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浅析

2015-03-02 02:41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41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24期
关键词:日用情感化使用者

徐 峰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 410000)



日用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浅析

徐峰(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410000)

摘要:日用产品涉及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是产品设计的核心。日用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涉及产品外观和内在设计思路,所强调的是一种“用户体验第一”的设计策略,对产品的美学意义和“与人沟通”的特质尤为重视,能够塑造日常生活的“艺术之美”。

关键词:日用产品;情感化设计

关于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问题,最经典的论述首推唐纳德•A•诺曼(Donald Arthur Norman)的代表作《情感化设计》。诺曼以本能、行为和反思这三个设计的不同维度为基础,阐述了情感在设计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深入地分析了如何将情感效果融入产品的设计中,可解决长期以来困扰设计工作人员的问题——物品的可用性与视觉性之间的矛盾。日常用品涉及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是产品设计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那么,日常用品的情感化设计何以成为可能,能否为“日常生活”的艺术之美而做出突出的贡献?

图1

一、何为情感化设计

唐纳德•A•诺曼在《情感化设计》一书中从知觉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了人的本性三个特征层次:“本能的、行为的、反思的”,提出了情感和情绪对于日常生活做决策的重要性。而这种水平的设计分别涉及了产品的外观、使用的乐趣与效率以及产品的自我形象、个人满意、记忆。

产品设计首先关注的是本能水平的层面。人是一种视觉动物,本能的对物品外形进行观察和理解。因此,如果产品的外观设计与本能水平的思维符合,就很容易令人理解和接受。行为水平的设计对功能性产品而言备受关注,因为这类产品最重要的就是性能,效用良好就可受到关注和选择。例如,微波炉的使用是一连串的操作,设计美观的界面只是第一个良好的印象,这种印象能否获得愉悦的情感,还需要以下两点的合作,即能够有效地完成你所指定的任务,这种操作是否有趣,这两点也就是行为水平设计所关注和解决的。一个优秀的行为水平设计包含功能,易懂性,可用性和物理感觉四个方面。

反思水平的设计与产品的意义有关,而意义受制于政治、环境、文化、身份等影响,非常复杂且波动较多。反思水平的设计与消费者长期的使用和感受密切相关,这需要在产品的长期价值和品牌意识塑造上投注心力。从这个层面出发,建立一种结合产品和使用者的情感纽带,通过此种互动的影响,使使用者在自我形象、满意度、记忆等方面均有良好体验,才能形成对品牌的认知,培养对品牌的忠诚度,如此,品牌才会成为情感的代表或者载体,而产品则令日常生活获得艺术美。

二、日常产品为什么需要情感化设计

首先,情感作为人对外界事物作用于自身时的一种生理反应,是由人的需要和欲望决定的,事实证明,当人的这种需求和欲望获得满足时会产生愉快、喜爱的情感,否则就会有苦闷、恼怒的情绪出现。作为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日用产品,更是与人的这种情感息息相关。诸如新买的微波炉说明书复杂难懂、按钮一大片却无从下手导致一整天心情不佳,这其实就是情感化设计缺失的问题。但是作为日用产品,与人类的关系如此紧密,不能不引起设计师的重视。

此外,消费者原先选择一款产品,首要的一点在产品的功能满足了用户或是产品的内容是用户想要的。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功能设计在产品设计中是重中之重甚至是唯一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产品的同质化问题越来越明显,产品之间的竞争在功能层面几乎越来越小。当产品的基本功能获得满足,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尤其是情感需求的体验获得更大关注,制造商受制于市场竞争的问题也不得不将目光投向能够带给消费者更多独特审美体验和互动性的设计问题。在另一个层面,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诸如虚拟现实技术、3D打印技术引入设计,令更深层次的设计思考能够成为现实,为情感化设计在日常产品中的应用提供了实现路径。

