Integrating employment and skills:the role of communitybased learning.Policy Studies,2011(1):73-90.

[19]Tett,L.,Community education,lifelong learning and social inclusion.Edinburgh:Dunedin Academic Press,2006.

[20]Alexander McTier,Alan McGregor.Integrating employment and skills:the role of communitybased learning.Policy Studies,2011(1):73-90.

[21]Jim Cumming.Contextualised performance:reframing the skills debate in research education,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10(6):405-419.

[22]Jonathan Payne.Sector skills councils and employer engagement-delivering the‘employer-led’skills agenda in England.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Work,2008(2):93-113.

[23]Jonathan Payne.Sector skills councils and employer engagement-delivering the‘employer-led’skills agenda in England.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Work,2008,21(2):93-113.

[24]BIS.New Challenges,New Chances.Further Education and Skills System Reform Plan:Building a World Class Skills System[EB/OL]. http://www.bis.gov.uk/assets/biscore/further-education-skills/docs/f/11-1380-further-education-skills-system-reformplan.pdf,2012-06-20.

[25]UK Commission for Employment and Skills.Ambition 2020:World Class Skills and Jobs for the UK[EB/OL].http://www.ukces.org.uk/assets/ukces/docs/publications/ambition-2020-the-2009-report. pdf, 2012-06-18.

[26]Mark Spilsbury.Skills verdict:must do better.Adults Learning,2010(9):22-23.

猜你喜欢
工人个体英国
英国的环保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英国圣诞节
做一个“巨晓林式工人”
基层关工人的梦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