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对中国渔业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2015-03-14 03:13赵万里
关键词:第三产业渔船渔业

于 涛,赵万里

(大连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辽宁大连 116023)

金融发展对中国渔业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于 涛,赵万里

(大连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辽宁大连 116023)

分析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变动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东部海域7个省份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中国金融发展实质上并未促进中国渔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反而抑制了渔业产业结构的升级。指出其原因主要在于渔业中的第一产业的风险溢价相对较高,制度供给缺乏,并给出促进中国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如调整现行的渔船燃油补贴政策、不断完善渔船管理制度、加大渔业中第二第三产业的制度供给等。

金融发展;渔业;产业结构升级

一、引 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振兴经济的重大措施,渔业得到了空前的重视,渔业产量快速提升。就发展质量来说,中国渔业产业的发展仍面临较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渔船等作业设备陈旧,仍旧采用传统的作业方式,作业效率较低;二是渔业资源被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渔业资源衰退;三是由于人类经济活动和水体污染,造成渔业生态环境恶化。我国渔业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在这种背景下,转变渔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加快渔业产业结构升级就显得尤为重要。

渔业产业结构升级在渔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国内学者的一致认同。范小建(2007)认为我国渔业发展已经处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要继续保持渔业的持续发展,就要实现我国渔业从追求产量向提高质量转变,从扩张规模向提高效益转变,从资源消耗向资源结合和环境友好转变[1],即需要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实现渔业产业结构升级。杨林等(2010)基于产业生态学视角研究了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性及实施路径,认为渔业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渔业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岳冬冬等(2013)认为我国渔业的发展战略之一是大力发展现代渔业,而现代渔业的实质就是渔业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3]。

在促进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中,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包括制度创新、技术进步、发展远洋渔业、发挥政府作用等。对于金融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目前国内学者研究的较少。杨林等(2011)认为渔业贷款是渔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4]。冯利娟(2013)认为金融发展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有促进作用[5]。那么金融发展能够促进我国渔业产业结构升级吗?金融发展是促进还是抑制了我国渔业产业结构升级?本文拟基于沿海7个省份的相关数据,对此进行分析。

二、理论分析

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哥德史密斯(1969)、麦金农和肖(1973)开辟了“金融发展”和“金融深化”领域的研究[6]-[8]。哥德史密斯认为金融与以产业结构变动为特征的经济增长间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从动态上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间存在着相互推进的过程。金融发展通过提高储蓄投资总水平和资金配置的效率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卢卡斯则认为,“经济发展中的金融作用被有害地强调了”[9]。斯蒂格里茨指出:“我们时常将金融比作‘大脑’,它一方面聚集储蓄,另一方面又对之进行分配,形成生产力。良好的金融体系会高效地配置资源,而糟糕的金融体系则会把资本分配给低效的生产部门。”[10]

按照配第-克拉克定理,第一产业的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应逐渐下降。如果我国金融发展能够促进资金更多地流向渔业中的第二、第三产业,那么就会加速这些产业的资本积累,扩大其在渔业产业中的比例,从而实现渔业产业结构升级。反之,如果金融发展带来的结果是资金更多地流向渔业中的第一产业,那么带来的结果是渔业中第二、第三产业因为缺少资金投入而发展缓慢,金融资源更多地流入渔业中第一产业,就会使得其占整个渔业产业收入增加值的比例得以维持。而金融发展过程中金融资源究竟是流向渔业中的第一产业,还是流向渔业中的第二第三产业,取决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投资者的决策是依据风险和收益的权衡。这里借鉴William sharp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假设,做如下假设:

(1)只有两个渔业生产部门A和B,A是渔业中的第一产业,B是渔业中的第二和第三产业。

(2)市场存在大量投资者,投资者具有同质期望,且所有投资者只考虑一个相同的投资期限。

(3)投资者可投资无风险资产和A与B两个部门(风险资产),投资者根据自身的风险厌恶程度进行资产配置,确定风险资产的投资组合,即确定A与B两个部门的投资比例。

当均衡时,投资A和B两个部门应该具有相同的回报-风险比率。如果某一投资的回报-风险比率大于其他投资,投资者会调整他们的资产组合,直到这一比率相等。即满足下面条件:

(1)

