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15-03-01 10:27安徽安庆市宜秀区罗岭中心学校花园小学246000吴笑伍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6期
关键词:长城课文信息技术

安徽安庆市宜秀区罗岭中心学校花园小学(246000) 吴笑伍

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安徽安庆市宜秀区罗岭中心学校花园小学(246000) 吴笑伍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具有现实意义。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的导入阶段、课堂学习阶段、总结阶段、拓展教学阶段,能够合理优化了学习情境,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整合 应用

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学校是传播知识的主要阵地,更要与时俱进,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时代的气息。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为实现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因此,如何把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成了我们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我觉得,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对信息技术有正确的认识,还要熟练地掌握一定的技术手段。

一、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应用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必须更新教学理念,不能一直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的陈旧的教学模式中。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给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变得丰富多彩。特别是语文课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在有限的课堂四十分钟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能有效地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在教学中,教师要有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要认识到课本只是学习的范本。语文学习只停留在课本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课本的学习掌握学习方法,然后自己到知识的海洋中去摄取知识,获得能力。而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就能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

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意义

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程中的广泛应用,能有效地改善课堂学习环境,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崭新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素养。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用新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做指导,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激励工具与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使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促进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逐渐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上来。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优化学习情境

语文学科内涵丰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抽象、疑难的问题,让他们感到困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着决定作用。现代信息技术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能使所要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枯燥的学习环境往往会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仅可以传递教学内容,还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直观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内容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些内容,从而理解它的内涵。如在教学《长城赞》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我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介绍长城的纪录片,让学生先对长城有了直观的认识,再来学习课文。学习中,学生边读课文边欣赏长城的图片,对课文的理解就感到轻松多了。

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更多的信息,免去了教师许多繁琐的讲解,同时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空间。在学习《白鹤梁的沉浮》时,我先向学生展示了许多有关白鹤梁的资料,让学生感受到白鹤梁确实需要保护。然后,投影出示白鹤梁的图片,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保护它才合适呢?带着这个问题,结合展示的资料进行课文学习,学生就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对课文的内容也有了真切的体会,还能根据资料提出自己的设想。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是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手段和方法。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涉及的信息量特别大,有了电脑和网络以后,就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现在,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库为我们提供了针对性的海量素材,这在以前的传统教学中是无法实现和不可想象的。如果让学生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那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实现个性化教学,便有了充分的条件。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由于有许多相关材料学生已经搜集到了,课堂上展示时学生已经不再陌生,这就节省了大量解说的时间,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

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效果呢?这就涉及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问题。如何进行整合呢?下面我就从课堂结构上谈一些做法。

1.导入阶段的整合

在语文教学中,一个好的导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恰当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课堂的导入更精彩。如在上《长城赞》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看纪录片《长城》,然后发问:“刚才同学们看了介绍长城的纪录片,有什么感受?谁能赞赞长城?”学生说完后我接着导入新课:“同学们说出了自己心里真切的感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也是赞美长城的。不过,它是用对联的形式来赞美的,大家读读看,看看作者是怎么赞长城的。”这样,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而且兴趣盎然。

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不能只是为了热闹或者迎合学生的心理,一定要有为后面的学习服务的意识,内容要与课文学习密切相关,要有启发性、指导性、合理性,要能发挥信息技术特有的真实、动态展示的特点。

2.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弥补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印证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有许多知识要展示,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如学习《瀑布》时,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差,对文中的“衬”字难以理解,教学时就可以整合多媒体技术,利用瀑布图片引导学生理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时,不能滥用信息技术,冲淡了文本阅读的主要地位,而应在使用时体现比较强的针对性,要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使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对“两千多年前的地下大军”有全方位的感知,可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展开想象,再使用介绍兵马俑坑的视频,帮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效果会非常好。

3.总结时的整合

课堂总结不是对这节课的简单回顾,而是要突出重点,把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若能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能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要点和相关链接。在总结《长城赞》时,最主要的不是总结文章内容,而是总结本文的格式特点——对联。我用课件介绍了对联的特点,然后由学生对照着再读课文,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对联这种表现形式,并且又回顾了课文内容。

教学总结时使用信息技术,要做到精、简、明了,链接正确合理,不能依赖多媒体,教师的语言概括也必不可少。

4.拓展教学时的整合

语文课堂中拓展教学环节,一定要有启发性和关联性,让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使课堂教学变得轻松、高效。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推荐的阅读作品;可以演绎课堂学习要点,启发学生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可以向学生展示更多的学习资源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语文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整合,可以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责编 刘宇帆)

G623.2

A

1007-9068(2015)06-025

猜你喜欢
长城课文信息技术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背课文的小偷
守护长城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