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2015-03-07 05:52河北省任县永福庄中心学校055150
学周刊 2015年27期
关键词:美的物理学科

(河北省任县永福庄中心学校055150)

浅谈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孙玉泼(河北省任县永福庄中心学校055150)

教学是有艺术性的。成功的教学,无疑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教师掌握了教学的艺术,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充满魅力,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物理知识本身就很抽象,如果物理教师能够钻研并讲究物理教学的艺术,就会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本文结合物理实际教学,对物理课堂教学艺术做出了探讨。

教学艺术兴趣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效地处理好知识的传授和学生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做好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的艺术,下面我结合物理实际教学,谈一下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一、从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欲望

所谓教学艺术,就是教育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地、认真地学习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技能。基于物理学科特点,要想有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艺术,就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特点和学生接受事物的能力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根据学情设计教学程序,讲究教学方法,以达到真正启迪学生心灵,激发学生思维和学习兴趣的目的,让学生真正喜欢物理,热爱物理。

(一)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际教学中,常常会听到学生抱怨物理难学,不容易懂。的确,物理知识抽象,不是很容易理解,但如果就此产生畏惧心理,就得不偿失了。针对这种现象,我在上物理第一节课的时候,并没有让学生翻开书本,直接切入主题。而是为学生列举了生活中涉及到物理知识的种种现象,例如放煤的墙角为什么是黑色的?夏天晒衣服为什么比冬天干得快?为什么在冬季,戴眼镜的人走进室内,就会看不见东西?为什么一根笔直的筷子插入水中,水中的筷子就变得弯曲了?为什么瘪了的乒乓球放进开水里,又会重新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学生随着我的一系列问题,都陷入了沉思。我列举的例子,都来自生活,大部分学生也都亲眼见过这样的现象,但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根据又是什么呢?见时机成熟了,我就向学生卖了一个关子:“这些都能在我们物理课本里找到答案。不仅如此,好多奇妙的物理现象,都等待同学们去揭开谜底呢!”这样的开场白,这些熟悉的物理现象,很快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物理的热情,也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欲望。

(二)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学习物理的乐趣

物理学科主要特点就是以实验为基础,通过物理实验,让学生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获得生动表象的同时,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提高其认识能力和运用能力。

物理课堂教学艺术之一,就是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摸准学生的“心理倾向”,使教学的信息和学生的喜好相吻合,这样就会使学生通过物理实验顺其自然地接受物理知识了。

例如,通过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学生们知道了道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什么情况成缩小的像,什么情况下能用光屏收到像,什么情况下在光屏上不成像,什么条件下像与物在凸透镜两侧,什么条件下在同侧?也懂得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都是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像的。

实际上,物理实验就是知识的一个“再发现”的过程,实验可以深化学生物理学习兴趣,避免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得多,学生学得死的现象,使学生在自己亲手实验中,理解物理知识,体验实验的乐趣和真谛。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学生在实验前、中、后,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有效启迪学生思维。

例如,让学生养成实验前,自己整理实验器材、确定实验方案的好习惯;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手、眼结合,细致观察,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写好实验报告;实验后要让学生认真做好实验理论探究,做好讨论,以巩固实验结果的掌握,加深学生对该实验的印象。这样学生才会觉得自己很伟大,才会体验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二、借助物理学科的科学美,激发学生兴趣

物理学科和生活息息相关,好多生活现象都需要物理知识来诠释。如果教师能够向学生展示物理学科科学美的话,同样也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物理知识貌似枯燥,实则闪烁着其本身的科学魅力。关键就在于我们教师能否去挖掘,能否积极地去展示,能否有意识地去为学生创设其科学美的意境,让学生在科学的氛围中,受到美的熏陶,受到美的感染。

(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生的各种能力,包括审美能力,都要依靠教师有意识地去培养,这样教师的教学艺术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因此,物理教师在教学时,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为物理学科科学美的体验和领悟不是单单依靠学生的感官,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心理领悟。这就需要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物质之间的关系和自然界的奥秘,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产生美的感受,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培养并提高其审美能力。

(二)展示物理学科的本质美

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包罗万象,例如,分子的运动、机械运动、光线传播等等,这些现象都存在一定的规律且在生活中被人们所熟悉。例如,光线的传播和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以致在下雨天我们常常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由于参照物的缘故,才有了汽车在公路上的匀速运动和静止;由于摩擦的作用,才会出现有效刹车、停车……这些现象都体现了物理学科的本质美,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的存在及构成原理。由此可以看出,只要我们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善于发掘,仔细观察生活,就能很好地领悟到物理学科的本质美,从而能很好地学习知识、探究物理奥秘。

总之,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教学模式固定化、单一化。久而久之,学生只倾向于成绩的提高,其思维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孰不知,这对学生学习来说,由于学生对学科没有兴趣或兴趣不够浓厚,对知识的掌握是机械的,根本就谈不上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可见,有效的教学要讲究教学艺术,教师应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借助实验让学生发现、感觉、领悟到物理学科的魅力,这样,学生才会喜欢学习物理,乐于钻研、探讨物理知识,也才会达到和谐完美的物理教学效果。

[1]樊秀峰,简文彬,吴振祥.课堂教学艺术的新境界[J].中国地质教育,2010(1).

[2]任中伟,陈娟.初中物理教学艺术漫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8).

(责编 金东)

猜你喜欢
美的物理学科
只因是物理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好美的雾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