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乡镇街道环境景观规划建设分析

2015-03-02 02:41王建立李甜甜李文娟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224000
大众文艺 2015年24期
关键词:规划

王建立 李甜甜 李文娟 刘 鑫 (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224000)



苏北乡镇街道环境景观规划建设分析

王建立李甜甜李文娟刘鑫(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224000)

摘要:本文基于对苏北乡镇街道环境的实地考察调研,分析阐述了苏北乡镇街道环境规划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初步探析了改善苏北乡镇街道环境规划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苏北乡镇;街道环境;规划

本文为2015年度江苏大学生实践创新一般项目《苏北农村小城镇特色街道环境设计》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10305041Y

街道作为乡镇建设发展的核心空间,能够反映新型城乡建设中经济、文化、生态建设发展水平,近年来,苏北经济发展长足进步,但相对于苏南,经济基础较薄弱、结构单一,多数乡镇街道环境规划未形成体系,结合实地调研,分析总结苏北乡镇街道环境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有利于因地制宜,探索适合苏北乡镇的街道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苏北乡镇街道环境建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街道的类型

苏北地区的乡镇街道规划建设以历史内涵与传统环境是否完整及目前发展建设的总体特点可分为三类:

1.以历史文化名镇为代表的传统名镇街道环境规划建设,如淮安市的千年古镇——河下镇,连云港的窑湾古镇等为代表的传统古镇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内涵,文物古迹比较集中,体现出其历史背景的街区、建筑群特色,具有重要的地域文化价值。在国家对于历史古镇保护政策的引导下,这些古镇的街道环境得到修复和综合配套建设,有了统一的规划发展宏观调控及明确的发展建设目标,但也存在着如地域特色传统建筑文化传承缺失等问题。

2.近年来新兴规划的乡镇街道,如盐城的郭猛镇,街道环境规划有了对居住区、学校、医院、政府行政空间、街道绿地、购物空间、娱乐空间等综合功能布局的考虑,且在建筑方面有了统一的风格设定:街道景观环境统一整齐,生态环境也大有改观。但仍存在功能格局单一、无地域文化特色等问题。

3.多为失去传统特色的集镇,或为改革开放以来新兴建设尚未形成具备完整城镇空间格局的乡镇街道。这些乡镇街道通常沿道路呈线型发展:无统一规划,建筑风貌混乱,绿化率低,公共环境设施配置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苏北城镇化道路中,迫切需要关注的和改革的是第三种类型的乡镇街道,其环境建设存在问题最多,得到的重视最少,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街道空间的功能格局单一

目前,苏北的乡镇街道多沿着县道、省道、甚至是国道两侧呈直线式分布,即使是经济发展的较好的、综合实力不俗的乡镇如盐城市郭猛镇、潘黄镇等新兴建设规划的乡镇街道建设依然未摆脱这种模式,虽然它们在整体的居住空间环境、建筑、街道绿化等规划方面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功能格局依然较单一,街道即市场,街道空间以各种买卖活动功能建筑为主,忽视景观节点的组织安排(如图1)。

2.与乡村整体环境缺乏有效衔接

未将乡镇街道环境建设纳入到整体的新农村聚落规划建设的体系中,造成街道环境景观的建设发展与周围的乡村聚落脱节,未形成有效的协调、过渡与统一,反而割裂了乡村原本统一的环境景观,造成了土地浪费的同时,生活垃圾及污水等缺乏统一的管理与科学的处理(如图2)。

图1

图2

3.建筑无统一规划

“上宅下店”是苏北多数乡镇街道空间建筑构成的主要模式,沿街商铺是小城镇街道建设的重要主体,理发店、机械修理店、食品加工作坊、小饭馆、家庭式小旅馆等卫生条件差的二层无统一特色的乡土建筑沿着道路呈线型布置,街道即市场,建筑则分布在街道两侧,建筑正面范围内的有效空间即为商业活动空间,而建筑的背面往往是垃圾遍地,杂草丛生,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如淮安刘老庄乡镇街道建筑无统一规划,建筑形态、风格各异。多为模仿拼凑式的异地风格,且街道与建筑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线。

4.景观绿化欠缺

在乡镇较粗糙的规划中,环境的美化往往被排除在了街道的建设中,因此景观绿化的投资是极其少的,这和农村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一定的关系,但是主要在于当地政府的景观绿化意识不足,乡镇的街道与乡村的绿色田园是一衣带水的关系,本应该焕发出绿色生态的自然活力,但却在盲目追求硬地环境建设中慢慢的消亡,如刘老庄乡镇街道的绿化形式单一,植物数量稀少,街道的天际线电线线路错综杂乱,街道毫无生机科研(如图1)。

