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

2015-03-07 05:52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镇总校066500
学周刊 2015年27期
关键词:春雨事物小学生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镇总校066500)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

李志海(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镇总校06650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是:学生难写,要么泛泛而谈,东拼西凑,要么选材陈旧,单调乏味,甚至总觉得无话可写,或干脆不写;教师难指导,作文教学常常耗在时间加汗水的拼搏中,收效甚微,可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那么,怎样才能突破这一难关呢?

一、走出作文“难”的误区

提起作文,不但小学生为难,有的教师也皱起眉头。要搞好作文教学,首先,教师要走出作文“难”的误区,不要避而不谈或择路而逃,要正确面对它。其次,教师要弄清小学生害怕作文的原因,“无话可说”是因为没有材料可写,“言之无物”;“形容不出来”是因为“有物不会言”。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情感入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二是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学会积累素材。

二、触发情感,激发兴趣,有话可说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需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观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做到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学生有了写作的积极性,搞好作文教学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一)以生活为源泉,借助真情实感,引发学生倾吐欲望,激发写作兴趣

对一项新事物进行观察,学生往往会瞪大一双好奇的眼睛,效果容易事半功倍。记得有一年冬天,夜间突然下了一场大雪。第二天我走进教室,看到一张张冻得通红的小脸和一双双渴望的眼神,心里闪过一个念头:不如趁这次机会指导一次写作。我问学生:“大家想不想出去观察观察,把这美丽的雪景欣赏个够?”“想!”教室里一片欢腾。“但是——,老师有个任务要交给你们,别的班的同学都不能出来观察,你们观察完以后,要把它变成优美的文字,介绍给其他班的同学,好不好?”“好——。”这时,学生有秩序地奔向了校园,校园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他们快乐的身影。第一节课,我引导学生进行第一步——说。学生畅所欲言,热情高涨。第二步——写。教室内安静极了,学生都在低头奋笔疾书,下课了,居然没有一个到操场上玩。作文交上来了,非常成功,有的学生写道:“雪娃娃调皮地落到我的脸上,吻着我,怪痒的……”有的写道:“瞧,小雪人在向我们笑呢!她是在感谢我们给了她生命吧!太阳出来了,小雪人流泪了,它仿佛在说‘我们就要分别了,来年再见吧!”,“啊,好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雪神仙子啊,你施了什么魔法,使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纯洁?”……精彩的片段真让我爱不释手。这种观察不仅不是负担,还给了学生乐趣,因为有了乐趣,所以才会有收获。

(二)让学生切身体会,唤起真情实感和无限遐想,激发写作兴趣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共性,所以,我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让他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唤起心底的情感。春天第一场春雨降临了,学生欣赏着雨景,盼望着到雨中去舒展一下筋骨,享受一下这如丝般略带凉意的春雨。“去享受春雨吧!”一声令下,学生好似一群得到自由的笼中鸟,冲出牢笼,好不欢快,个个在雨中尽情地欢笑、奔跑、追逐、嬉戏,任凭雨水打在脸上、身上,任凭雨水溅在腿上、脚上。“春雨如何?”“贵如油”“清爽”“舒服”……此起彼伏。一个学生感慨道:“沐浴在春雨中,好惬意呀!”多真实的感受,多优美的词句,还有什么比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更真实的呢?

三、体验生活,积累素材,有物可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是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小学生作文就是引导学生写热悉的人、事、景、物,做到实话实说,不说假话、空话。既然学生“言之无物”。那么,我们就在生活中去发现素材,让作文有物可言、有事可写。

(一)悉心体验生活,细微之中有发现

其实,生活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很好的作文写作素材。如果小学生对作文写作感兴趣了,那么他们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也将有感而言,不吐不快。因此,我们在指导小学生进行作文写作时,要引导他们去热爱生活,尽量从自己的生活实际中去寻找作文的写作素材。要从生活实际中去寻找作文的写作素材,就必须多注意留心观察发生在身边的一切事物,对此,我要求我的学生坚持写日记。起初,我不限制日记字数,多的可以展开成文,少的可以一句两句。只要学生肯写,不以此为负担就好。学生的每一篇日记,我都逐一进行指点。这样一来,学生慢慢地便发现日记里记录了好多“宝贝”,成了他们写作的材料库。

(二)加大阅读量,扩充素材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书读多了,积累了足够的素材,写起文章才会文思如泉涌。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可以扩大知识面,丰富语言积累,充实写作材料。书是前人的经验,智慧的结晶。在不同的作者笔下,同一事物千差万别,绚丽多彩。每个作者都有自己观察世界的方法,自己的风格和语言,那些动人的画面,精彩的描绘,形象的比喻等优美词句、语段、表达方法都要取之精华。我们要引导学生将外物转化为内物,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会使文章增色生辉。“书山”“学海”写作素材,学之以恒,取之不竭。

三、勤动笔,使素材积累得以运用

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就要引导学生用好素材,从而提高写作水平。比如,经常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一方面可以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坚持写日记又是有效提高作文能力的捷径,还可以开设让学生发表文章的园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勤写多练,在练中用好素材,同时也会促进学生不断积累素材。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反复练习,反复思索、创新,才能使作文水平不断提高。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不光要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培养其写作兴趣,更要让他们学会积累素材,汲取文学营养,笔耕不辍,挥笔自如。使学生在多彩的作文世界中,写出一篇篇洋溢着对生活真切感受的精彩力作。

[1]冯淑贞.写作,应从兴趣抓起[J].新课程:教研,2010(6).

[2]覃智锋.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11).

[3]贾广丽.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思维的技巧[J].学苑教育,2011(10).

[4]高秀琴.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几条途径[J].文学教育:下,2009(6).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春雨事物小学生
奇妙事物用心看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