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营销模式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2015-03-12 22:03张玲
商场现代化 2015年3期
关键词:县域经济营销模式创新

摘 要:县域经济是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县域经济各产业主体在市场推广中表现出很大的不足,依据营销创新的理论框架,营建良好的环境,转变营销观念,创新营销主体,运用先进技术发展现代营销,将是发展农村经济、壮大乡镇企业、繁荣县域第三产业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县域经济;营销模式;创新

一、河北省县域经济各产业营销现状分析

1.农产品营销观念滞后,营销体系有待完善。从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看,农产品的营销往往滞后于农产品的生产,其营销观念处于“生产观念”的状态即生产什么就销售什么,加上农产品生产中往往首先按习惯和经验生产,然后再去找市场,几乎没有考虑市场需求,造成了生产和需求的矛盾。其次,即使有了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如何维护价格和质量,防止小农户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促进产业持续发展,是摆在农产品营销中又一难题。

2.中小企业成为县域工业的主导,营销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县域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组成基础,是在县级行政部门的行政监管和优化资源配置下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但从目前县域工业发展的现状看,长期以来,河北省县域工业基本是“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思路,强调经济总量的提高,致使大多数县(市)缺少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骨干企业,工业主导成份是中小企业。然而县域中小企业在市场推广中普遍存在着无策略营销,其营销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3.县域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市场机制有待健全。一是物流业,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物流行业将是制约县域农业和工业发展的一大“瓶颈”,然而从目前来看,县域物流业的发展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其服务更多的停留在提供运输层面,对于配送、流通加工等增值服务的提供少之又少,产业层次不高,市场运作停留在简单重复的程度上。其次是金融服务行业,普遍存在着行政管理色彩较重的特点,很多行业如金融、保险、证券、电信等,基本处于垄断经营、管制经营或限制经营的状态,市场化和社会化的程度不高,市场机制不够健全。

二、营销创新的理论框架

营销创新没有固定的模式,但营销创新的实现有着一定的规律:企业之所以进行营销创新,存在一定的驱动力量,也就是营销创新的动机,有了动机之后,那么创新能否实现,取决于企业是否具备创新的能力以及该项创新是否与内、外部环境相匹配,即营销创新的支撑。

从外部环境看,随着国家对“三农”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县域经济各产业企业面临着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其次,“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等消费理念在广大公众中的逐渐重视,顾客需求的变化为县域经济各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创新动机。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络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兴起,为县域经济各企业不仅提供了扩大市场的可能性,也为企业进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对于县域经济而言,无论是县域经济宏观管理者还是县域经济各微观主体均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契机。

三、县域经济营销模式创新的思路

1.政府引导,继续为创新营建良好宏观环境。首先,完善各种法律制度,利用法律和经济的手段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其次,健全市场运行机制,培育壮大各市场主体、促进良性竞争、特别是在实施新型营销模式过程中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县域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县域第三产业社会化、市场化等。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县域经济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为创新营销手段提供智力支持。

2.发展各种合作组织,为创新提供组织保障。首先,积极培育家庭农户、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改变原有小农户生产经营的状态,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其次,为了提高整个县域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县级政府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等对县域中小企业提供帮助,建立合作营销组织,另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虚拟营销组织,企业仅保留其中最关键与核心的功能,把自己不擅长的、无优势的其他部分分化出来,将其虚拟化,以借助企业外部力量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3.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产品创新和渠道创新。电子商务平台能够提高信息的流通速度,为县域农业、中小企业的产品创新提供及时的市场需求信息;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可以促进县域第三产业如物流业的服务水平,提高县域企业产品的流通速度;通过网络营销还可以使农产品的促销手段更加多样化,利用门户网站,进行产品宣传,使县域中小企业的市场拓展更多的为客户主动咨询,改变以往主要依靠人员推销去闯市场的局面。

4.多措并举,创新营销手段。结合县域经济的特点,可以大力发展:(1)文化营销。县域经济各产业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农业通过文化营销,可以赋予产品、企业、品牌以丰富的个性和内涵;县域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通过文化营销,可以塑造其浓厚的文化底蕴,营建独具一格的旅游环境和旅游产品;其他县域企业同样可以通过文化营销实现产品创新进而提升企业品牌价值。(2)体验营销,指企业通过采用让目标顾客观摩、聆听、尝试、试用等方式,使其亲身体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让顾客实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或性能,从而促使顾客认知、喜好并购买的一种营销方式。这对于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来说,无疑又是一种新的营销手段,可以通过采摘节、节日消费等形式来实现。(3)数据库营销,就是企业通过收集和积累会员(用户或消费者)信息,经过分析筛选后针对性的使用电子邮件、短信、电话、信件等方式进行客户深度挖掘与关系维护的营销方式。

四、总结

总之,县域经济作为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无论是县域农业、工业还是第三产业在市场经营与拓展模式上均存在着定位模糊、品牌意识淡薄、分销渠道和促销方式单一等不足,在积极推进城镇化、现代化的今天,要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在县级政府的宏观调控下,不断完善县域经济配套体系的同时,积极转变营销观念,创新营销主体,通过发展绿色营销、文化营销进行产品创新,运用先进技术发展电子商务开展网络数据库营销,改善县域经济主体与市场的沟通和联系,将是发展农村经济、壮大乡镇企业、繁荣县域第三产业的必经之路。

作者简介:张玲,女,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管理学

猜你喜欢
县域经济营销模式创新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广告的新契机
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陕西羊乳企业新型营销模式的构建
“互联网+”环境下铁路货运物流营销模式创新研究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浅议县域经济在招商引资中面临挑战和机遇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