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

2015-03-09 11:28吴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7期
关键词:气腹丙泊酚芬太尼

吴雷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

吴雷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8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符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后其气腹后及拔管时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唤醒时间及拔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方式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麻醉,可稳定患者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且该麻醉方式还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等优点,可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瑞芬太尼;丙泊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血流动力学

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7.065

本院为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对接收的84例患者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并取得了显著疗效,其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44例,女40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50岁,平均年龄44.3岁。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组84例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均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并给予患者心电监护。术前给予患者0.1 mg鲁米那钠肌内注射治疗,同时给予患者0.5 mg阿托品肌内注射治疗。并给予患者0.03 mg/kg咪达唑仑、2.03 mg/kg丙泊酚及2.5 mg/kg芬太尼、50 mg罗库溴铵进行诱导麻醉,然后给予患者气管插管治疗,并与麻醉机相连接,行机械通气治疗,且应确保潮气量维持在8~12 ml/kg,并应将呼吸频率维持在12~14 bpm。同时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即给予患者0.1~0.2 μg/(kg·min)瑞芬太尼静脉注射治疗,并给予患者2~3 mg/(kg·min)丙泊酚静脉注射治疗,同时维持麻醉深度;对照组患者则行芬太尼麻醉,即给予患者0.03 μg/(kg·min)芬太尼静脉注射麻醉,并维持麻醉深度。手术完成后应及时停止用药,在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后拔管。并比较两组患者气腹后及拔管时的HR、SBP、DBP、唤醒时间及拔管时间。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气腹后及拔管时HR、SBP、DBP比较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麻醉进行麻醉后其气腹后及拔管时的HR、SBP、D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气腹后及拔管时HR、SBP、DBP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气腹后及拔管时HR、SBP、DBP比较(±s)

注∶两组比较,P<0.05;1 mm 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HR(次/min) SBP(mm Hg) DBP(mm Hg)气腹后 拔管时 气腹后 拔管时 气腹后 拔管时观察组 42 68±17 75±15 125±21 127±24 68±14 71±18对照组 42 91±18 90±19 151±25 148±22 90±18 86±11

2.2 两组患者唤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后其唤醒时间为(8.0±4.0)min,拔管时间为(11.0±6.0)min;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麻醉后其唤醒时间为(16.0±9.0)min,拔管时间为(24.0±13.0)min;两组患者唤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临床上常见的手术方式,其因具有并发症少、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多种优点而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成为一种标准术式[1]。临床研究表明该术式的临床效果很大程度上会受到麻醉效果的影响,然而由于手术期间往往采用二氧化氮气腹,使而气腹则极易造成患者腹内压升高,使得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进而极易使得患者出现应激反应(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对血流动力学指标产生较大的改变,从而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不良影响,且深度麻醉后还极易导致患者苏醒时间延长,严重时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2]。因此,加强对患者麻醉的重视,合理的选择麻醉药物就显得尤为重要。

瑞芬太尼属于新型阿片受体激动剂的一种,其和β受体的亲和力较强,较少和其他非阿片受体相结合,该药物主要是通过血液及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酶代谢,属于高度脂溶性,且该药物的起效时间较快,通常仅需1.1 min,同时还具有清除快、长期输注无积蓄作用、持续输注半衰期短、可控性好等多种优点。在给予患者麻醉诱导及术中机械通气治疗后通常不会对患者术后苏醒产生影响[3]。另外,瑞芬太尼还可有效的对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应激反应进行抑制,减少皮质醇分泌,且可直接对血管产生作用,使得内皮释放的一氧化氮及前列环素增加,从而可使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使患者血压降低;同时与丙泊酚联合使用可有效的促进患者外周血管阻力及静脉张力下降,进而有助于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4]。

结果表明,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方式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麻醉可稳定患者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且该麻醉方式还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明显等优点,值得更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1]田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12,7(31):140-141.

[2]黎达锋,曾秋谷,梁华娜,等.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医学综述,2014,20(14): 2666-2668.

[3]苗秀娟.比较氟比洛芬酯与布托啡诺防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作用.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12): 1199.

[4]许卫兵.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2010,4(1):74-75.

2015-04-03]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猜你喜欢
气腹丙泊酚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舒适护理对腹腔镜CO2气腹并发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在老年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免气腹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对呼吸循环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