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培训方法对住院医师合理规范用药的效果评价

2015-03-08 12:12张玲玲吕月卿苏满坚李文秀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9期
关键词:病原学住院医师抗菌

张玲玲 吕月卿 苏满坚 李文秀

参与式培训方法对住院医师合理规范用药的效果评价

张玲玲 吕月卿 苏满坚 李文秀

目的探索住院医师合理用药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将本院2008~2013届临床专业的住院医师28人作为干预对象, 随机分为直接参与组和传统授课组, 各14人。直接参与组采用参与式培训的方法, 传统授课组采用传统面授培训的方法, 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直接参与组住院医师合理用药认知及病原学送检认知得分明显高于传统授课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接参与组住院医师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明显低于传统授课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参与组临床病原学送检率高于传统授课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住院医师实施参与式培训后, 从根本上提高新分配入院的住院医师用药知识水平、树立合理用药观念、促进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指导自身的处方行为。

住院医师;合理用药;参与式培训

当前,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着不恰当、无效和不经济的医疗用药问题[1]。据有关资料显示, 我国住院患者因不合理用药导致或促成死亡者占住院死亡人数的比例为5%~17%[2]。因此促进合理用药不仅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而且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本研究通过比较住院医师参与式培训与传统授课式培训的合理用药实际干预效果(即干预后的用药知识、观念、行为的变化情况)以及效果持续情况(干预效果在干预结束一段较长时期后能否持续), 为进一步推进本区临床合理用药,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有力保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设计将本院2008~2013届临床专业的住院医师28人作为干预对象, 随机分为直接参与组和传统授课组, 各14人。两组于2013年2~8月分别进行参与式培训和传统面授培训, 比较2014年1~4月两组的干预效果。两组人员年龄、文化程度、职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传统授课组:主要采用“灌输”授课的形式,由临床药师、院感科专职员向传统授课组成员面授, 主要讲授合理规范用药知识、病原学送检的意义、采集时机和方法等内容,1次/月,30 min/次, 为期6个月。直接参与组:采用以下方法培训:①住院医师直接参与病历点评工作, 评价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及病原学送检的情况;②组织住院医师对病例讨论分析, 引导住院医师合理规范用药, 主动参与病原学送检工作。1次/月, 为期6个月。

1.3 评价指标 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对研究对象进行合理用药认知和病原学送检认知测试, 总计10题, 均为单选题, 回答正确计1分, 回答错误计0分, 对比两组住院医师问卷得分情况。②对两组住院医师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比较两组住院医师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③对两组住院医师病原学送检情况进行调查, 比较住院医师病原学送检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住院医师合理用药认知度的比较, 直接参与组住院医师合理用药认知得分明显高于传统授课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住院医师病原学送检认知度的比较, 直接参与组住院医师病原学送检认知得分高于传统授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 住院医师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的比较, 直接参与组住院医师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明显低于传统授课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住院医师病原学送检率的比较, 直接参与组住院医师临床病原学送检率高于传统授课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表1 两组住院医师合理使用认知问卷得分情况(±s, 分)

表1 两组住院医师合理使用认知问卷得分情况(±s, 分)

组别 例数 合理用药认知直接参与组 14 9.625±0.125传统授课组 14 6.250±0.214 t14.1 P<0.01

表2 两组住院医师病原学送检认知问卷得分情况(±s, 分)

表2 两组住院医师病原学送检认知问卷得分情况(±s, 分)

组别 例数 病原学送检认知得分直接参与组 14 9.40±0.48传统授课组 14 6.60±0.23 t21.0421 P<0.01

表3 两组住院医师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n, %)

表4 两组住院医师临床病原学送检情况(n, %)

3 讨论

3.1 住院医师合理用药和病原学送检认知度分析 对住院医师合理用药知识考查提示, 两种不同培训方式对住院医师合理用药及病原学送检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主要是对其药物的作用机制、用药方法、用药剂量、用药时机及病原学送检的意义有一定认识, 但传统授课式培训对于药品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和病原学送检采集时机和方法认识不够。探究其原因, 传统授课式教育方法有局限于知识、学习方法单调、学员被动接受等缺点[3], 而参与式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的方式, 它以简单的图片分析激发受训者参与意识, 可以被不同年龄、性别、种族、社会阶层和文化程度的人群接受和采用。参与式培训教育方法具有主动、趣味、实用为特点。

3.2 住院医师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和病原学送检率结果分析 住院医师参与式培训方式对住院医师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影响大于传统授课式培训, 主要表现在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方面, 大大减少了联合使用率, 同时病原学送检率的提高, 大大降低了联合使用造成的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分析其原因, 参与式主要理论根据是:以小组集体活动, 参与者将会获得足够的信息和经验以发现和判断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参与的方式, 人们能够评价并改变自己的不正确行为,进而影响他人;受训者自己作出的决策, 进行影响他人;受训者自己作出的决策, 更可能被他们自己接受和采纳[4]。参与式培训已经在许多国家的合理用药教育中广泛应用, 获得良好效果[5]。

综上所述, 参与式培训方法从根本上提高新分配入院的住院医师用药知识水平、树立合理用药观念、促进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指导自身的处方行为, 从源头上降低药品费用、减轻患者负担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王青, 兰奋, 肖爱丽.不合理用药问题及干预研究.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3,19(1):75-78.

[2]计成, 葛卫红, 张海霞.药物干预对促进合理用药的效果分析.药学与临床研究,2011,19(2):165-166.

[3]马骁. 健康教育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0-152.

[4]谢苗, 郭选贤. 参与式教学法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21):96-97.

[5]Sir Suryawati. Innovative Teaching Strategy to Attract Medical Students. INRUD News,2006,16(1):10-1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195

2015-01-15]

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201208204)

528300 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医院

猜你喜欢
病原学住院医师抗菌
什么是抗菌药物?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ICU呼吸衰竭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