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退役:迟来的再见

2015-03-14 09:22马恩来
中学语文 2015年2期
关键词:刘翔李娜姚明

马恩来

刘翔被储存的青春期

杨 旺

延宕数日的“刘翔即将退役”的消息一出,知名体育记者小严便在朋友圈感言:我的青春期结束了。对于经历了刘翔成长全过程的小严来说,刘翔确实是她怒放青春的所有见证。不过这种真诚的言语在针对刘翔的话语体系中缺乏市场,很快就有人注释道:恭喜,你的青春期延长了好久。

这就是国人对于刘翔的真实心态:既崇高又滑稽,既励志又戏谑。以我和刘翔有限的交往,如果他存在青春期的话,应该被划分为两个阶段:前阶段它属于年轻人这个特定的群体,他顽皮、时尚、张狂、率性。可惜刘翔的这种真性情并没有保鲜期,当这个自来水厂工人的后代过渡到巨星阶段,那张怒放的搞怪的长着青春痘的脸庞,被一张精于修饰的脸所取代,精准、崇高、老于世故,用空洞的傲慢来对付周遭的一切。

我和刘翔的第一次接触是在2003年的城运会。在长沙某处宾馆,我们有了3个小时的直接对话。那是我最为愉悦的采访经历,作为编辑第一次直面大牌,而彼时的他也刚刚摘得世界锦标赛铜牌。双方的谈话夹杂着搞怪,以及所谓的猛料,“你相信史冬鹏真的比我小”,“耐克这种大牌竟然邀请我为他们的专卖店代言”云云。

只可惜第二天当我如约去给他送报时,才发现他的团队已经下达封口令。我们只能通过门缝进行了简短的对话。

客观来说,选择退役,意味着刘翔和以往的决裂和告别,开始重新挖掘本我。我比较关注的,是牢固地附着在这个门(也就是举国体制)上的刘翔,在摆脱自身的光环和羁绊之后,能否依然具有和姚明、李娜等超级巨星平等对话的权力?他能否保持自己当初青春期的奋进姿态,再有大的作为?

至少如下两个指标,是他需要适应并遵循的:

首先是出色的学习能力。这是现代人的一个重要技巧,也是姚明和李娜能够在退役之后延续巨大影响力的重要原因。李娜曾在运动中途学习和充电,此举也成为她事业版图重新崛起的关键因素。此后她开始不断学习并适应国际规则,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行为及团队建设中,从而一步步赢取世界级的影响力。姚明更不用说,无论是适应NBA规则,还是打造世界级的姚之队,小巨人在各种身份间随意切换,顺风顺水。对于刘翔来说,一支具有浓厚行政色彩的队伍让他在众多事件中丢了不少分,自身的综合素质体现得并不明显。当然,作为情商极为拔尖的运动员,要适应这一切应该不难,关键是能否重新回到虚心的状态。

其次是在社会公众领域表达自己的观点,履行榜样的力量,这是社会名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李娜在这方面的创建并不多,某些时候,她是以一股破坏力或者说反对者的身份出现,来倒逼举国体制改良对自己的管理。而她和金花们对于青少年的持续关注和敦促,也促使中国网球项目没有出现断档。姚明自不用说,前不久“两会”中关于校园体育的联合提名,以及他在不同场合针对体育改革的议论,显示了他的领袖气质和对体育产业的深邃思考。而身为俱乐部老板的他,敢于在球员转会等问题上上书直言,逆强大的中国篮协的龙须,确实让人点赞。从长远来说,他确实将推进中国职业体育改革的进程。

在这方面,长期身处体制内的刘翔,其建树并不多。很多情况下,他是以体制既得利益者的身份出现,缺少批判性思考。当了8年的政协委员,刘翔依然停留在运动员式的思维。在他有据可考的提案中,关于教练员的有效保障、田径为全民健身服务,以及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等,虽然有一定针对性,但缺乏深度和建设性。

在社会转型期,田径这个项目如何进行巨大的裂变,中国体育人应该做些什么,这些都是值得深究的严肃命题。至少目前,我们看不到答案。我们看到的事实是,由于刘翔的离去,以往一票难求的田径场、红红火火的田径赛事,已经变得冷冷清清。

他们,在执拗地等待下一个刘翔的到来。但,可能永远都等不到了。

[解读]借用网友的评议,概括了国人对刘翔“既崇高又滑稽,既励志又戏谑”的真实心态,并通过与姚明、李娜之比较,分析其“被储存的青春期”(延迟退役)的主客观原因,并指出其退役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刘翔就是装在套子里的人

