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课堂遭遇尴尬

2015-03-02 18:51张品良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比作树根独立思考

张品良

我在课堂上经常这样鼓励学生: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有独立思考的习惯才会获得真知,即使说错了也没关系。由于有这样的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就不那么拘束了,有时还会冷不丁地提出一个问题,让我猝不及防,让我遭遇尴尬。但我喜欢这样的尴尬,因为在尴尬中我和学生都取得了进步。

这一天我们正在学习六年级苏教版下册望安的《校园交响诗》这首现代诗。这首诗通过比喻的手法把校园的五个场景:教室、课间的校园、学生给老师寄来的信件、老校工和老师分别比作了蜂巢、鸟岛、花瓣、喷泉和树根。这些场景学生再熟悉不过了,读着形象的比喻,同学们个个兴趣盎然。朗读后,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场景在旁边写出自己感兴趣的理由。

开始交流了,一位学生说:“我最喜欢的是树根这部分,因为树根的作用是吸收水分,它把吸收的水分输送给树叶,让树叶长得茂盛,而我们的老师也是把自己的知识默默地传授给我们,让我们茁壮成长。因此我最喜欢树根,它多像我们的老师。”接着还深情地朗读起来:

“我们是桃花梨花,多么美的比喻;我们会成为丰硕的果实多么好的未来。当繁花满枝,当硕果累累,我们谁也不会忘记哺育我们的树根,是它默默地汲取大地的营养传给我们。

啊!老师,您多么像树根。当我们用根来赞颂您时,您说:“落花会变成大地的营养,果核也会变成大树的根!

啊!让我们去做根的事业,长出亭亭华盖的大树。”

根据学生的交流,我随手把比喻的两种表达形式写在黑板上:“把xx比作xx”或者“用xx比喻xx”。然后让学生进行读写训练。这时,我发现一个学生的手总是举着没有放下的意思,便示意她站起来说话。她站了起来,看着我说:“老师,我认为您刚才讲的树根和老师之间的表达顺序颠倒了。”

“是吗?说说你的理由?”我微笑着鼓励道。

“我觉得应该把老师比作树根或者是用树根比喻老师,而您恰恰说反了”。此语一出,全班都静悄悄的,眼光都盯着我。讲错了?我一惊,急忙朝黑板上看去,果然由于我一时的粗心把“老师”和“树根”的位置写反了。我觉得很尴尬,怎么办?当着这么多学生的面承认自己的错误,那多没面子!但转念一想,我不是经常教育学生要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吗?要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吗?如果我回避这个问题,以后学生们会怎么看我?他们会相信我的话吗?我怎么能说一套做一套呢?于是我冷静下来,平静而真诚地说:“对不起,老师刚才真的是讲错了,这个同学提得非常对。首先老师要表扬这个同学的细心,发现了老师的错误,她不是盲目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学知识,我们应该向她学习。”说完我把刚才的错误在全班同学的见证下纠正了过来。

“谢谢这位同学的提醒,让老师的这个错误得以及时改正。我们不是在《一个这样的老师》中学过‘老师说的书本上说的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事实上没有一个人能做到一贯都是正确,我们应该用独立思考来接受知识,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这样一段话吗?”我坦诚地对同学们说道。同学们热烈地鼓起掌来,不知是为这位同学的大胆质疑鼓掌还是为我的诚恳鼓掌,反正我发现学生学得更认真了。

当课堂遭遇尴尬,我们应该想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会放下教师的架子,真诚地向学生承认自己的不足,别担心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形象,也许你的真诚会让学生更加喜欢你。这是一名教师应具备的胸襟,更是一名教师心中有学生的具体体现。

猜你喜欢
比作树根独立思考
月师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世界上最深的树根
比作诗
巧夺天工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树干和树根
谈独立思考
愿望巴士 10疯狂的树根
谈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