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2015-03-12 22:03刘玉茹林猷庆
商场现代化 2015年3期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刘玉茹 林猷庆

摘 要: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文化创意产业凭借其创新性、高附加值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我国文化中心的北京市,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为研究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本文从其发展历程出发,分析现阶段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并提出进一步推动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产业聚集区;人才储备

一、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

自北京市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比重则不断下降,一些高污染的重化工业开始远离城市,而第三产业就逐步发展起来,特别是高科技产业迅速壮大。

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成功,开始规划建设更多的文化和体育场馆设施,在满足奥运赛事的同时,也改善了北京文化设施建设长期滞后于城市发展需求的状况,这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支持作用。

2003年,中国开始进行文化体制的改革。随着北京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各个文化领域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到2005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具备相当的产业基础,发展潜力日益显现。

2006年,《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这意味着北京市政府认识到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性地位,并开始从政策层面大力支持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其中,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发展也受到重视。北京市先后认定了30个市级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分布于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和旅游、休闲娱乐等八个行业。

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1.产业整体规模稳定增长

从产业的整体规模来看,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正在稳步增长。一方面,自2008年至2013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年增加值呈现出连续的上升趋势。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2008年的增加值为1346.4亿元,而2013年,文化创意产业的增加值则达到了2406.7亿元,其规模扩大了78.75%,可见其增长的态势。另一方面,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近几年的波动并不明显,基本维持在12%的水平上,可见文化创意产业在北京市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在北京市的经济发展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

2.行业布局存在失衡

从资产总额来看,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播、电视、电影,和新闻出版行业的资产总额较大,三个行业的资产合计11382.4亿元,占2013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资产总额的62.43%,是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产业,特别是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占有极大的比重,非常具有优势。相较之下,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艺术品交易和文化艺术行业的所占比重则很小,呈现出明显的劣势。

从收入总额来看,收入较高的行业分别是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其他辅助服务等行业,收入总额合计为7141.4亿元,占2013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利润总额的61.26%,而其它行业的收入总额尚不及这三个行业的总额。

表2 2013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活动单位的基本情况

资料来源:北京市统计信息网。

3.从业人数逐步增加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人数亦在不断增加,2008年有107万人从业于文化创意产业,之后每年以近10万人的规模增长,到2013年为止,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人数已经达到了161.7万人,较之2008年增加了54.7万人。

从从业人员的分布情况来看,不同行业从业人数的增长情况存在差距。相较而言,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旅游、休闲娱乐的从业人数较为稳定,5年间的增长幅度较小,变化幅度不超过2万人。但仍有行业的从业人数近年来大幅的增加,如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文化艺术,设计服务和广告会展等,特别是具有最多从业人数的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2013年的从业人数达75.7万人,较2008年的39.8万人增加了35.9万人。

表3 2008年-2013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

各行业的从业人数(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北京市统计信息网。

4.产业聚集区不断发展

经过四批次的发展,北京市已认定了30个市级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这些产业聚集区自身的特点鲜明,广泛分布于各行业。到目前为止,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发展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经验积累,集聚效应正在逐步显现。2013年,30个聚集区的742家文化创意企业实现收入1407.8亿元,占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收入的12.07%。2014年,北京市又开始推动功能区建设,发布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2014-2020年)》,提出建设20个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的目标,为产业聚集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

三、促进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建议

为保障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并使其最终成为具备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可以从产业自身发展和政府保障两个方面来促进。

1.促进产业自身的发展

(1)形成产业集群

为了进一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发挥聚集效应,可是尝试搭建网络和数字化的交易平台,这样既有实体创意产业园区作保障,又有虚拟的文化创意平台作支撑。一方面,这可以集中大量来自企业、科研机构和个体创意者的技术成果和创意作品,提供展示和出售的平台;另一方面,这也会吸引大量的消费者,既可以是来自国内的消费者,亦可以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消费者,促使企业和消费者进行直接的、有针对性的交流与合作。

(2)完善文化创意产业链

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较其他产业相比,各环节间的关联性更强,若出现某一环节的缺失,将会严重影响整个产业链。因此,文化创意企业应该不断加强并完善自身的产业链,对于薄弱环节要利用多种方式,如借助相应组织和机构的资源等进行化解,并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从而解决产业链缺失的问题。

2.发挥政府的职能

为发挥政府文件创意产业发展中的支持和引导作用,北京市政府可以从人才支持、知识产权保护和资金保障等方面采取措施。

(1)提供人才支持

首先,可以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设立专门培养文化创意人才的学科和学院,同时促进教育和科研团队的建设。其次,促进文化创意企业、学校和相关机构的合作,让学校培育的创意人才进入企业实习,积累经验,同时请从事文化创意的人员到学习、相关机构进行授课、举办讲座,加强企业、学校和机构的整体合作。最后,通过举办培养文化创意的相关赛事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创新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2)保护知识产权

在研发、设计文化创意产品的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研发成本很高,但当产品投入生产后又极易被复制,成本较低,因此若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足,则会让从业人员承担巨大的风险、甚至是损失。为减少这方面的损失,政府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对盗版、侵权等行为予以打击,对支持版权的行为予以鼓励,从知识产权保护的方面,为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钱光培,高起祥.发展文化产业与北京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抉择[J].北京社会科学,1997(04).

[2]张京成,王国华主编.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孔建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2).

[4]李建盛主编.北京蓝皮书: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2-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5]沈望舒.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解与发展要务[J],北京观察,2006(3).

[6]金元浦.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型中国的战略选择[A].人民日报,2006-12-29.

作者简介:刘玉茹(1989- ),女,吉林省吉林市人,专业:国际贸易学

猜你喜欢
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需求下高职艺术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一体化趋势分析
探析台湾文化创意产业思维对苏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借鉴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从文化创意产业角度分析视觉传达高端人才培养策略
文化创意产业内涵与外延
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保护问题探析
基于文化创意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实证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钧瓷造型设计的创新研究
浅析“跨界与融合”思维的特征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