式(1)中:E(rA)-rf是投资A部门的风险溢价;E(rB)-rf是投资B部门的风险溢价;而两个协方差Cov(rA,rM)和Cov(rB,rM)分别表示投资A部门和投资B部门对整个投资组合的风险的贡献。由此可见,投资者在A与B两个部门的投资比例决策上,一方面受到不同部门的风险溢价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其风险的影响。亦即渔业产业中不同部门的投资风险溢价与其风险的权衡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若投资者更多地投资A部门,则从长期的角度来说,必然抑制渔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反之,则促进渔业产业结构的升级。

由于缺乏相关数据,这里不能由公式(1)直接确定相关部门的投资比例,但是可以通过金融发展与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确定是更多的资金流入渔业产业中的第一产业部门,还是第二第三产业部门。

三、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1.模型设定

计量模型设定的目的是考察金融发展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为了客观衡量金融发展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构建模型如下:

lnisit=α+β1lnfeit+β2lnfdit+β3lngdpit+β4lntechit+μi+εit

(2)

式(2)中:lnis表示产业结构,是模型的被解释变量;lnfe表示金融发展效率,lnfd表示金融发展规模,这两个变量为解释变量;lngdp表示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用以衡量地区的消费支配能力,lntech表示技术进步,这两个变量是模型的控制变量。为了使数据平稳,减少异方差,上述变量均取其自然对数。

2.变量选取

本文利用2004—2012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7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数据来源于各年份的《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和各年份的《中国金融年鉴》。指标选取和对数据的处理如下:

(1)产业结构高度化(is):本文采用与徐德云(2008)相同的办法来衡量渔业产业结构升级[11]。该指标考虑到了配第-克拉克定理关于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其计算公式如下:

(3)

式(3)中:is表示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系数;yi为渔业中第i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其为Yi/Y,其中,Yi表示渔业中第i产业的增加值,Y表示渔业增加产值。is的取值范围为1≤is≤3,is越小意味着一省渔业产业结构的层次越低,反之,则意味着一省渔业产业结构的层次越高。

(2)金融发展规模(fd):目前国内的实证研究大多采用金融机构存贷款之和与GDP的比值作为衡量金融发展的指标,这里采用相同的办法,取各省存贷款总额除以其GDP衡量各省金融发展规模。

(3)金融发展效率(fe):目前国内的实证研究大多采用金融机构贷款总量与存款总量的比值作为衡量金融发展效率的指标,这里采用相同的办法,取各省贷款总额除以其存款总额衡量各省金融发展效率。

(4)人均GDP(gdp):为各省的GDP总量除以其常住人口数量。

(5)技术进步(tech):为各省的全要素生产率,以1998年为基期,根据索洛残差法求得。

各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变量及其描述性统计

数据来源:各年份的《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统计年鉴》。

四、实证分析

1.主要的估计结果

表2中的(1)~(3)分别给出了混合估计、固定效应估计和随机效应估计的结果。可以看到,在混合估计中,金融发展规模(lnfd)、人均GDP(lngdp)和技术进步(lntech)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都是高度显著的,但金融发展规模(lnfd)和技术进步(lntech)的系数均为负值,即金融发展规模的变化和技术进步并没有促进渔业产业结构升级,而是抑制了渔业产业结构升级。金融发展效率(lnfe)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不显著。在固定效应估计中,金融发展规模(lnfd)、金融发展效率(lnfe)和技术进步(lntech)在10%的显著水平下都不显著,只有人均GDP(lngdp)在5%的显著水平下是显著的,渔业产业结构对人均GDP的弹性是0.311 827,即人均GDP每提升1%,渔业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变动0.31%。在随机效应估计中,金融发展规模(lnfd)、金融发展效率(lnfe)和人均GDP(lngdp)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在10%的显著水平下都是显著的,但金融发展规模(lnfd)和金融发展效率(lnfe)的系数均为负值,即金融发展并没有促进渔业产业结构升级,而是抑制了渔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人均GDP(lngdp)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是正向的,即人均GDP提升有利于渔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在随机效应估计中,技术进步(lntech)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不显著。

表2 实证分析结果

注:本文计量结果由R语言3.0.1版本给出,*、**、***分别表示在10%、5%和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括号内的数值为对应估计值的标准误差。

