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通腑汤治疗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观察

2015-03-10 04:57吴庆庆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8期
关键词:通腑中风病急性期

吴庆庆

化痰通腑汤治疗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观察

吴庆庆

目的对化痰通腑汤治疗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78例中风急性期患者, 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控制感染、支持疗法、控制血压、降颅压脱水以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疗法,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给予化痰通腑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个临床症状积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中风急性期患者应用化痰通腑汤, 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 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中风急性期;化痰通腑汤;症状积分;有效率

中风病属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疾病, 主要包括出血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急性期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 患者主要伴有半身不遂、猝然昏倒等临床表现, 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给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较大影响[1]。为探讨中风急性期的最佳疗法, 作者对本院收治的39例中风急性期患者应用化痰通腑汤治疗, 取得显著疗效,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78例中风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选患者均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西医诊断标准[2]。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39例。其中, 男42例,女36例;年龄43~75岁, 平均年龄(55.4±5.6)岁;病程8~15 d,平均病程(9.5±3.5)d;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疗法治疗, 主要包括脱水降颅压、吸氧、营养脑细胞、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调控血压以及营养支持等疗法, 1个疗程为2周, 共治疗2个疗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疗法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化痰通腑汤加减治疗, 其中, 中药成分:胆南星10 g、芒硝6~9 g、全瓜蒌30 g以及生大黄10 g等, 1剂/d, 加至500 ml水中煎汁后服用, 1剂/次, 2次/d;如患者伴有言语不清症状, 则增加全蝎10 g和石菖蒲12 g;如患者伴有神志昏迷症状, 则增加服用安宫牛黄丸;如患者伴有明显热象, 则增加栀子12 g、牡丹皮10 g以及黄苓12 g;如患者为津亏体弱年老者, 则增加生地黄15 g和麦门冬15 g;如患者伴有严重瘀血征象, 则增加川芎10 g、鸡血藤30 g、丹参15 g以及桃仁10 g;如患者肝阳上亢, 则增加生牡蛎30 g、鸡血藤30 g、丹参15 g以及桃仁10 g;如患者伴有球结膜水肿、头痛以及项强, 则增加益母草15 g、牛膝15 g以及泽兰15 g;患者大便通畅后, 可去掉芒硝;如患者大便次数为2~3次, 则要减少大黄用量, 不去掉大黄, 1个疗程为2周, 共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症状包括意识障碍、言语不利、头昏头痛及恶心呕吐。得分越高,病情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各个临床症状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7, P>0.05);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的各个临床症状积分显著少于对照组(t=6.034,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对比(±s, 分)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对比(±s, 分)

组别 例数 时间 意识障碍 言语不利 头昏头痛 恶心呕吐研究组 39 治疗前 2.33±0.66 2.16±0.79 1.79±0.67 1.86±0.75治疗后 1.32±0.45ab 1.50±0.61ab 0.84±0.32ab 0.91±0.13ab对照组 39 治疗前 2.24±0.73 2.17±0.68 1.69±0.72 1.98±0.64治疗后 1.75±0.56a 1.75±0.57a 1.16±0.52a 1.12±0.45a

注:与治疗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bP<0.05

3 讨论

西医中中风病被称为急性脑血管疾病, 主要包括出血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风病急性期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 患者主要伴有烦躁不安、神志不清等症状, 严重者患者主要伴有昏迷、便秘、大小便失禁、痰鸣以及鼻鼾等症状。中风病患者急性期发作以本虚为主要表现, 标实为关键。中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为风邪, 为该病发病机制,在血溢脑脉、脑脉痹阻后, 风邪之象会逐渐递减, 热、痰、瘀等渐盛, 尤其是痰热症较重, 会阻滞中焦, 导致肺气不通、浊音不降, 因此, 治疗中风病急性期患者主要以处理痰热腑实证为关键[3]。

本组研究中,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化痰通腑汤加减治疗。结果表明, 研究组患者的各个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化痰通腑汤能够有效促进胃肠蠕动, 加快毒素排出, 改善人体新陈代谢, 进一步降低机体应激状态;另外, 能够稳定血压, 增加脑供氧量, 降低颅内压, 有效调整血管通透性;此外, 还能够加快血肿吸收, 缓解脑水肿状况,最终减轻、预防发生应激性溃疡, 并能够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缓解神志障碍。配方中的胆南星主要具备熄风、化痰、清热的作用;芒硝具备软坚散结、通腑导滞的作用;全瓜蒌能够起到理气散结、清热化痰的作用;生大黄则能够发挥出荡涤胃肠积滞、峻下热结以及通腑化浊的作用;四药联合应用, 能够共同发挥出通腑气、化痰热的效果[4]。

综上所述, 应用化痰通腑汤治疗中风急性期患者, 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 可在临床中推广。

[1]刘海英, 张伦忠.清热化痰通腑法在中风急性期的应用.河北中医, 2011, 33(10):1491-1492.

[2]王家艳, 康宁, 黄宏敏.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研究现状.海南医学, 2015, 10(4):550-553.

[3]白雪, 罗钢, 杨思进, 等.蛭龙活血通瘀胶囊结合中医辨证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30例临床观察.中医杂志, 2014, 55(9): 768-771.

[4]李志君, 邵宏敏, 张东东, 等.祛痰瘀清热方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观察.中国中医急症, 2014, 23(12):2301-230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8.196

2015-04-29]

471500 河南省栾川县人民医院内科

猜你喜欢
通腑中风病急性期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观察通腑平喘汤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探析古今中风病的发病机制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
一分为三辨证方法在出血性中风病的应用研究*
基于混沌和替代数据法的中风病人声音分析
通腑逐瘀汤治疗创伤后腹胀12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