最后,产品的人性化要求是人机交互学科中很重要的研究,充分考虑到用户的心理感受,例如在界面设计中通过设计亲切友好的文本词组,就能更好的获得用户的好感和共鸣。而这种人性化其实是非常复杂、多元化的,如同人的情感。因此,人的情感的多样化必然会导致对产品需求的多样化,例如,我们希望在我的手机电源不足时能够提醒我赶紧充电,但又不能只留下一点时间,这对系统的拟人化的需求其实是人类的情感所在:希望被关爱、希望获得更多的关注。因此,产品真正的价值是可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最重要的一个需要是建立其自我形象和其在社会中的地位需要。当以物品的特殊品质使他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时,当它加深了我们的满意度时,愉悦的情感就产生了,设计师和制造商、消费者都获得了自己所追求的目标。

三、日常产品情感化设计的方式

情感化设计作为一种创意思考的方式,通过不同方式表达和实现设计师美好的设计思想,日常产品的情感化设计需要从一个基础、两个方向、三个角度进行设计。

一个基础即功能。功能设计是情感化设计的基础,只有在满足使用者需求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情感化设计,否者,情感化设计只能成为空中楼阁。日常产品作为人类生活中须臾不离的物品,更需要功能为基础。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是基于功能设计之上的,要先做好功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之上再进行情感化设计。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知,产品的情感化对功能本身是没有影响的。产品的功能被注入情感因素后,产品会对消费者形成更多的吸引力,但不能取代功能的需求。因此,日常产品情感化设计的基础是产品具有良好的功能。

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在日常产品已有的功能上进行扩展,例如手机通讯录中的上传头像功能,就是在原有的通讯记录功能上对用户表达欲望的满足,这属于用户情感的单向表达;另一个方向则是塑造一个完全情感化的产品,从而获得使用者情感的双向表达,完成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非单纯的人与物的沟通,在此,日常产品扮演的只是中介的角色,它能够起到挖掘用户情感的作用从达到深层次的交流目的。所有涉及用户互动性的产品,情感化设计的拓展空间都很大,关键是不能仅满足于让使用者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到产品中,而是要产品能够启发、唤醒使用者的情感。例如,菲利普•斯塔克(Philie Starck)设计的Juicy Salif榨汁机,完全摆脱了传统意义上日用榨汁机的造型,全面颠覆了榨汁机概念,以一个“异形”的方式和“手动”榨汁的行为吸引了大批消费者。消费者购买这件榨汁机,更多的是用来增加“谈资”、打开话题,而非“榨汁”,它成功的实现了产品功能与用户情感的承接,满足了人们情感的诉求。

三个角度即形态、特质、操作。形态就是产品外观的表情因素,日常产品的情感化设计需要实现产品的内在特质和视觉感官的结合。美丽的产品外观与界面可以提升产品的外在魅力,并能将必要的视觉信息传达出来。可口可乐的个性化语言包装广泛的受到欢迎,就是从形态的角度做出的情感化设计。特质是产品差异化的最高形式,真正的设计是要打动人的,它要能传递感情、唤起回忆、给人惊喜,意大利设计师马西姆•约萨•吉尼(Massimo Losa Ghini)把他设计的扶手椅称为“妈妈”(Mama),这饱含深情的名字意味着为使用者提供保护感、温暖感和舒适感。操作主要是指产品的使用方式,令人难忘的使用方式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愉悦感和深刻印象,可以促使使用者从情感上更喜欢这类产品,其中操作方式个性化和给用户更大的发挥空间是操作的两个重要方面。

图2 可口可乐卖萌装

日常用品的情感化设计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当日用产品从人类身边的“好帮手”转化为“好朋友”,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的生活将会更美好。

[1]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中信出版社,2010.

[2]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尹建国,吴志军.产品情感化设计的方法与趋势探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日用情感化使用者
《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
面向青年“蚁居族”的交互艺术装置情感化设计研究
设计让您在喜爱的虚拟世界中自由奔跑
基于竹材料在当下日用器皿中的应用研究
“防雾霾炮”
情感化办公空间
时代感·形象性·情感化——周克芹给予中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的启示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用情感化设计点燃学生设计热情
抓拍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