5.基础设施配置不足

基础设施配置是小城镇街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满足街道中的人们主要日常生活、商业活动等所涉及的卫生、娱乐、休息等需求,但目前苏北农村的乡镇街道尚没有系统成熟的功能规划,因此,如垃圾回收、公共停车等公共环境设施往往配置不足:无统一、生态的垃圾回收处理站设施,垃圾不定时清理,极容易滋生细菌以及散发异味,影响街道风貌,也不利于人们的健康(如图3),街道两侧通常没有机动车停车位以及非机动车停车处的安排,使得学校、医院等周围的空间混杂着车辆与小商品摊铺,既影响街道的交通又影响街道的环境风貌(如图4)

图4

二、问题形成原因剖析

1.缺乏系统的规划

小城镇的规划编制过于陈旧,很难适应新体制下经济的发展。在当前市场经济高度发展下,规划主体已经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总体的规划只能是对小城镇发展的宏观预测,是一个战略性的前提规划,而具体的城镇即到发展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形成自有模式。小城镇必须留有足够的弹性空间和发展余地,只有这样在规划变化时才能加以合理配置。

2.无营造地域特色街道环境的意识,脱离实际的规划建设

街道环境空间的塑造无地域特色,规划、布局都显得呆板,千篇一律。在苏北有不少乡镇,因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不同,因而人文景观意象千姿百套,各有特色。但最近10年,许多农村小城镇环境景观风貌建设发展日趋雷同和脱离实际的规划有直接的关系,部分农村乡镇街道规划忽略了乡村这一基础环境以及实际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文化特色,盲目照搬,没有结合城乡建设和经济发展,不顾客观事实,违背经济发展规律,扩张用地面积,拆迁旧宅、不考虑居民的搬迁,现有的绿色空间,绿色防护林遭到破坏,这不仅破坏了脆弱的生态环境,也影响了生活环境。

3.土地等资源浪费严重

城镇街道环境规划是一个城镇在未来多年的发展和建设指导性法规性文件,地方政府由于追求经济快速发展和意识形态的约束对城镇环境的规划、管理的作用理解不够,所以直接导致规划不够系统和盲目建设的现象,没有规划约束的随意建造,不仅在财力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上造成了极大浪费,也对未来的城乡管理和改革不利。

4.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许多乡镇盲目扩大城镇建设区域面积,不仅不增加绿地建设面积,乡村原本的自然生态绿地面积也逐渐减少,未将良好的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纳入到乡镇街道环境的系统中,而是盲目的学习大城市的做法,建硬地广场,大量的房地产开发、大兴土木式的进行乡村城镇化,犹如推土机一样推掉了生态系统良好的农田、河流、湿地等,自然生态被人为的肆意破坏。这与当地政府缺乏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意识或者是有效的宏观管理、引导,单纯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直接的联系。

5.缺乏专业规划团队

由乡镇的经济发展不比城市以及相对成熟的县级小城镇,导致乡镇街道环境空间的规划缺乏专业规划设计人才,没有高素质的规划建设团队。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

街道环境作为农村小城镇有机体,既要从小城镇集体中吸收养分,又要满足城镇发展的要求,维护小城镇集体的健康。

乡镇规划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区域乡镇发展的客观条件,结合地域性环境、历史文化、发展需求等,从长远考虑,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乡镇街道公共环境的规划、建设发展向着可持续方向发展:

1.制定乡镇街道环境整体规划的策略,解决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优化资源分配,体现其特色。

2.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依据规划的标准和方向,因地制宜的做好乡镇规划。从乡村聚落的整体构成特色出发,基于丰富乡镇居民的需求,合理统筹安排乡镇街道的功能格局,优化、丰富乡镇街道环境的功能空间。

3.科学系统合理的建设交通路网。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展趋势了建设合理的路网体系。

4.提高全民参与乡镇环境规划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的意识。利用网络、电视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

5.提高绿化率,合理布局绿地,美化空气。促进形成自然生态绿化系统,有利于废水废气的有效净化。

四、结语

目前,在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苏北众多的乡镇街道主要是在经济发展的需求带动下,呈无主流无意识形态的扩展,往往无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盲目的占用耕地等自然资源,缺乏长远的城镇街道环境空间系统建设意识,最终呈现的街道环境景观风格是往往是东抄西搬拼凑而成,这造成了苏北乡镇街道景观面貌“千镇一面”,因此改变这种现状,建设有特色的乡镇街道环境,是苏北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篇章。

(指导老师:李文娟)

参考文献:

[1]林力.小城镇街道环境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3.

[2]阳建强等.最佳人居小城镇空间发展与规划设计[J].城市规划,2000.

王建立/李甜甜/刘鑫,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学生;李文娟,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讲师。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规划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论盛京文化——从清前史规划讨论谈起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改进的和声搜索算法求解凸二次规划及线性规划
规划·样本
联合作战规划相关概念实践思考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因地制宜规划引领 疏堵结合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