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视角下陕西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

2015-03-07 08:20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2期
关键词:职业资格陕西省陕西

刘 轶

(陕西省行政学院,西安 710068)

区域经济视角下陕西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

刘 轶

(陕西省行政学院,西安 710068)

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专业设置、教学质量等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数量、结构和质量水平。近年来,陕西省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良好,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人才资源,提供了巨大智力支持,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下面从区域经济的视角出发,对陕西省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探讨。

区域经济;陕西职业教育;产业结构;职业认证

1 陕西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1.1陕西职业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规模成正比

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规模相适应,如果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就不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必备的技能型人才,地方企业就会出现技工荒的现象,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会受到影响,技术研发滞后、企业规模缩减,产品滞销,企业利润下滑,会影响到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居民人均收入就会下降。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减少,学生上学也会出现经济困难,职业教育入学率降低,导致职业教育规模缩减,形成恶性循环。目前,陕西省共有高职和中职院校500多所,职业院校在校生人数接近80万人,已经占据了普通高等院校数量的半壁江山。近年来,陕西省国民生产总值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增速居于全国第一方阵,2013年,陕西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 045.21亿,城乡居民收入连年增加。从二者之间关系看,陕西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规模呈现长期稳定的动态关系,陕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规模是相协调发展的。

1.2陕西职业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结构不协调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产业布局和资源优势,产业发展上各有侧重点,对劳动力的能力和专业需求也各不相同。而且随着国家政策和经济形势的变化,不同的时期,区域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在动态的变化着,当前的一些热门专业,可能过几年就会成为夕阳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将大大缩减。同样,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将十分迫切,这就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提出了挑战。目前,陕西省职业院校开设有300多个专业,但专业设置同质化问题严重,各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大同小异,缺乏特色专业,例如大部分职业院校都设有市场营销、计算机、会计等专业,人才供给大于社会需求,毕业生就业困难。近年来,陕西省实施了工业强省战略,依托传统的能源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同时,改造有色、纺织、建筑、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而职业院校在相关的专业设置上缺位,不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资源。

2 陕西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2.1扩大职业教育规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目前,陕西职业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规模相适应。随着陕西省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陕西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更为迫切,今后要不断扩大职业教育规模,为区域经济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首先,加强舆论宣传。长期以来,社会上普遍存在对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认为只有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才会进入职业院校,对职业院校入学率带来不好的影响。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介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帮助他们摒弃传统的文凭主义,鼓励企业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多提供就业岗位,提高职业院校的入学率。其次,做好“三校生”和高职院校生源的衔接。目前,高职院校主要从普高生源中进行招生,从“三校生”中升入高职院校的学生较少。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陕西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从初级技工向高层次技能人才转变,高职毕业生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人才资源,而“三校生”经过几年的初级职业教育,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能够更好的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放宽对“三校生”的招生条件,鼓励他们进入高职院校进一步深造。同时,企业中一些在职员工或者下岗职工,如果对技能提升有一定的需要,高职院校可以按照“宽进严出”“技能标准”“学分制”等运行机制,给他们创造一个自我提升的平台和机会。

2.2增加经费投入,加快职业教育软硬件设施建设

近年来,随着政府财政支持力度的加大,陕西职业院校的软硬件设施得到了发展。但相比东部发达地区的职业院校,陕西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还远远不足,在财政能力制约的情形下,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筹资资金。一是加强校企合作。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来看,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陕西职业教育应该借鉴这种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鼓励学生以半工半读的方式完成学业,学校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对学生而言,可以接触到真实的工作情境,得到技能的培养和锻炼,还可以赚取一定的工资,缓解学费和生活费的压力;对于学校而言,通过给予企业少量的资助,就可以解决软硬件设施不足的难题;对于企业而言,可以培养出更加企业需要的技能人才,减少对新员工的培训成本。其次,进行社会捐赠。职业院校要加大宣传力度,鼓励一些社会团体和知名校友为学校发展进行捐助,对于捐赠一定数额的个人或团体,学校可以以其名字来命名教学大楼或者实训基地。国家也要对捐赠的企业或个人进行一定的税收减免,对捐赠人给予一种资金上的回馈。同时,可以鼓励一些热爱教育的企业家办学,缓解职业教育资金不足的难题。

2.3以质量为核心,加强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培养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向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职业教育的质量关乎到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陕西省诸多企业对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主要表现在思想素质过硬、职业素养高、劳动纪律好、吃苦耐劳等。但也有为数不少的企业对职业学校毕业生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评价不高。随着科技工艺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企业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毕业生在企业中会有多种竞争上岗和轮岗的形式,只有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才能适应激烈竞争的需要,在企业中获得良好的晋升渠道,部分综合素质差的毕业生在实习期间就会被淘汰。而且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往往具有多元性,例如陕西省不仅有高科技术园区,也有农业科技产业,需要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为了满足这种经济变化的多端性,陕西职业教育要把握人才需求的方向,以市场为导向,紧跟市场的需求变化,分析不同的行业人才层次要求,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为重点,除了专业知识的培养之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仅能够适应本专业岗位的需求,还可以胜任跨专业的岗位需求。

2.4推行职业资格认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水平

为了对陕西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能力进行客观的评价,可以引入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这样企业需求和学校培养要求就有一个标准和方向。首先,进行职业资格认证外包。职业教育本身有自己的特点,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实用性,可以通过社会力量对学生进行技能操作培训,以外包的形式,引入社会力量对学生进行职业资格认证。在引入社会职业资格认证的同时,实行规范化,通过国家权威部门批准的专业技能培训鉴定机构。通过这样方式,减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提升竞争能力。其次,将职业资格认证引入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应该积极主动推行职业资格认证,在国家的规定和要求下,培养学生多层次的专业技能,建立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机构。职业院校对学生的职业资格考核考试对象主要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对毕业进行集中培训,这样可以起到一个高效率的培训作用,学生前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相结合,两者都得到了充实和补充,对毕业生即将进入的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3 结 语

总之,职业教育应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只有服务当地,才有很强的生命力,为区域发展提供各种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陕西省要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特点,使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协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黄耀五,谭绍华.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2]马应虎,高广胜,丁建平.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3]吕光军,陈玉华.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4]吕合.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J].职业教育研究,2007 (2) .

[5]周鸣阳.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J].中国国情国力,2010 (8) .

10.3969/j.issn.1673-0194.2015.02.165

G710

A

1673-0194(2015)02-0230-02

2014-12-26

猜你喜欢
职业资格陕西省陕西
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解读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职业资格制度的执行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