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基于“双T”结构的外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2015-03-12 20:29苏曼
商场现代化 2015年3期
关键词:保障机制

苏曼

摘 要:随着外贸企业的转型升级,外贸岗位的新旧更替及职业内涵的不断变化,探索“双T”结构外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T型结构人才培养目标及相应的T型结构课程体系,通过学校、企业、政府三位一体的保障机制,以培养广度与深度兼具的、知识结构完备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外贸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外贸应用型人才;T型结构;保障机制

一、外贸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外贸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向来离不开市场的导向及企业的需求。然而,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外贸企业的转型升级,新的职业岗位层出不穷,旧的职业日渐消亡,外贸岗位的新旧更替及职业内涵的不断变化,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不仅应具备岗位针对性,还需要有足够的职业适应能力。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以“创新、创意、创业”为特色的高职院校,依托义乌当地不可复制的市场优势及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政策背景,在探索外贸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创新。随着义乌逐步落实了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获批成立B型保税物流中心等一系列政策,线上线下相结合、进口与出口相结合,多方位、立体化地发展对外贸易,使得这个小商品聚集地的对外贸易形势近几年一直逆势增长,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在当前的新形势下,作为对外贸易主体的外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经过对义乌当地48家外贸企业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到企业对外贸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呈现以下特点:人才需求总量不断上升;对职业技能要求更高,倾向于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更加重视人才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态度。总体上看,大多数企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外贸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人才培养中不仅仅注重专业技能与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多方位地拓展知识广度,不仅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还需要塑造良好的职业素质。因此,有必要培养广度与深度兼具的、知识结构完备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外贸应用型人才。

二、基于“双T”结构的外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T型结构人才属于一种刚柔相济的优化结构人才,具有较高的效能性、较强的适应性、较多的独特性等特征。如图1所示,“一”要求通览各方面广博的知识且具备综合职业素养,反映出新形势下对外贸人才的要求更加强调实用性、适应性、全面性,“丨”则代表知识的深度,包括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T型知识结构的产生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有直接的关系。结合新形势下外贸应用型人才需求与现状,构建以“双T”结构为基础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双T”既可以理解为理论(Theory)与技能(Technique)的结合,更是指以能力为本位的T型结构人才培养目标及相应的T型结构课程体系的结合。

在“双T”型结构的培养模式下,结合义乌试点的新形势,外贸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突出以下几个新特点。

1.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即自主学习能力或继续学习能力,关键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应用学习工具的能力、信息处理的能力。

2.宽厚的知识能力。新型贸易方式的出现使相关行业岗位需求显著增加,在义乌经济国际化深入发展的驱动下,义乌外贸企业也逐渐开始转型升级,例如传统的代理型外贸企业向外贸综合型服务企业转型,企业业务不仅涉及接单报价、报关报检、跟单采购等常规业务,还涉及到物流、供应链管理、跨境电子商务等知识。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之余,还要了解国情与世界经济形势、了解国际经贸法律法规、熟悉WTO及其基本规则以促进国际贸易流程顺利进行,了解国际市场营销与采购、国际电子商务等知识以满足新型贸易方式及外贸企业转型的需求,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等相关知识以满足自身转岗、升职或创业的需求,了解跨文化商务习俗、掌握小语种交际用语等知识以满足义乌深入发展全球贸易的基本需求。

3.综合的职业素养。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中,作为国际贸易领域的从业人员既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还要具备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乐观的性格,能经受得起成功、挫折乃至失败的考验。随着改革试点背景下新型贸易方式的出现,国际贸易业务内容也从单纯的出口贸易转变为进口贸易、转口贸易、网络虚拟市场贸易等,这也必然要求外贸人才具备对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优秀的适应能力及应变能力等。

4.零距离上岗的实践能力。新形势下的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在原有的扎实基础与宽厚知识储备条件下,要以培养企业所需要的零距离上岗的实践操作能力为核心要务。这意味着在掌握国际贸易基本业务流程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还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用和操作网络技术,并且能够尽量缩短就业或转岗初期人才与企业之间的磨合时间,实现企业需求与人才供给快速对接。这就要求在培养人才过程中需要通过职业导师、同步项目与案例导入、校企合作、技能实训、顶岗实习等方式全方位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5.创新、创意与创业能力。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业精神是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的升华及终极目标。面对义乌新形势下良好的改革契机、丰富的市场资源优势、广阔的国际贸易发展平台,需要外贸人才充分发挥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发展创业精神,以变被动为主动的姿态积极投身创业创新经营活动中去,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服务于社会。

图1 T型结构人才培养目标图

对应于T型结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适合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T型结构课程体系(图2)。为了兼顾岗位针对性与职业适应性,满足企业岗位需求以及人才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求,科学而合理地设置课程结构。根据人才就业岗位的职业要求及未来职业领域发展所需的素质要求,注重知识结构的广泛性、实用性和融合性,而不单纯地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贯性,使T型课程结构体系能够真正体现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

T型培养目标中的核心能力主要通过常规的工具课及方法论课程来培养,其中工具课包括外语、计算机应用、人文类基础课程,而方法论课则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当代经济社会中的应用。从横向结构来看,拓展知识宽度与广度的、与职业发展能力相关的各种实用性课程,包括国际电子商务、经营管理实践课程、供应链管理等,还包括能够提高职业修养的各种校园文化、艺术、体育课程,影响职业素养与心理素质的心理学课程、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等。从纵向结构来看,无论从岗位针对性还是职业适应性的角度,都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因此,在开设专业理论课程的基础上,还应该设置与职业技能培养相关的实训、实习、实践课程,使学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具备较强的转业转岗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开设创新与创业项目实践课程。例如义乌工商学院为了鼓励学生进行电子商务创业活动,设置与创业相关的网络商品学、电子商务英语、跨境电子商务操作实务等专项课程,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图2 T型课程结构图

三、实现新形势下外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机制

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大背景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是要最终实现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由学校、企业、政府三位一体形成强有力的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学校作为人才培养方,应根据新形势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专业教学方法、完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企业作为人才需求方,应与学校寻求利益共同点,开展紧密型校企合作,提供更多的机会给在校学生以锻炼和优化实践技能。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应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促进校企合作联姻共同培养新形势下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陆美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视域下外贸人才提升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2(2).

[2]谭镜星.论高职T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2005(10).

[3]杨立杰.对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有关问题的思考[J].教育·培训,2011(8).

猜你喜欢
保障机制
学前教育专业融合式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车辆边缘网络中传输信息的QoS保障机制
物联网无线通信传输层动态通道保障机制
关于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机制的探讨
中国海外投资安全急需保障机制配套
高职院校合力育人的保障机制探究
对新时期完善警察权益保障机制的思考
禁止令适用保障机制和程序的完善
建立大病保障机制正当其时
环境公益诉讼视域下食品安全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