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定固定资产管理运行体系实现资产规范化管理的探索

2015-03-12 20:29钱新宇
商场现代化 2015年3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

钱新宇

摘 要:通过高速公路管理公司的资产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针对问题和原因分析,依靠有序的体系运行,关注实物管理的9个方面,明确资产和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处置权限,抓好动态管理,达到过程控制,实现资产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运用;规范化控制

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对资产的科学化、规范化、效益化管理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现实实践中,高速公路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占有很大比重,呈现出盘子大、数量多、相对分散、资产使用部门多、结构分类复杂、更新快等特点。为了规范固定资产管理,提供真实、准确的资产信息,保障资产安全,2006年京沪公司组织开展了清产核资工作,并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研发了资产管理系统,大力推进资产规范化管理。因此,围绕固定资产管理运行体系的制定来推进规范管理的课题,我们进行了探索。

一、现状调查

通过对基层各家抽查梳理情况来看,当前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如下。

1.会计核算与实物管理脱节,导致价值流转与实物流转不一致。

2.实物管理职责不能切实履行,资产管理系统没有充分利用,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资产购置、使用、流转、处置等各环节存在管理盲区。

3.资产使用过程得不到及时、有效维护和保养,影响了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缩短了资产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资产使用效率。

二、原因分析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既有制度执行方面的原因,也有管理过程缺失等方面的因素,是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重采购、轻管理”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在日常营运管理中,忽视了资产管理工作。固定资产购建预算意识不强,不能做到物尽其用和最大限度发挥其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固定资产调拨不按规定办理资产调拨与交接手续。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理解与细化不够。没有按要求建立健全资产使用维护管理制度,直接造成了资产使用保管维护不善。

3.人员变动带来的资产管理脱节,交接手续不履行,造成资产管理失控。

三、实施对策

在现有资产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公司资产管理规定,结合工作实际,编制固定资产管理运行体系,在便于资产管理人员学习和自我培训的同时,实现资产实物管理不受资产管理负责人变动影响;能够进一步规范资产实物管理,提高资产实物管理水平。

1.建立资产管理组织。管理处成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会计核算小组与实物管理小组,负责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和实物动态管理工作。

2.厘清资产管理职责。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牵头部门为计划财务科,负责日常资产管理工作的检查组织、问题汇总、通报下发等。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分为核算管理和实物管理两大部分,核算管理由计划财务科和各服务区财务室负责,实物管理由综合科、安全营运科、工程技术科、经营开发科和各基层单位负责。

3.强化资产实物管理。资产的日常管理主要是对资产的拓展信息进行变更,实现资产动态管理,主要依托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来完成。依靠有效的体系运作,抓好动态管理,达到强化管理的目的。

(1)固定资产新增。资产从购建到验收,必须遵循规范的程序,采购部门、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必须相互协作,确保资产实物管理与会计核算有效衔接。①站、区、大队及处本部对于新购置固定资产,在资产实物配置到位并验收合格后,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人须将资产实物信息及时、详细、准确地登入《固定资产备查登记簿》。②三大系统类资产在更新时维护单位将被更新的废旧资产回收,并开具《废旧资产回收单》,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人须将被更新资产实物信息及时、详细、准确地登入《固定资产备查登记簿》。③在取得财务部门下发的资产卡片后,使用固定资产录入员身份登录“固定资产管理系统”。④基础信息录入完毕后,由录入员在“系统菜单”栏,选择“资产信息分配”,根据资产实际使用状况将新增资产逐条分配到具体地点、保管人和维护保养人,同一地点、保管人、维护保养人可进行集中分配(在分配确认前资产信息可以进行修改,一旦确认便无法修改)。⑤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完成资产分配后将资产代码和用友编码登记在备查登记簿中。

(2)固定资产调拨。①固定资产调拨分为单位内部调拨与单位间调拨。当固定资产的使用保管人、维护保养人、存放地点发生更迭和变化时,须进行内部调拨。当固定资产所有权发生变化时,须进行单位间调拨。单位内部调拨与单位间调拨均须在取得有效的固定资产调拨交接单后进行。资产保管人或资产管理员调离本单位时,可对保管的资产进行集中移交,集中移交是固定资产单位内部调拨的一种形式。②单位内部调拨和单位间调拨工作完成后,由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人在《固定资产备查登记簿》中进行登记,在备注栏详细注明调拨原因。

