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生育保险存在问题

2015-03-07 08:20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2期
关键词:医疗费保险制度津贴

杨 辉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人事劳资处保险管理科,辽宁 葫芦岛 125001)

1 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小

目前,我国的生育保险制度实行两种制度并存,一是建国初期延续下来的传统生育保险制度,其依据是1988年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另一种是生育保险社会统筹制度,其法律依据是《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无论哪一种都是针对有单位缴费的“职工”,对于经济效益较差的企业、非正规就职、自由职业者、个体经营等就业模式及农村劳动者都被生育保险制度排除在外。正是由于生育保险制度覆盖范围过窄,成为制约女性劳动者自由、合理流动的“瓶颈”,导致部分女职工的生育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2 生育保险受益面小

以2011年为例,全国1.389 2亿人参加生育保险,而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仅265万元,受益率仅为1.9%。此外,生育保险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筹集资金,由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按一定比例缴纳保险费,职工个人不需缴费。既然是按工资总额缴费,其中包括男职工,而男职工在生育保险方面却没有享受到什么待遇:首先,男职工只有在办理了独生子女手续后才享有护理假津贴,如果想要二胎或再婚生育都没有休假和津贴;另外,男职工未就业配偶按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待遇,女方在必须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而且不在等待期内的条件下可报销规定限额的医疗费。2014年,我市未就业配偶生育享受医疗费最高2 000元,而在职职工最高可达4 500元,一样的企业缴费,一样的生育,却享受不一样的待遇。这对有单位的男职工来说是权利和义务上的不对等,也是基金的“宽收窄用”。

3 相关立法滞后

我国的生育保险从五十年代开始逐步走向完善,但还有些不尽人意之处。比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是1994年原劳动部颁布的,历经20年的时代变迁,诸多条款已不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急需新的法律规范去适应。有些法规的规定相互矛盾,如《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规定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参加孕情和宫内节育器检查、放置和取出宫内节育器;施行输卵管结扎、输精管结扎、皮下埋植避孕剂和人工流产术、中期妊娠引产术、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诊治”等项目的服务。所需经费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中支付;没有参加生育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列入财政预算。在实际执行中由于受各种障碍的影响,职工根本没有享受到免费服务。再有,国家大法颁布后,地方细则迟迟不能下达,造成有法不依的现象,也使一部分能享受利益的人受损。

4 支付方式不科学

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和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大多数省市都实行定额支付,这样的好处是控制了医疗机构在利益的驱使下超标收费和搭便车的现象,坏处就是由于每个生、节育的人员实际面临的情况不完全一样,尤其是对急难险重的特殊情况,定额支付难以实现对保险职工的生育保障,违背了生育保险的目的。生育医疗费实现院端结算较原来的先个人自付,事后再到医疗保险机构结算是一个进步,但前提是,需个人先到定点医院的医疗保险部门备案,由于现有医院条件各不相同,大多数人都选择医院等级较高的医院就医,由于就医人数多,职工的时间有限,造成许多职工为了尽快结束就医而不得不放弃备案,费用自己负担。其次,参保职工或企业在领取生育津贴时,由于生育保险部门要收各种材料,使个人常常往返于企业和医疗机构之间,会加重企业的事务性负担。另外,生育津贴由企业统一到当地生育保险部门结算,这就存在企业是否会全额将津贴发放到职工手上的问题。此外,生育津贴的结算都在休假结束后才结算,使得生育者无法及时享受待遇。

5 一些生育保险项目流于形式

根据生育保险政策的规定,保险项目主要有生育津贴、检查费用、手术费、住院费用、医药费用等。据调查显示,某些地区只将生产时的顺产或者是难产作为其标准,也就是说生育津贴需要由企业来承担。由此看来,有些生育保险项目是空的。再加上,有些医院为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存在严重的“大处方”现象,这样一来,便进一步加重了生育者的负担,与此同时,给生育保险制度的运行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6 生育保险社会化管理程度还比较低

社会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以人为本、以服务为目标的管理模式。在生育保险的改革中,应充分考虑公众对生育保险的实际需要,用比较经济和有效的方式向参保职工提供高质量和便利的服务。目前,我国已在养老、医疗保险多年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政府应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为参保职工提供快捷、便利、优质的服务,以便加大生育保险的社会化管理程度。

[1]刘咏芳.生育保险制度构建理念之基本取向探索[J].东岳论丛,2012(3).

[2]覃成菊,张一名.我国生育保险制度的演变与政府责任[J].中国软科学,2011(8).

[3]林绿梅.简论我国生育保险的历史沿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0(19).

猜你喜欢
医疗费保险制度津贴
公示制度让村干部津贴更“明亮”
图表
判断
社会保障基金发放情况
给父母看病成韩国中年人重负
探索建立中国式长期照护保险制度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要尽快建立
如何推动巨灾保险制度建设
关于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的研究
放开价格不会造成医疗费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