闫 松

中国当代体育三大偶像姚明、李娜和刘翔的退役,都是因为伤病而无法坚持,但是比起姚明与李娜的风光落幕,刘翔此番宣布退役,无论是规格度、仪式感,还是舆论环境,显然迥异于前两人。

刘翔并非在“万人景仰”中功成身退,他宣布的时机、方式,罕见的低调,仿佛就是要刻意回避关注,而即便如此,在说“再见”的一刻,刘翔依然要承受这些年一如既往的非议。

德国媒体曾这样评价退役的刘翔:他是中国体育界曾经最受欢迎的也是最悲剧的运动员。刘翔的“悲剧”首先在于角色定位的冲突,即,他的个性像是体制外,但他的身份却在体制内。

刘翔的偶像气质,不仅来自于成功挑战了西方竞技强势领域,还来自于他阳光的形象和霸气的谈吐。“亚洲有我!中国有我”“让他们知道亚洲速度”“第九道没什么,有点寂寞而已”“只有我自己能打败我自己”,这些充满张扬个性的豪言,让国人对他充满好感与期待,并把他与机智幽默的姚明等量齐观。也因此,他被赋予了极高的商业价值。于是,在他职业生涯的初期与中期,顺理成章地积聚了大量的财富,这也为他后期被诟病、被贬斥为“演员”,囤积了大量论据。

但是,当我们把刘翔当成全民偶像后,却忽视了他与姚明和李娜的本质不同。刘翔从来没有像前两人那样脱离举国体制,实现“单飞”。我们只记得他有赞助商,就以为他真的是商业化的职业体育明星了,但是他的身边从来没有任何职业化的团队和经纪人为他打理一切。他没有真正的团队为他做过“危机公关”。

刘翔其实是一个无法为自己做主的人。舆论热议的关于刘翔退役时间的节点,恰恰佐证了这一点。如果刘翔在2012年退役的话,赔付违约金最高将达到30亿元。刘翔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等待。据悉,他的各种合同2013年底到期,2014年刘翔没有签下任何商业代言。无债一身轻,伤病一直无法痊愈的刘翔,终于可以自由地选择退役,拖延了900天悬而未决的退役,终于在此时刻尘埃落定。

有人说,关于刘翔退还是不退最大的争议点就是“商业绑架”,其实,他还被“体制绑架”,他的一切行动,不单来自于商业契约,还来自于体制束缚。

体制内的身份与体制外的形象,造成了我们对刘翔的巨大错觉。他的难言之隐,他的错综矛盾,是商业与体制的双重绑架制造的。但是,退役后的刘翔摆脱得了商业绑架,却摆脱不了体制束缚。过去几年的刘翔,是个人意志受制于商业利益与集体主义,自己做主受限于广告合同与领导安排,未来的刘翔即便摆脱了商业绑架,依然无法脱离于体制内。

有人说,刘翔退役了,终于可以做回自己。但他除非选择这样一条道路,即退役后来一次单飞!譬如“好心人”为他出的进入娱乐圈的点子。不过,刘翔和体制内大多数人一样,早早就预定了一把红色降落伞。他的名字和职级将会进入上海体育行政系统或国家体育总局。刘翔根本就做不到华丽转身,只有沉默退隐。

在中国,可能没有另外一个体育明星能像刘翔那样矛盾。他一方面曾是体育符号、传奇巨星,另一方面则沦为商业与体制争夺的牺牲品。但他的悲剧不仅限于此,正因为资源稀缺性,他成为了一个工具,成为了一个被大众社会解构的消费品。他曾经是国民英雄,但最终成为沾上道德污点的公众人物,这不是商业绑架、体制绑架的罪过,而是道德绑架的祸害。商业与体制的双重绑架不足以造成刘翔的今天,真正击倒他的是道德绑架,国民英雄倒在了国民的责难中。

文化评论家陈丹青说:“我非常厌恶某些人对明星的期待或者苛刻。你可以有fans,你可以为他晕倒,但这只是fans的一种生理热情,如果这么一个大的国家,十几亿民众对一个运动员赢了或者输了这样在乎,这是很没出息的。英国人、德国人不会干这样的事情,那是一个成熟的民族,中国在这方面还没有摆脱幼童期。”这是刘翔“沦为”今天的悲剧的根源。

