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某难选氧化铅矿石选矿试验

2015-03-09 06:52
现代矿业 2015年7期
关键词:硫化钠收剂细度

曹 然

(马钢罗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某难选氧化铅矿石选矿试验

曹 然

(马钢罗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某铅矿石铅主要以氧化铅形式存在,分布率达75.02%。矿石铅品位为2.12%、银品位为90.50 g/t、硫品位为1.31%。为开发利用该矿石,对其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0%条件下,采用硫化铅与氧化铅1粗3精1扫混合浮选流程,获得了含铅55.87%、含银2 379.66 g/t,铅回收率为80.10%、银回收率为79.92%的铅精矿。

氧化铅矿石 活化浮选 硫化钠

1 矿石性质

试验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主要为白铅矿、铅矾,其次为方铅矿、黄铁矿、胶黄铁矿,极少量车轮矿、砷硫锑铅矿、四方硫铁矿以及铜兰、孔雀石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石英。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铅物相分析结果见表2。

表1 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 %

成分PbSAgK2OCuFe含量2.121.3190.504.350.0896.11成分PSiO2Al2O3CaOMgO含量0.03247.184.5819.018.19

注:其中Ag含量的单位为g/t。

表2 原矿铅物相分析结果 %

铅物相含量分布率硫化铅0.4521.09氧化铅1.5975.02其它铅0.083.89总铅2.12100.00

表1表明:矿石主要有价金属为铅和银,其余有益组分的含量都比较低,不具有回收价值;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

表2表明,矿石铅氧化率达75.02%,属高氧化率铅矿,不利于选矿回收。

2 试验结果及讨论

由于铅矿物氧化率为75.02%,属于氧化铅矿,而矿石有用矿物嵌布与共生关系较简单,结合以往同类矿石研究的经验,确定采用硫化铅与氧化铅混合浮选的工艺流程进行选别,与硫化铅、氧化铅分别浮选相比,具有工艺流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管理方便等优点。粗选条件试验流程见图1。

图1 粗选条件试验流程

2.1 硫化钠用量试验

为使氧化铅与硫化铅一起上浮,需预先加入硫化钠将氧化铅硫化,而后添加捕收剂将硫化铅和氧化铅一同浮起。硫化钠用量条件试验固定磨矿细度为-0.074mm占75%、碳酸钠用量为1 000g/t、乙基黄药+丁铵黑药为80+40g/t,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硫化钠用量试验结果

表3表明:硫化钠用量较低时,氧化铅未能充分硫化,铅粗精矿铅回收率不高;硫化钠用量过高,已经被硫化的氧化铅以及硫化铅又被抑制,铅粗精矿铅回收率降低。综合考虑,铅粗选硫化钠用量以 1 000g/t为宜。

2.2 碳酸钠用量试验

在铅浮选过程中,部分可浮性较好的微细粒脉石也随之上浮而进入铅粗精矿中,会影响铅精矿产品的质量。为了减弱矿泥对浮选的影响,进行了碳酸钠用量试验。固定磨矿细度为-0.074mm占75%、硫化钠用量为1 000g/t、乙基黄药+丁铵黑药为80+40g/t,试验结果见表4。

表4 碳酸钠用量试验结果

表4表明:随着碳酸钠用量的增加,铅粗精矿铅品位小幅升高,铅回收率先小幅升高后降低。综合考虑,铅粗选采用碳酸钠用量500g/t为好。

2.3 捕收剂种类试验

考虑到该矿物为含银铅矿,矿物银含量较高,选择捕收剂时应考虑伴生银的回收,分别采用丁基黄药、丁基黄药+丁胺黑药、乙硫氮+丁胺黑药以及乙基黄药+丁铵黑药为捕收剂,在磨矿细度为-0.074mm占75%、碳酸钠用量为500g/t、硫化钠为1 000g/t条件下进行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捕收剂种类试验结果

