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朗铜矿采矿盈利模式分析

2015-03-03 13:35冯兴隆刘关锋刘华武赵冰峰李佳祥
中国矿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合同制外包铜矿

冯兴隆,刘关锋,刘华武,赵冰峰,李佳祥

(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云南 香格里拉674400)

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大部分矿山企业都是按照“大而全、小而全”的模式进行建设的,矿山企业独自承担投资-建设-经营等任务。[1]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多种成份所有制企业的组建和运作,大批工程承包施工单位进入矿山,从事矿山井巷工程、生产辅助附属工程等的承包活动,承担起矿山建设和生产中采矿、掘进、运输的重任[2-4]。

为了进一步降低普朗铜矿建投资及生产成本,寻求“多、快、好、省”建好普朗铜矿的新思维、新方法和新途径,将普朗铜矿建设成为“世界先进、国内一流、行业标杆、藏区旗帜”的特大型数字化生态旅游矿山,普朗铜矿提出了采用合同制代替自营方式进行矿山开采的观点,文章论证此观点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在经济上是否合理。

1 普朗铜矿简介

普朗铜矿是一座以铜为主,伴生钼、金、银等多种有用组分的超大型铜矿床,是国家47片整装勘查区之一,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铜资源开发的重点项目之一,云南省“三个一百”重点项目。普朗铜矿一期采选工程设计规模1250万t/a[5]。

1.1 采矿方法

根据普朗铜矿矿体赋存条件和普朗铜矿矿体可崩性和矿石块度预测研究报告结论[6],普朗铜矿矿岩可崩性可分为Ⅱ、Ⅲ、Ⅳ三种类型区域,其中Ⅲ类区域占98%以上,矿区总体可崩性较好,且矿体属于厚大矿体,连续性较好,可以形成连续的崩落,故采矿选用自然崩落法开采。

1.2 回采工艺及设备

根据矿体的倾角和厚度、矿体的产状、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普朗铜矿一期首采中段3720m以上矿体采用单中段回采连续崩落方案,矿体最大崩落高度为370m,平均崩落高度200m。

普朗铜矿首采中段设有4个主要水平,从下至上分别为3660m有轨运输水平、3700m回风水平、3720m出矿水平、3736m拉底水平,上下高差分别为30m、20m和16m。出矿水平和有轨运输水平之间高差为50m;拉底水平和出矿水平之间高差为16m。

1)出矿水平。出矿水平采用菱形方式推进。出矿穿脉垂直矿体走向布置,间距30m,出矿进路间距14m,出矿口采用分支鲱骨式布置。在矿体的上、下盘分别布置脉外沿走向的铲运机运输巷道。采场溜井布置在出矿穿脉内,根据采场宽度不同每条出矿穿脉中布置1~3条溜井。

2)拉底水平。拉底水平位于出矿水平之上16m,垂直矿体走向布置。拉底采用中深孔拉底方式,在两条出矿穿脉之间上方布置两条平行的拉底巷道,拉底高度为15m,拉底巷道垂直矿体走向布置,拉底巷道间距为13m、17m。拉底采用从矿体中间向上、下盘后退式拉底。

3)回风水平。3700m回风水平位于出矿水平以下20m。在矿体中沿走向布置主回风道,通过回风天井和每个出矿穿脉相连,并与总回风道相连。冲洗拉底水平和出矿水平工作面的污风经回风天井下到主回风水平,再经总回风道排出地表。

4)采矿设备。主要出矿设备选用载重14t铲运机18台,其中LH514E电动铲运机16台,LH514柴油铲运机2台。主要掘进工程采用Sandvik公司生产的DD311型或Atlas Copco公司生产的Boomer 281单臂电动液压凿岩台车凿岩,共选用3台。切割槽工程选用2台Sandvik公司生产的Cubex Aries型潜孔台车配带Roger V30钻头。设计矿山共配备采矿设备283台套,其中大部分设备为进口设备,采矿设备总价值26597万元。

1.3 开采年限及工作量

一期开采KT1矿体3720m以上采出矿量19994万t,采出矿石Cu平均品位0.445%,根据采矿进度计划的编制,从投产到3720m以上开采结束实际服务年限18a,稳定期13a。

在3720m以上出矿能力减小之前,开始进行3720m以下中段的开拓,准备生产降段工作,3720m以下矿体从第17年开始出矿,保证矿山生产能力的持续稳定发展。

矿山可服务25年,达产年限为20年。考虑到矿山的推断资源量10411万t,进一步勘探升级后,若按50%的推断利用系数,可相应延长矿山服务年限4.2年,合计矿山服务年限可达29年以上。

