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科学奥秘成就有效课堂

2015-03-07 05:52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海北路小学066000
学周刊 2015年27期
关键词:奥秘科学课磁铁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海北路小学066000)

探究科学奥秘成就有效课堂

张秀兰(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海北路小学066000)

科学课作为小学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重要的育人功能。本文着重从“情境产生兴趣”“兴趣激发探究”“探究创造思维”“合作成就有效”四个方面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阐述具体教学策略,从而达到完成有效课堂的教学目的。

兴趣探究奥秘有效课堂科学

《科学》作为小学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更全面、更科学、更形象地引导学生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科学真谛能力的一门学科。探究自然科学奥秘,是小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最佳有效途径。童年是人生中好奇心最强烈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激发学生自主探索自然、发现奥秘对于树立正确的科学思维和创造能力是有重要意义的。那么,如何在科学课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然奥秘,带领他们通过合作一起领略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呢?根据小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我认为有效开展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应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一、情境产生兴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玩昆虫、玩磁铁、玩风车、玩沙、玩水,拆卸玩具等事情屡见不鲜,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也初见端倪。一堂成功的科学课,首先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通过设置特定的自然情境,设立悬念,抓住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有了这种欲望就可以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积极地思考科学问题,让学生的发展性思维得到锻炼和提高。如在教学《地震》一课,我为了激发学生对地震知识的探究欲望,首先播放了《唐山大地震》的片段,片段中飞沙走石、天翻地覆的画面,撕心裂肺的哭喊加上母亲对孩子的呼唤,一下就将人性激发到了极致。学生们被地震时的一个个恐惧的场景震撼了,他们迫切地想探究出地震是怎么回事?对地震是怎么样发生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的导入,为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搭建了一个平台。

二、兴趣激发探究

探究是满足学生求知欲望的重要手段,因此学生对事物产生兴趣后就会迫不及待的动手操作研究。人们常说“孩子们的手尖上跳跃着智慧,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代替孩子的操作。”因此,课堂上我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怀揣着对事物的好奇心去自主参加科学教学实验活动,使他们亲身经历并深入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学生的思维是在活动中自然生成的,并会随着自主探究活动的深入而发展。如:我在《玩磁铁》这节课中,学生对磁铁的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磁铁可以吸引铁质材料的物品,但对于磁铁可以辨别方向这一定论没有太多的认识,当我提出磁铁也可以辨别方向时,学生的眼睛里写满了不可思议,他们都迫不及待想要动手试一试。学生自主地拿起条形磁铁做起了实验,当旋转的小磁铁停止时,磁铁的N极指向的就是北方。有的学生把自己的小磁铁换个角度再次旋转做这个实验,最终得出了相同的结论。看着学生满脸的惊喜和探究问题时专注的眼神,让我深深认识到,只有孩子们亲自参加实验操作活动,通过不断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才是科学课上赋予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最重要途径。

三、探究创造思维

孟子云:“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由此可见,思维在人学习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人的思维活动中,创造性思维又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科学课上做实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进行思考,从而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如在上《怎样让小球动起来》这一课时,学生自己动手想方设法让小球动起来。有的学生用嘴吹,有的学生用手推小球,有的学生把球上栓一根线左右摆动,还有的学生用扇子扇风让小球动起来......当学生们骄傲地向同学汇报他们使用的方法时,一个小男生着急地站起来说:“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给小球一个力就行了。”其他同学都认为他说的有道理。我紧跟着提问:“让我们赶快找找哪些力能使小球动起来?”开动脑筋,有的说浮力、有的说推力、有的说引力、有的学生甚至还说出了只要施加外力就可以让静止的小球动起来。当学生在动手操作时,由动手到动脑,是信息完成双向传输的途径,学生手脑同时得到锻炼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让学生运用实验材料完成操作探究是形成思维的基础,思维促进操作探究能力的深入发展,而操作探究又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在感知的基础上总结抽象概括。学生在这节课中求异思维和抽象概括思维都得到训练,同时也加强了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四、合作成就“有效”

“寻找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使教师可以教得更少,学生学得更多。”一直是我多年教学所追求目标。随着新课程改革,有效教学作为一种鲜明的教学理念,实践在我们的课堂上。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盐到哪里去了》课中,当盐在水中溶解后,我提出如何让盐还原的问题,小组设计的方案有:1.把这些混合物放到太阳底下晒干或风干;2.用布过滤;3.加热把水蒸干……学生的想法都需要通过与组内成员合作才可以完成。学生在操作中体会到小组合作带给他们的快乐与成就。这些方法也实践了我“教的更少,学生学的更多”的教育理念。在我的课堂上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和小组合作探究解决了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科学课堂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它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我和学生能在美妙的实验中探索科学的奥秘无疑是一种精神享受。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自己就是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真正成为了科学探究的主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就有效的课堂。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

[2]蔡祖泉.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最主要的学习方式.

[3]徐启全著.情境教学法.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奥秘科学课磁铁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划拳获胜的奥秘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科学课教学反思
科学课不利因素的实验改进
零成交背后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