[解读]援引德国媒体对退役的刘翔的评价:他是中国体育曾经最受欢迎的也是最悲剧的运动员。阐述了刘翔悲剧的原因,刘翔的“悲剧”首先在于角色定位的冲突,即他的个性像是体制外,但他的身份却在体制内。因而,他不可避免地成为“套中人”,不仅被商业和体制双重绑架,还要遭到道德绑架,国民英雄倒在了国民的责难中。

刘翔退役:迟来的再见与全民偶像时代的终结

张利然

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某人楼上住着爱穿高跟鞋的女人,每天总是很晚回家,甩掉高跟鞋的声音在地板上砸出巨响,把人从梦中吵醒。忽然有一天,女人甩掉一只高跟鞋后,想起楼下还有邻居,便悄悄脱下了另一只鞋。而楼下那人,则一直在等着那只高跟鞋的落地,久久无眠。

刘翔微博发布《我的跑道!我的栏!》正式宣布退役。此消息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终于落在地上的另一只鞋子。

从2012年刘翔“走”完比赛全程开始,他在很多人的心中就已经退役了。尽管如此,刘翔迟来的“再见”仍无法不令人感慨。因为他不同于其他的体育明星,他曾承载着太多的荣耀和失落,他曾是全民的偶像和宠儿。

微信朋友圈流传着一篇文章《辉煌了那么多次,有些人却只记得你的摔倒》,全面回顾了刘翔的“英雄”之路:从1984年中国开始参加奥运会至2004年,20年间,5届奥运会,中国男子田径只获得过一枚铜牌。2004年8月28日,中国飞人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横空出世:110米栏决赛,他以12秒91的成绩追平世界纪录,夺得金牌。他身批国旗、握拳奔跑的经典画面定格在无数人的脑海中。他领奖跃上奖台的画面被媒体称为一个“彰显个性”时代的开始。不但如此,2006年,刘翔又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沉睡了13年的世界纪录,国人为之欢腾……

体育项目有多种,110米栏以往并不太受关注,为何刘翔这么受欢迎?记得2008年刘翔在夺得奥运会冠军接受采访时,眼含热泪说过一句话:“谁说黄种人不能进前八?”电视上反复播放这个画面,人们听得热血沸腾,也没有人像质疑芮成钢之“我代表亚洲人问您一个问题”那样来质疑刘翔何以代表黄种人。

彼时的刘翔,本色演绎了竞技体育的含义,也或多或少地指向人类最根本的崇拜与信仰:人生来崇拜速度与力量,何况中国人、黄种人在田径上的速度向往被压抑了那么久?而与单纯比拼力量的举重相比,速度又更有美感。他跨栏的姿态,又多么像我们跨越一个个人生障碍?所以刘翔,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人们的偶像。

跨栏之外的刘翔,有着健康俊朗的外型、爽朗的笑容,据说有不错的歌喉,又在“偶像”之外,更给人一种“邻家男孩”的感觉。因此,刘翔又成为人们的宠儿,基本上是人见人爱,老少通吃的。

爱之深,望之重,责之切。人们不会忘记2008年8月18日,在家门口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刘翔退赛,8万人的惊叹凝成一个巨大的问号,笼罩在鸟巢上空。之后“阴谋论”“挺翔说”随之而来,至今人们在网上仍喜欢用“黑出翔来”来形容一件事情背后有内幕。

即便如此,人们仍然对刘翔有同情、有期待。直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刘翔单脚跳过终点。那一天,所有的期待落空,所有的同情落地,很多人心里有一个声音:“刘翔,该退就退吧!”

刘翔没有说退。但从此后曝光在公众面前的消息里,我们可以看出,刘翔在规划自己的人生。他结了婚,他出席公益活动,他不再像从前一样接受采访时说豪言壮语。

伴随着媒体的各种退役后出路的猜测,刘翔自雅典奥运会后的收入也被一一挖出。公开数据显示,“飞人”一跨成名后,11年内入账5.35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体坛富豪。相关媒体报道,2012年伦敦奥运会,赛前刘翔已经无法跑了,“赶鸭子上架”的原因是刘翔身上背负着10亿的商业合同,如果不出赛或者退役的话,最高或将付3倍违约金,也就是最高要赔30亿元。

由此我们分析,2012年刘翔不言退役,是因为“退不起”。他给了自己一个缓冲,让这只鞋子晚了些落地。无关伟大与否,认输与否,仅仅是为了生活而已。刘翔跨栏有速度,成功有气场,却没有挑战商业规则的勇气。