(3)固定资产维护保养。①各单位负责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要定期关注资产使用状况,因故障或功能性不足发生需支付费用的维修时,必须由资产保管人填写《扬州管理处固定资产维修申请单》,报本单位资产实物管理人审核,经单位负责人审批后交由资产维护人处理。②维修过程中,维护人要了解故障原因,对维护过程进行拍照等,做好维护的跟踪工作。③维修结束后,资产维护人收集好《扬州管理处固定资产维修申请单》、维修发票的复印件,及时登录“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三大系统类资产和后勤保障车辆的维修无需录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④维修信息录入完成后,由资产维护人登记《扬州管理处固定资产维修维护保养台帐》。

⑤将《扬州管理处固定资产维修审批表》、维修发票复印件、打印的维护信息记录归集存档。

(4)固定资产盘点。①各单位每半年(每年6月份和12月份)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盘点。②参与固定资产盘点的人员不得少于3人,一般为本单位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人、财务人员、负责资产维护人员或其他人员,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人负责资产盘点的组织工作,财务人员负责对盘点过程进行全面监督。③固定资产盘点方法为用盘点机逐个扫描各个部位的资产,在全部资产条码扫描完成后,各单位统一将盘点机交由管理处综合科进行统一核对。④盘点结束后由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人员撰写《固定资产盘点报告》,对盘盈或盘亏资产详细说明原因,经本单位负责人、资产实物管理人、财务人员签字确认后向管理处呈报《固定资产盘点报告》。⑤《固定资产盘点表》、《固定资产盘盈盘亏》作为《固定资产盘点报告》的附件。

(5)固定资产评价。①资产评价工作一般在资产发生维修后实施,正常时间为3月底和10月底。对未维修的资产,可实行年末(10月底)集中评价。②资产评价由资产实物管理人负责。资产评价等级分为好、中、差三个级别,在“评价评语”栏应用精练的语言,真实评价资产的运行状况,包括维修后运行情况或日常运行情况。

(6)固定资产报废。固定资产报废处置是指固定资产丧失使用价值,或虽有使用价值但不能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公司对该类资产报废处置的过程。主要包括资产性能评估、资产残值确定、实物处置和账务处理等一系列活动。①各基层单位负责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的管理员根据上年度资产更新以及资产实际使用情况,编制报废资产汇总表。②管理处相关科室对各自归口负责的基层单位报废资产进行系统对照,最终由财务科负责审核。管理处各科室分别形成报废资产评估报告,签报公司。③管理处在收到公司关于报废资产的批复后,可采取统一组织或委托基层单位对报废资产进行处置。处置收入统一上缴管理处财务科。④所有资产实物处置完毕后,按照公司批复,根据处置结果,逐条准确录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7)资产条形码管理。①条形码标签打印机及标签采取专属管理、集中打印、自行粘贴的管理模式。②处本部资产条形码标签打印由综合科负责,三级单位需要打印条形码标签时,须提前向管理处综合科进行申报,由三级单位到管理处进行集中打印。③资产条形码粘贴执行规范,保持水平、端正,确保粘贴牢固,粘贴位置须美观,也要便于以后开展资产盘点时进行查看或扫描。对于一些因所处位置特殊或资产形式特殊的,而无法粘贴条形码的资产,比如房屋、土地、工程类的路牌等资产,采取统一格式建立台帐、集中粘贴存放的办法(公司统一印制的大件资产实物条形码台帐),台帐由各单位资产管理人管理。

四、效果验证

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来看,固定资产管理运行体系在资产日常管理过程中,切实发挥了从资产购置、备查登记、入账、系统录入、调拨、评价、条形码打印、报废处置等一系列操作的指导功能。从各单位反映来看,负责资产管理的人员,对该体系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并在实践中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都认为该管理体系实用性强,条理清晰,易于学习和掌握,即使以前没有接触过资产管理的“门外汉”,认真学习后,按照该管理体系,能基本理清资产管理架构,能基本进行相关操作和管理。从实际情况来看,通过该管理体系的学习和实践操作,单位资产管理水平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检查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少,各单位的资产日常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猜你喜欢
固定资产管理
输配电价改革背景下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加强医院内部审计促进固定资产管理
广电网络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创新策略分析
浅析基层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析企业固定资产内部控制
探讨如何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
关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究
关于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信息化技术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