表5表明:各种组合捕收剂所获铅粗精矿的铅品位和回收率相差不大,但是银回收率差别较大。因此,铅的浮选选用丁基黄药+丁胺黑药为捕收剂,其用量比例为2∶1。

2.4 捕收剂用量试验

捕收剂用量试验固定磨矿细度为-0.074mm占75%、硫化钠用量为1 000g/t、碳酸钠为500g/t。试验结果见表6。

表6 捕收剂用量试验结果

表6表明:捕收剂用量较低时,铅银回收率较低;随着捕收剂用量增加,铅银回收率不断增加,但其品位却随之下降。因此,兼顾铅粗精矿的铅、银品位及回收率,确定丁基黄药+丁胺黑药用量为100+50g/t。

2.5 磨矿细度试验

磨矿细度试验固定碳酸钠用量为500g/t、硫化钠为1 000g/t、丁基黄药+丁胺黑药为100+ 50g/t,试验结果见表7。

表7 磨矿细度试验结果

表7表明:磨矿细度过粗和过细铅粗精矿的浮选指标均要受影响。磨矿细度-0.074mm占80%时,铅粗精矿指标较好。综合考虑,确定磨矿细度为-0.074mm占80%。

2.6 闭路流程试验

在粗选条件试验和开路试验基础上,为进一步验证流程的可靠性以及各中矿循环返回对指标的影响,按图2所示流程进行了闭路试验,结果见表8。

表8 闭路试验结果

图2 闭路试验流程

3 结 论

(1)云南某铅矿石铅品位为2.12%,伴生银可综合回收。铅主要以氧化矿形式存在,氧化铅分布率达75.02%,次为原生硫化矿石,硫化铅分布率为21.09%。矿石银品位90.50g/t,硫品位1.31%,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石英。

(2)在磨矿细度为-0.074mm占80%条件下,采用硫化铅与氧化铅1粗3精1扫混合浮选流程,获得了含铅55.87%、含银2 379.66g/t,铅回收率为80.10%、银回收率为79.92%的铅精矿。

[1] 穆晓辉.难选氧化铅锌矿选矿工艺研究[J].甘肃冶金,2010(1):32.

[2] 叶雪均.难选氧化铅锌矿石选矿试验研究[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01(2):1-5.

[3] 陈晓青.云南复杂难选多金属矿试验研究报告[R].郑州: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2008.

[4] 余江鸿,周 涛,刘守信.四川甘洛县某氧化铅锌矿石选矿试验研究[J].金属矿山,2009(12):77-79.

Beneficiation Experiments on a Refractory Lead Oxidized Ore in Yunnan

Cao Ran

(Masteel Luohe Mining Co. Ltd.)

There is a lead ore in Yunnan in which lead mainly exists in form of oxidized ore, with distribution rate of 75.02%, 2.12% lead, 90.50 g/t silver, and 1.31% sulfur.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ore, beneficia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the o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at the grinding fineness of 80% -0.074 mm, via lead sulfide and oxide one roughing-three cleaning-one scavenging bulk flotation process, lead concentrate with 55.87% lead, 2 379.66 g/t silver, and lead recovery of 80.10%, silver recovery of 79.92% is obtained.

Lead oxide ore, Activated flotation, Sodium sulphide

2015-05-18)

曹 然(1986—),男,助理工程师,231500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罗河镇。

猜你喜欢
硫化钠收剂细度
原料煤细度对焦炭反应后强度的影响研究与实践
链长对Salen型席夫碱捕收剂与金属铜铅配位能力的影响
新型捕收剂BK610和BK612在利民选煤厂的应用
新型脂肪酸协同螯合类捕收剂对黑钨矿与脉石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
硫氢化钠处理含铜砷废酸的探讨
挥发性硫化物测定法中标准硫化钠溶液的标定
基于灰色模型的锅炉煤粉细度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丰山铜矿露采氧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
矿物掺合料细度与掺量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Side force controlon slender body by self-excited oscillation fl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