2.主要的检验

首先检验模型是否存在个体效应和时间效应,分别检验省份虚拟变量和时间虚拟变量的联合显著性,得到的p值分别是p-value<2.2e-16和p-value=0.966,对个体效应检验的p值很小,说明不同的省份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亦即说明不应当仅仅建立一个回归模型,而应当考虑面板数据模型。对时间效应检验的p值接近1,说明不存在时间效应。其次进行Hausman检验,以确定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更为合适。检验的结果p-value=0.9401,故不能拒绝原假设,认为应该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而非固定效应模型。

五、结论与建议

我国金融发展并未促进我国渔业产业结构升级,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即金融发展抑制了渔业产业结构的升级。金融发展使得更多的金融资源流向渔业中的第一产业,即传统的捕捞和养殖业,使其在资本积累等方面优于渔业中的第二和第三产业,造成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速度放缓。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渔业中的第一产业的风险溢价相对较高。而这又是由三个方面导致的。首先,现行的渔船燃油补贴政策增加了投资者投资渔业中第一产业的回报率[12]。其次现行渔船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很好实施,使得非法捕捞仍然大量存在,而这种非法捕捞在短期无疑可以增加渔民的收益[13]。再次,投资者投资渔业中第一产业的风险相对较低,现行的渔船管理制度导致渔船的更新换代速度降低,一些老旧渔船需要的投资相对较少,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

二是由于制度供给的缺乏,导致投资渔业中的第二、第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风险相对较高。以第三产业的休闲渔业为例,目前缺乏制度指引,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了其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因此,根据公式(1),对于投资者而言,投资渔业中第一产业的单位风险(即Cov(rA,rM))所带来的风险溢价相对于投资渔业中的第二、第三产业更高。作为理性的决策者,投资者会将金融发展过程中得到的金融资源更多地投入到渔业中的第一产业,直到第一产业的单位风险所带来的风险溢价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单位风险所带来的风险溢价相同为止。这将造成渔业资源开采负荷加重和渔业资源衰竭,使得我国渔业经济的发展不可持续。

因此,要促进我国渔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主要应该从三方面入手:首先,应该调整现行的渔船燃油补贴政策,使投资者投资渔业中第一产业的风险溢价回归合理水平。具体来说,应该减少对渔业中第一产业的燃油补贴,增加对第二、第三产业的补贴,从而加速金融资源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和第三产业,促进渔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其次,应不断完善渔船管理制度,并加大执法力度。通过完善渔船管理制度,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一方面可以打击非法捕捞、违规捕捞,另一方面可以加速渔船的更新换代,淘汰老旧渔船。这将降低渔业中第一产业的投资回报,从而使金融资源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实现渔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再次,应加大渔业中第二、第三产业的制度供给,这将有利于降低投资渔业中第二、第三产业的不确定性,为投资者和经营者提供明确的指引,降低其经营风险。而第二、第三产业风险的降低,将会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源,从而促进其资本积累,加速其成长,实现渔业产业的结构升级。

[1]范小建.转变渔业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加强渔业经济与政策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07(1):4-6.

[2]杨林,苏昕.产业生态学视角下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与实施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0(10):99-105.

[3]岳冬冬,王鲁民.我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现状分析与初步思考[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4):168-175.

[4]杨林,杨广勇.渔业贷款与渔业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11(2):145-150.

[5]冯利娟.山东省蓝色海洋金融发展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关系初探[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50-51.

[6]GOLDSMITH R W.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9.

[7]MCKINNON R I. 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73:1-23.

[8]SHAW E. 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30-32.

[9]LUCAS R.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 (1): 3-42.

[10]斯蒂格利茨.金融稳健与亚洲的可持续发展[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8(3):2-13.

[11]徐德云.产业结构升级形态决定、测度的一个理论解释及验证[J].财政研究,2008(1):46-49.

[12]田丰,曾省存.渔业燃油补贴政策的后果及其形成机制[J].财经问题研究,2015(3):75-80.

[13]段志霞,毕建国.我国渔业补贴政策及其改革探索[J].生态经济,2010(10):203-207.

2015-07-04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4BJY017)

于 涛(1979-),男,博士,讲师;E-mail:taoyuchina@126.com

1671-7031(2015)05-0020-04

F326.42

A

猜你喜欢
第三产业渔船渔业
千舟竞发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国内新型远洋金枪鱼围网渔船首航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江苏省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空间统计分析
休闲垂钓 传统渔业新引擎
中菲渔业合作重启 菲渔业代表团来华培训交流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湖南省渔业协会成立
南海灯光围网渔船改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