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5-03-15 14:43
学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鼓励性创设物理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李学文 (河北省三河市第一实验中学 065200)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人们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利用实验,合理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物理 教学 兴趣 多媒体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认识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积极探究新知的一种动力。学生对物理学习感兴趣时,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才会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从而迅速而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那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怎样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产生学习欲望。其中,创设问题情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有效。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教具、演示实验、多媒体等创设问题情境,也可以通过语言直接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此外,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可以在上课刚开始创设问题情境,可运用简单的演示实验或精练的语言设置疑问,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思考。 "问题就是激励",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到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上,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还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水的沸腾时,教师可以演示“纸锅烧水”这个小实验,让学生观察,学生会发现水虽然沸腾了,纸锅却没有烧着。此时,学生心中会产生疑问:“纸锅为什么没有烧着?”这样,学生就会产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会兴趣盎然地去探求物理知识。

二、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实验,这有利于学生形成物理概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获得物理知识和技能,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初中生对有趣的自然现象都有直接的兴趣,因此物理实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需要尽量选做一些有趣的小实验,使学生认真观察物理现象。这样,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还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在做物理实验时,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确保实验现象的明显性。在做物理实验时,如果实验现象不明显,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采取各种办法,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在观察压强计里水面的升降时,教师可以将水染红。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增强实验效果。课本中的许多演示实验现象不明显,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可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演示实验,直观地再现实验现象和实验步骤,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适当把验证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机会,使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实验和实验习题,还要在课堂教学中把某些演示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或者让学生上台演示,对于实验性习题,也要让学生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去解决问题。此外,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多动手操作,进行实验探究,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实验探究的方法,教师示范操作要准确、安全,一次成功,还要辅以语言、板书、图表等。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公布讨论题,安排实验,然后让学生先做实验,再讨论交流,最后得出结论。这样,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开展丰富多彩的物理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获得知识,产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活动形式有很多,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物理课外活动。首先,课外阅读物理书籍。学生通过广泛阅读能够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也会对物理学习更加感兴趣。其次,指导学生办物理小报。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如物理之最、科学家轶事、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现代发明等,并将这些资料整理好,汇编成小报。这些知识都充满了趣味性,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过程也是非常有趣的,所以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小制作和小实验。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或者实验,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获得更多的物理知识,还能产生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运用鼓励性评价

莎士比亚曾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产。”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希望获得成功、得到表扬。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进行鼓励性评价,多表扬学生,对学生微小的进步都及时恰如其分地予以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产生良好的情绪,诱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内部情感动力。坚持正面教育和进行鼓励性评价非常重要,即使个别学生暂时落后,教师也要进行个别辅导,鼓励他们,绝不能讽刺挖苦。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使他们增强自信心,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此外,在批改作业时,教师也要使用鼓励性的话语,并进行必要的提示,可以适当面批作业,使后进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受到鼓舞。教师在教学中多进行鼓励性评价,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机,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乐学、会学,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1]乔际平.物理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雷爱兵.开发非智力因素提高物理教学质量[J].高等函授学报,2005.

[3]乔际平,邢红军.物理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责编 张文娟)

猜你喜欢
鼓励性创设物理
只因是物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我不是教物理的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