2 普朗铜矿合同制采矿范围及设备购置

2.1 合同制采矿范围分析

井下采矿工程外包的方式一般有3种[7]。

按作业类型分包。即采矿和掘进承包。优点是便于生产管理;缺点是存在相互影响,岩石混入管理难度增加,不利于降低损失率和贫化率。

按作业区域分包。即按不同中段进行分包。优点是可以根据实际采掘情况进行调整。缺点是不能实现专业化,每个中段各自为一个生产系统,不利于统一管理。

按工序分包。即按打眼、爆破、装车运输等分包。优点是可以实现专业化作业。缺点是成本较高,不利于生产管理。

2.2 普朗铜矿合同制采矿范围确定

普朗铜矿如采用合同制采矿,考虑到自然崩落法的生产工艺,拉底层和出矿层相互关联,应按照作业区域进行外包。外包范围为3720水平、3736水平,主要工作为3720水平和3736水平掘进、拉底、供矿(到3720采场溜井)及巷道维护。

外包时间为18年,产量为1250万t/a,签订合同后每3年对合同重新商谈一次,对价格等进行调整。外包时风、水、电由业主统一供应,承包方负责使用及日常维护,发包方制定具体的措施进行日常监督。采矿、地质技术人员由业主配置,承包方配备施工及测量技术人员;严格按业主要求进行采矿和出矿。

2.3 设备购置及管理模式

合同制采矿模式下,参考类似矿山的运作模式及结合实际,设备的购置及管理模式如下所示。

2.3.1 固定设备

普朗铜矿固定设备主要为通风设备、压气设备、采区变电站设备、牵引变电所设备、振动放矿机、坑内破碎设备等,部分设备(如坑内破碎设备)已采购。上述设备对安全及生产影响大,从长久考虑出发,由业主购置,同时负责日常的维护保养。

2.3.2 移动设备

1)中小型移动设备。中小型移动设备价值低,易损件消耗大,由承包商自行配置,同时负责设备的使用、日常维护保养等。

2)大型无轨设备。大型无轨设备主要为14t的电动铲运机、Simba 1254型中深孔凿岩台车等,设备价值高。

如承包商采购则有如下优缺点。优点为:可减少基建投资(25690+6422(间接投资)=32112万元);责任主体明确,有利于设备的维护保养。缺点为:承包商为快速收回设备投资,可能会缩短设备折旧年限,从而增加采矿承包价格;在承包商报价时会考虑设备采购的财务费用,增加采矿承包价格;由于承包商一次性投入过大,在签订承包合同时,必然会签订长期合同,一旦过程中出现问题,很难更换承包商;不能保证承包商按照初设的要求进行配置设备,造成矿山生产的保证能力不能达到设计要求;要求承包方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可选范围小,不利于控制外包价格。

业主采购则有如下优缺点。优点为:在选择承包商时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当双方合作出现问题时可以更换承包商,而且不会带来大的损失;可以严格按集团规定的10年来计提设备折旧,控制采矿成本;能保证按照初设的要求进行配置设备,保证矿山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要求;缺点为:增加基建投资32112万元;责任主体不明确,不利于设备的维护保养。

从以后的主动权、选择承包商时的选择余地考虑,同时为避免当双方合作出现问题时可以过渡更换承包商,不至于造成大的损失方面考虑,大型无轨设备由普朗铜矿采购,无轨设备的日常使用由承包方采取租赁的方式进行,其日常维护、修理均由承包方负责。

3 合同采矿模式下的管理方式

技术管理主要有普朗铜矿负责,承包方作为矿山的一个工区服从矿山的管理。在合同采矿质量管理中,普朗铜矿和承包方都必须严格把关,按照采矿合同中罗列的相关要求和标准,针对不同的生产工序,控制好矿石回釆率、贫化率、矿石块度、井巷施工质量、出矿品位、矿山下降速度等具体指标,使双方利益最大化。

计划管理方面,普朗铜矿每年年底前根据企业发展规划,经协商后下达下一年度采掘生产作业计划,并确定每季度、每月的作业计划交付和审批时间,承包方按发包人下达的年生产作业计划组织均衡生产,保证发包人制定的年度计划和审批的季度、月度生产作业计划的全面完成,并确保实现其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

4 采矿价格分析

4.1 自营模式下的采矿价格分析

按回采、掘进、运输、通风及坑内破碎等工序计算的自营模式下工序作业成本见表1。

表1 采矿车间制造成本及各工序作业成本

4.2 合同制采矿范围模式下的价格分析

4.2.1 合同制采矿范围模式下的价格分析

根据外包范围的界定,将采矿车间运输、坑内破碎、通风等工序作业成本扣除后,加上外包增加的人工费用后,即为外包范围内的作业成本。外包范围内的工序作业成本见表2。

4.2.2 外包范围内的制造成本

除工序作业成本外的制造费用按照以下方法估算。

1)折旧。折旧范围仅限于采矿车间涉及的设备,未含外包范围内的井巷工程、外包范围内的业主购置的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费用,设备费用为26053万元。

折旧年限为10年,残值5%,则年折旧率为9.5%。

根据初设中资金使用及筹措计划,建设期利息要占到建设投资的8.9%。外包范围内,采矿车间需购置设备的直接投资26053万元,间接投资26053×0.25=6513万元,共需投资为32566,考虑利息后所需投资为32566万元×(1+8.9%)=35464万元。由此计算的外包范围内外包单位购置的设备的年折旧额为3369万元,折合单位矿石为2.70元/t。

