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对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

2015-03-12 22:03刘信腾
商场现代化 2015年3期
关键词:小微融资金融

刘信腾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民间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正显现得愈加明显,民间资本中最活跃的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微企业的发展在增加就业、社会稳定、科技创新等方面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解决当前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融资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

一、问题与现状

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一是直接融资渠道匮乏,增加小微企业经营负担。总体来看,可供小微企业选择的直接融资渠道并不多,主要有在创业板上市和民间借贷两种,然而对抗风险能力有限、产品竞争力不强的小微企业来说,以上两种渠道都并非万全之策。虽然近几年中小企业创业板的关注度很高,但到目前在这个创业板上市的小微企业仍然屈指可数,这些能上市的企业都是最优秀的小部分,它们无论从何种渠道要取得融资都不会难。融资难的问题也并不是在这些少数优秀企业身上,而是那些根本无法在创业板上市、难以从其他渠道获得融资的小微企业。另外,能在主板顺利上市、获得资金融通的小微企业也并非高枕无忧,从宏观经济环境看,近几年的股市发展状况并不乐观,与资金相对雄厚、大基金托底的大型企业不同,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很有可能在股市的动荡中伤了元气,从这点来看,通过上市获得的资金融通安全性并不能保证。现阶段,仍有一定数量的小微企业主基于自身素质对融资政策不熟悉,对融资工具尤其是新型融资工具不了解,缺乏适宜的融资理念和融资策略,他们选择民间借贷作为资金融通的渠道。然而,通过民间借贷的确可以获得暂时的资金周转,但民间借贷的利率高于银行贷款利率,而且借贷双方存在更高的道德风险,资金来源不稳定,不利于小微企业的自身发展。

二是间接融资受挫,小微企业身份尴尬。所谓间接融资,是借助资金融通的媒介或工具筹措资金,现阶段我国的间接融资几乎和商业银行信贷画上等号。在银行业主导的融资体系下,综合性大银行的信贷歧视和专业化中小银行发展的滞后,是我国小微企业陷入融资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一定时期内可以使用的信贷资源是有限的,而资源的具体配置上,市场又有很强的作用力。由于大企业、大项目的成本相对较低、风险相对较小,盈利空间较大,无论大型商业银行,还是以服务中小企业为市场定位的中小金融机构都把信贷资源尽可能地向大中型企业倾斜,作为以盈利为目标的特殊企业,各金融机构如此选择业务对象并无可厚非。问题是当小微企业需要贷款时,这段时期的可用信贷资源多数时候已被大中型企业抢占一空,在这场争抢信贷资源的博弈中,小微企业始终是弱者。小微企业贷款额度小、期限短、频率高、风险大、责任重,商业银行花费同样的人力、物力、财力,却没能获得相应的回报,这必然影响商业银行向小微企业的贷款,更加剧了小微企业融资供给不足。

二、展望与建议

从实质上说,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也是我国正在进行的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部分。近几年,小微企业融资瓶颈正在逐步瓦解,政策扶持、金融创新等多措并举,助力小微企业从容应对严峻的竞争环境。在此基础上,对于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有以下展望与建议:

一是强化金融环境建设,创新信贷方式和工具,降低小微企业贷款门槛。进入金融改革深水区,触动垄断集团既得利益、让民间资本进入银行等金融领域必将成为事实;银行传统的营业模式也必须随着互联网等行业的发展而改变。2015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深圳考察首家互联网银行——前海微众银行时说:“你们要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闯出一条路子,给普惠金融、小贷公司、小微银行发展提供经验。要降低成本让小微客户切实受益,这也能倒逼传统金融加速改革。可以说,微众银行一小步,金融改革一大步。”政府应着力完善金融环境建设,让更多有能力的民营企业进入金融领域,在拓展自己业务范围实现综合性发展的同时为小微企业提供便捷的小额贷款。大中型商业银行也应该从中吸取经验,转变经营策略,弱化小微企业的财产担保审批,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方法,降低小微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

二是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让扶持政策的积极效果可以遍地开花。细数我国颁布的有关小微企业发展的法规条例,要么是对不同行业的小微企业出台一概而论的政策,针对性差、效果差;要么是大力扶持某个行业小微企业的发展,精力过于集中,顾此失彼。在未来的政策制定上,政府主管部门应围绕小微企业的发展需求,强化市场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学习,增强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将政策方向与企业需要更加紧密结合起来,重点突出又能全面均衡,保证扶持政策能获得成效。

三是促进小微企业自身建设,完善企业制度,保证长足发展。小微企业之所以会面临融资困难,跟社会对其经营管理能力的不确信有一定关系。因此在优化外部环境的同时,小微企业自身更应该抓住机遇苦练内功。为此,小微企业应加快自身的结构治理,完善制度建设,增强信息透明度;树立信用意识,坚持守信经营,杜绝逃废债务和挪用贷款等失信行为的发生,切实提升自身的信用等级;强化品牌建设和规模化效应,小微企业要重视创立阶段和成长阶段的品牌培养,在做强企业的同时,要注重品牌的培养,可以借助产业联盟的方式,逐步向规模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何健聪.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实证分析[J].辽宁经济,2011,09.

[2]陆金方.小微企业融资难原因剖析与经验借鉴[J].浙江:金融管理与研究,2012(02).

[3]马胜祥.论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出路[J].农村金融研究,2012,04.

[4]潘功胜.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环境[J].北京:中国金融,2013,01.

[5]魏国雄.增加融资供给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J].北京:中国金融,2010,03.

猜你喜欢
小微融资金融
小微课大应用
融资
融资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7月重要融资事件
小微企业借款人
5月重要融资事件
小微企业经营者思想动态调查
P2P金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