刘翔崛起的时代,是中国互联网刚刚开始兴盛的时代,大众的情绪被媒体适时引导非常容易。11年后的今天,随着互联网的走向深处,网民生活“圈子化”,人们被引导的难度越来越大,明星被包装到“全民皆知”已经有难度,“全民崇拜”更是不可能。

随着刘翔的退役,一个“全民偶像”的时代也宣告终结。我们会怀念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热血与激情,亦会随着一些内幕的不断曝光而感慨这个时代曾让我们的爱失去理性。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

是,对于“举国体制”已经有了民间理性的声音和官方积极的改变。

[解读]借用一个“鞋子落地的故事”,引导人们理性看待刘翔的“鞋子”迟迟落地,作者认为,随着刘翔的退役,一个“全民偶像”的时代也宣告终结。我们会怀念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热血与激情,亦会随着一些内幕的不断曝出感慨这个时代曾让我们的爱失去理性。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于“举国体制”已经有了民间理性的声音和官方积极的改变。

刘翔退役,刘翔精神不应退役

殷建光

一晃你们已经陪伴了我19年。初次见面时,我还只是个13岁的孩子,那时我其实只是把你们当成了我的大玩具。别的孩子们玩捉迷藏,玩轮滑,玩游戏机,而我只有你们陪伴。这19年来,我与你们在一起的时间甚至超过了亲友,我想,也许这就是缘分,这就是爱。然而从今天起,我恐怕要离开你们了,虽然舍不得,但是我真的“病”了、“老”了,我无法再与你尽情奔跑,我无法再与你擦肩跨跃。我要“退休”了,我要开始一段新的旅程。再见!我的跑道我的栏。从今天起,我将结束我的职业运动生涯,正式退役。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体育领风骚更是短暂,有几年也就可以了,身体要变衰老,新人要出现,这很正常,因此,刘翔退役,退也就退了,我们没必要大惊小怪,也没必要胡乱猜测。你欢迎人家创造成绩,你也应该欢迎人家退休,这很正常啊。身体是自己的,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身体是要服从自然规律的,不可能永远年轻。

不过,刘翔虽然退役,但是,刘翔在中国田径体育运动上的精神是不应该退役的,刘翔的拼搏精神,刘翔的创造精神,已经成为中国田径运动的一座精神丰碑,我们应该传承,应该发扬,应该激励我们年轻的运动员去拼搏,去创造。这就正如姚明退役一样,姚明已经谱写了中国篮球的一座丰碑,想到中国篮球,我们会想到姚明。同样,想到中国跨栏,我们必然要想到刘翔。对于创造历史的人,我们应该永远尊重,我们应该永远珍惜他们留下的精神资源。

刘翔说了许多感恩的感言,笔者认为,我们也应该感谢刘翔,是刘翔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奇迹,是刘翔给我们树立了一个信心,是刘翔给我们打造了一个期盼,这就足够了,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新的刘翔出现。刘翔给了我们刘翔精神,我们将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创造新的体育成绩。

刘翔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谁都会遇到挫折,但是不要放弃,只要勇敢去做。从来就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唯有不懈的努力,我将带着运动生涯中所学习到的宝贵经验去再次飞翔。昨天的刘翔用自己的努力创造了体育奇迹,明天的刘翔肯定还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再次创造新的传奇。

刘翔退役,刘翔精神不应退役,笔者期盼我们的田径运动能在刘翔精神的鼓舞下创造新的传奇,笔者期盼刘翔能用自己的精神打造退役后的新奇迹,我们祝愿中国田径和刘翔都能一路走好。

[解读]从正面肯定刘翔的精神价值和意义。作者认为,刘翔虽然退役,但是刘翔在中国田径体育运动上的精神是不应该退役的,刘翔的拼搏精神,刘翔的创造精神,已经成为中国田径运动的一座精神丰碑,我们应该传承、发扬,应该激励年轻的运动员去拼搏,去创造。这就正如姚明退役一样,姚明已经谱写了中国篮球的一座丰碑,想到中国篮球,我们会想到姚明。同样,想到中国跨栏,我们必然要想到刘翔。对于创造历史的人,我们应该永远尊重,我们应该永远珍惜他们留下的精神资源。

猜你喜欢
刘翔李娜姚明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bamboo materials in interior design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Introversion and Extroversion Personality Traits on Students’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ies with its Relevant Teaching Advice
李娜作品
跟着姚明,为爱奔跑!
像姚明那样诚实
刘翔复出前景不乐观
姚明受伤让08奥运蒙上阴影
我为刘翔唱支歌
我为刘翔唱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