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5-03-09 11:13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50012
中国卫生统计 2015年2期
关键词:产前检查新法孕产妇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50012) 田 甜 李 军

西藏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50012) 田 甜 李 军△

目的了解西藏地区2002-2011年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孕产妇死亡率与住院分娩率、新法接生率、产前检查率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孕产妇死亡率的主要因素。结果孕产妇死亡率从2002年401.4/10万下降至2011年180.7/10万,住院分娩率和新法接生率分别从2002年33.3%和63.0%上升至2011年62.5%和83.2%。经趋势检验,孕产妇死亡率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新法接生率和住院分娩率呈上升趋势(P<0.01)。新法接生率和住院分娩率与孕产妇死亡率呈负相关,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新法接生率的偏回归系数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002-2011年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新法接生率和住院分娩率与孕产妇死亡率具有相关性,新法接生率为孕产妇死亡率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孕产妇死亡率 影响因素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医疗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1]。自从2000年《联合国千年宣言》把孕产妇健康作为八项千年发展目标之一以来,增进孕产妇健康和减少孕产妇死亡率[2]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目标。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较为闭塞,健康教育的普及较其他省市晚,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县、乡妇幼卫生服务的能力较低,特别是产科急救服务能力非常薄弱[3]。本文旨在研究2002-2011年西藏地区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增进孕产妇健康,提高妇幼卫生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2003-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4],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2002-2011年孕产妇死亡率、建卡率、系统管理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住院分娩率、新法接生率等数据。

2.研究方法

使用excel2007对数据进行整理、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x2趋势检验对孕产妇死亡率及保健情况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使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各指标间的关系、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孕产妇死亡率的因素。

结 果

1.孕产妇死亡率及保健情况的变化趋势

孕产妇死亡率从2002年401.4/10万下降到2011年180.7/10万,每年平均下降22.04/10万;住院分娩率由33.3%上升至62.5%,新法接生率由62.0%上升至83.2%。经χ2趋势检验孕产妇死亡率随着时间的变化呈下降趋势(P<0.01),住院分娩率和新法接生率呈上升趋势(P<0.01),产前检查率与产后访视率随时间的变化无线性趋势(P>0.05),详见表1。

表1 孕产妇死亡率及保健情况的趋势检验

2.孕产妇死亡率与各保健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使用Spearman秩相关对孕产妇死亡率和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孕产妇死亡率与住院分娩率和新法接生率存在负相关(P<0.01)详见表2。

表2 孕产妇死亡率与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3.孕产妇死亡率与各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将孕产妇死亡率作为因变量,住院分娩率和新法接生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进入法),回归效果经方差分析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各回归参数经过t检验,新法接生率的偏回归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住院分娩率的偏回归系数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建立回归方程(X为新法接生率)。详见表3、表4。

表3 多元线性回归方差分析检验结果

表4 多元线性回归偏回归系数的t检验

讨 论

1.孕产妇死亡率10年来下降趋势明显,但保健情况不容乐观

本研究结果显示,2002至2011年间,西藏自治区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这可能与近年来各项政策的实施密切相关。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各项卫生事业发展也滞后于全国许多其他地区[5],2002年孕产妇死亡率高达401.4/10万,居同年我国各省市孕产妇死亡率之首。多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与资助下,西藏自治区各相关部门先后实行了逐步提高农牧民免费医疗的标准、奖励孕产妇住院分娩、积极推广“降消项目”(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对住院分娩的农牧民实行优惠等一系列政策致力于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取得了积极的效果,2011年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80.7/10万,下降幅度明显。但与2011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的平均水平(26.1/10万)相比,仍有很大下降空间。住院分娩率与新法接生率虽呈上升趋势,但仍低于2011年全国平均水平(住院分娩率98.7%,新法接生率99.7%);产前检查率与产后访视率随时间变化无线性趋势(P>0.05),且与全国平均水平(产前检出率93.7%,产后访视率91.0%)有很大差距。总之,西藏地区孕产妇的保健情况仍需改善。

2.新法接生率为影响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显示,新法接生率每提高1倍,孕产妇死亡率则下降7.8倍。因此就目前来看,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在于提高新法接生率。在西藏地区,尤其是落后的农牧区,由于人口文化素质低[6]、医疗资源有限,加之服务半径大、交通不便,孕产妇往往得不到最积极的保健和救治。有研究表明,就医方便成为西藏农牧民就诊时选择医疗单位考虑的首要因素[6],孕产妇常常因为经济条件较差及交通不便等原因选择在家由家人、亲属或乡村医生进行接生,且往往采用旧法接生[7]。传统的接生方法与新法接生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清洁”[8],即是否做到规范而有效的消毒。家庭接生员和乡村医生没有受过良好的专业培训,加之在家接生条件较差,操作不规范,做不到严格的消毒,产时产后危机状况的处理能力有限,增加了孕产妇死亡的风险[9]。因此,就西藏的状况,迫切需要对乡村医生、接生员和家庭接生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住院分娩率在多元线性回归中的偏回归系数虽无统计学意义,但新法接生率与住院分娩率有很强的相关性(r=0.933,P<0.01)。有研究表明,接受孕产期保健宣传指导的孕产妇更趋向于选择住院分娩[10-11],因此要继续加大宣传,使居民了解住院分娩的好处和重要性,提高住院分娩率,从而提高新法接生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另外,本研究结果虽显示产前检查率和产后访视率与孕产妇死亡率没有相关性,但不能排除其对孕产妇死亡率影响的现实意义。研究发现产前检查率对孕产妇死亡率有重要影响[10,12-13],因此做好围产期的保健宣传工作,提高产前检查率,仍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1.汤艳,吴颖岚,王映霞,等.2007-2011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状况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13,20(011):1355-1356.

2.彭现美.孕产妇健康目标及全球进程差异分析.妇女研究论丛,2012,4:88.

3.次仁央宗.简述西藏卫生事业与妇女保健的发展史.西藏科技,2013,7:17.

4.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5.来有文,扎西达娃,胡世云.加强机构能力建设提高西藏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中国卫生经济,2012,31(8).

6.扎西达娃,次仁央宗,次央,等.拉萨市农牧区居民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调查.中国卫生经济,2012,31(9):59-61.

7.张玉凤,张开宁,罗迈,等.西藏昌都地区农牧区妇女孕产期保健现状调查分析.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8,16(1):29-31.

8.梁娟,王艳萍,朱军,等.孕产妇死亡与支持性指标的关系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9,24(10):1313-1316.

9.崔颖,杨丽,王蕾,等.西藏项目地区19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与干预措施探讨.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7-9.

10.李洪波,颜虹,程悦,等.西藏地区住院分娩现状分析.卫生研究,2006,35(3):337-337.

11.李洪波,颜虹,程悦.西藏自治区15个县妇女住院分娩率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7):575-578.

12.朱新义,刘利容,崔兆麟.2000-2010年河南省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中国卫生统计,2013(2):279-280.

13.丁海峰,马海燕,黄仙红.2004-2010年中国孕产妇死亡率的社会地区差异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6):4269-4272.

(责任编辑:郭海强)

△通信作者:李军,E-mail:lijunfy@sdu.edu.cn

猜你喜欢
产前检查新法孕产妇
南通崇川区“十个一”系列助力新法入脑入心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分析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应用的临床意义
影响孕妇产前检查依从性相关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北京市通州区产前检查依从性研究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乡镇卫生院孕产妇保健的现状观察
双回单训释教学新法的学理依据
全省50多个市、县联动,举办华侨新法广场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