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刮痧》看中美价值观与社会观念差异

2015-03-11 15:03董芳昭
科学中国人 2015年24期
关键词:刮痧跨文化观念

董芳昭

沈阳师范大学

从电影《刮痧》看中美价值观与社会观念差异

董芳昭

沈阳师范大学

电影《刮痧》透过传统中医疗法“刮痧”引起的一场官司,揭露了中美两国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种种差异和冲突。本文认为正是由于价值观和社会观念的不同才导致这场闹剧。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双方只有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摩擦,达到真正的交流与融合。

刮痧;价值观;社会观念;差异

一、电影《刮痧》中的中美价值观差异

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一部分,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动。由于不同的历史条件、经济条件以及人文条件,中美两国的价值观必然存在巨大差异。

(一)集体取向与个人取向

美国心理学家特里·安迪斯认为,集体与个人的区别是理解不同文化差异的关键。中国传统强调群体意识,正如主人公名字“大同”,即希望建立一个“大同社会”甚至“大同世界”。而美国社会则强调个人主义,认为个人的利益和独立至高无上。

影片中美国人昆兰看到丹尼斯后背因刮痧而造成的瘀痕时,他不再为朋友辩解反而质问大同为什么虐待儿子?在中国,朋友之间重情重义,“桃园三结义”的佳话流传至今。这种集体为先的观念和做法却是不能为外国人所理解的,昆兰选择相信自己看到的,而不听朋友的解释,正是其个人取向价值观的体现。

(二)做人与做事

在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仁”的思想贯穿中国人价值观的方方面面。“仁”与“人”谐音,讲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而在西方社会,由于高度重视个人利益价值,美国人往往更加注重“做事”而非“做人”。

影片中大同认为孙悟空是个善良有正义感的英雄,代表我们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控方律师为了赢得官司,为了个人利益的实现而不顾歪曲事实,让人怀疑其忽视了“做人”的道理,而这与中国人重视仁义的行事方式是大相径庭的。

二、电影《刮痧》中的中美社会观念差异

人们的社会交往遵循一定的规则,即一个社会的习俗。在我国的习俗中,贯穿着群体观念、“尊人卑己”、面子观念等,而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习俗中贯穿着个体观念、独立精神等。

(一)“尊人卑己”与“面子”观念

影片开头大同为了让儿子认错,当着众人的面打了他。这在中国式教育中是很常见的事情。昆兰却不能理解,这件事也成了大同被指控虐待儿童的“罪行”。大同认为打丹尼斯是给昆兰面子,而昆兰却说:“什么乱七八糟的中国逻辑!”

正是由于社会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才会导致如此激烈的冲突。大同“当面教子”就是秉持“尊人卑己”的交往观念。而在昆兰看来,“卑己”与“尊人”并无关系;“打孩子”是个人的行为,与“给面子”也并不相关。

(二)“家庭”的地位和作用

家庭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重要的社会单位。在西方国家,核心家庭占主导地位,父母年老也很少与结了婚的儿女住在一起。在我国文化传统中,在个人、家庭、团体三者中,家庭占有异常突出的地位。

影片中在法官问是谁做的刮痧时,大同出于孝心,“替父认罪”。母亲去世早,大同在成家立业之后选择把父亲接来美国一起居住,是“人伦”思想的表达,也是重视血缘亲情和重视家庭的体现。

三、在跨文化交流中如何有效交际

针对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出现的碰撞,如何做到有效交际成为了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作为沟通桥梁的技术手段显得尤为重要;此外,情感条件和认知条件也同样不可忽视。

(一)技术手段

听证会上,大同坚称“刮痧”是传统的中医疗法,可以治疗各种疾病。然而大同说的经和气对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方医学来说是不可接受的,甚至在美国任何医学书中,都没有关于刮痧的描述。

正是当时翻译手段的缺乏,使得西方人不能及时了解中国传统医学的原理及精髓。在中国是人尽皆知的事实,在国外却难以向人解释清楚。如果当时也有丰富多样的通讯手段和传播媒介,彼此的沟通是否会更加顺利?技术手段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二)情感条件

影片中,昆兰认为大同虐待丹尼斯而产生了很深的误解,大同也因为昆兰的“出卖”与其反目。然而在了解真相后,昆兰决定寻找中医,亲试刮痧,从而解开了“刮痧之谜”。

这体现了昆兰为代表的美国人对于外来文化的包容和理解,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当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时,我们不能固执己见,一味排外。如果昆兰先生不勇于尝试,他就不会了解“刮痧”,就不会破除与大同的隔阂甚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解。显然情感条件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认知条件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包括注意力、思维力和观察力等在内的认知条件同样不容忽视。如果大同早日认识到两国的文化差异,从而在行为上避免冲突并积极应对,提高对跨文化交际的认知能力,也许就能避免此次闹剧的发生。

影片最后,大同和妻子教丹尼斯说汉语“我爱中国,北京,长城……”与之前只用英文交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在“刮痧”风波之后,大同一家对从小培养下一代对文化差异的认知能力的重视。

四、结语

影片《刮痧》以小见大,从个人遇到的跨文化交际难题引起我们对不同文化差异的思考。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特点。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应以平等、尊重和包容的眼光看待不同的价值观与社会观念。对于交流中遇到的障碍与冲突,不仅要重视,还要积极解决。此外,还应创造更加便利的技术条件,更好发挥情感因素与认知因素的积极作用。唯有如此,才能打破隔阂,消除误会,推进交流,共创和谐交流的共赢大局。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4.

[2]李丽虹,王丹丹.浅析电影《刮痧》中的中美文化差异[J],电影文学,2011(14).

[3]刘石钰,李荣美.《刮痧》折射出的中西文化观念差异[J],电影文学,2011(5).

董芳昭(1991-),女,河北石家庄人,沈阳师范大学在读硕士,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方向。

猜你喜欢
刮痧跨文化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坚持系统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年轻人不要盲目刮痧
选择刮痧板有诀窍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面部刮痧真的能美容吗
刮痧疗法适合所有人吗?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