2)设备维修及井巷工程维护。外包范围内,购置设备的投资为35464万元。大修费率、大修次数及经修系数(K值)参照有色机械台班定额规定执行,大修费率为40%(进口设备大修费率在国外一般为70%~80%)、大修次数为2次(进口设备大修在国外一般为2~3年安排一次大修),经修系数为2,残值率为5%,计算的结果如表3所示。

表2 外包范围内的工序作业成本

表3 设备维修费用计算表

根据概算总估算书,外包范围内的井巷工程投资(3720出矿水平、3735拉底水平及3850进风平硐等)为20372万元,该部分井巷工程维护费用,按照井巷工程投资的3%计,由此计算的外包范围内井巷工程维护费用为611万元,折合单位矿石为0.49元/t。

外包范围内设备维修及井巷工程维护费用折合单位矿石为5.49元/t。

3)其他制造费用。其他制造费用以初设估算的采矿车间制造费用的其它费用为基数,按照外包范围内劳动定员占采矿车间劳动定员的比例进行估算,估算的其它费用为1232万元,折合单位矿石为0.99元/t。

按照上述成本估算说明,计算的外包范围内的制造成本为24.76元/t,参考外包企业报价和类似项目资料,外包部分的管理费率按17%计(项目管理费率12%,公司管理费5%),外包利润率按8%计,由此计算的外包单价(不含税)31.29元/t。

4.3 自营和合同制采矿模式下项目效益比较分析

自营模式下采矿车间的制造费用为33.28元/t,如采用外包模式,采矿车间的制造费用为:31.29元/t+8.52元/t=39.81元/t,则采矿车间制造费用增加6.53元/t。

在相同测算条件下的,在设备有发包方提供的情况下,根据初设的数据及上述测算的数据,对自营与外包效益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

经分析后发现,在外包模式下由于人员减少了480人,每年工资总额每年可以减少5760万元,虽然外包模式下采矿成本增加,但是经营成本每年只增加260万元,利润总额每年减少257万元,净利润每年减少219万元。两种经营模式下内部收益率相同,外包的投资回收期多0.05年,财务净现值(i=8.0%)自营比外包多6956万元。

综上所述,自营和外包模式下两者财务数据基本相同。

4.4 采矿外包成本调查

为了充分了解市场,对多家拟承包单位进行了采矿外包价格调查,各家承包单位的报价如表4所示。

从表4可见,采矿外包市场价格有高有低,如外包市场价格按照26元/t计,在主要设备有发包方提供的情况下,根据初设的数据及上述测算的数据(自营时采矿车间制造价格33.28元/t,外包时采矿车间制造价格26+8.52=34.52元/t),对自营与外包效益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

经分析后发现,在外包模式下经营成本每年减少6353万元,利润总额每年增加6355万元,净利润每年增加5402万元。外包模式下内部收益率增加1%,外包的投资回收期少0.21年,财务净现值(i=8.0%)外包比自营多42,182万元。

表4 采矿外包制造成本调查比较表

综上所述,如采矿外包市场价格26元/t,外包比自营有明显的优势。

5 结 论

1)矿山企业外包运营管理模式日益成为矿山经营模式的主流,经盈利模式分析后采矿采用合同制模式比自营模式更适合普朗铜矿。

2)考虑到自然崩落法的生产工艺,拉底层和出矿层相互关联,按照作业区域进行外包。外包范围为3720水平、3736水平,主要工作为3720水平和3736水平掘进、拉底、供矿(到3720采场溜井)及巷道维护。

3)合同制采矿模式下,固定设备由普朗铜矿负责购置、安装和维护;中小型移动设备由承包商自行配置、使用和维护;大型无轨设备由普朗铜矿采购,无轨设备的日常使用由承包方采取租赁的方式进行,其日常维护、修理均由承包方负责。

[1] 陈庆刚.合同采矿理论与技术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2] 孙宗颀.推行采矿工程外包,提高矿山企业效益[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0,20(1):1-4.

[3] 李雪明.大红山铁矿采矿新模式管理初析[J].采矿技术,2008,8(4):146-147.

[4] 黄成林.蒙库铁矿采矿外包及管理的实践[C].第八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

[5]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普朗铜矿一期采选工程初步设计书[R].香格里拉: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2014.

[6] 冯兴隆.自然崩落法矿岩工程质量数字化评价及模拟技术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7] 林俊,周新浩.银山矿业公司井下采矿工程外包后情况分析[J].金属矿山,2009(zk):76-79.

猜你喜欢
合同制外包铜矿
柴北缘联合沟铜矿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前景
全球十大铜矿公司
西部矿业迈向国内铜矿“新巨头”
特大型井下铜矿山采选工程管理与实践
我做临时工的时间能与招为合同制工人的时间计算为连续工龄吗
企业竞争中供应链管理的作用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包风险及应对措施分析
发挥工会维权职能,维护合同制职工权益
发挥工会维权职能,维护合同制职工权益
中国外包市场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