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015-03-15 14:43杨希华河北省三河市行仁庄小学065200
学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课文目标语文

杨希华 (河北省三河市行仁庄小学 065200)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为语文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但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改善和解决。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对此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探索,现总结如下。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切实际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常常很随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教学内容不够重视,没有深入解读文本,无法使自己对知识进行内化和吸收;二是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计教学目标时仅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盲目照搬教学参考书上的教学目标,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三是制定的目标不合理,不仅没有体现三维目标的整合,更时常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这样的教学目标只是停留在对文本的内容理解上,忽视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注定是不全面的、失败的。

(二)教学方法单一

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启蒙阶段,此时期的教学必须灵活多变,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长期按照“识生字——给课文分段——归纳中心思想”这三步进行。在他们看来,教学时只要完成了这三步,教学任务便顺利完成了。殊不知,这种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脱节,更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三)教学形式流于表面

合作学习是众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但在实际运用中却暴露出很多缺点,如优等生在合作时常常会扮演一种帮助的角色,学困生则成了听众,完全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只能从优等生那里获得信息,有时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远不及在日常听课中的获益多。久而久之,这些学困生中便会出现一些无所谓的情绪,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四)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不可否认,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仍有一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过于放任,缺乏必要的指导。如过于追求表面的“轰轰烈烈”和形式主义,严重脱离文本、忽视双基;应试教育痕迹严重,十分侧重于应试语文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情操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这些现象的存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应试技巧,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却明显下降,如果不能得到进一步改善,必将阻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小学语文教学改善措施

(一)目标引领,有的放矢

一般而言,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从纵向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七级,即总目标、年段目标、年级目标、每册教材目标、单元目标、每篇课文目标、课时目标。其中,课时目标更是教学的立足点。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把各级目标有机地渗透到每一课时中去。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并将课文放到单元中、放到整册教材中,甚至整个年级、年段中去考虑,从听、说、读、写等方面认真思考,这样制定出来的目标才切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展开深入学习。

(二)丰富教学方法

实践表明,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就必须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通过不断的变换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应该如何做呢?首先,结合不同的课堂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尽可能地创造听、说、读、写的综合学习氛围,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再次,注重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束环节,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要做到了以上几点,一定可以改变过去那种被动学习的局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有效教学。

(三)将教学形式落到实处

一般来说,小学语文整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习的情况比较少,大部分时候仍然需要把班级授课制和合作学习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深入研究语文教材,根据课文实际和教学要求精心选择合作内容,尽量为所有学生提供合作机会,使合作学习这一教学形式达到高效。如在讲解《詹天佑》一课时,“人”字形铁路的设计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一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一起思考,一起画示意图,一起试着用小火车在“人”字形路上运行,通过想、做、说的多项启发,不仅轻松解决了知识难点,更让学生在合作中收获了知识,提升了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四)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与密度

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是关键。这就要求各学校必须合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培训计划,让广大教师参与其中。具体来讲,主要应做好以下两方面:首先,学校要鼓励语文教师积极参加在职培训与学历进修,通过大量的探索与实践,提高自身的业务功底和教学能力;其次,学校应尽可能给所有一线教师提供参加研讨、观摩的机会,而不是只让个别骨干教师参加,减少二级培训,增大教师的直接收益。相信做到了以上两点,广大教师的自身素质与能力必将得到明显提高。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道路是漫长、曲折的,我们在前行的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没有理由退缩,而要在实际的工作中正视教学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积极转变教学思想,深入探求解决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语文教学继续走在正确、健康的大道上,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助力。

[1]崔殿东.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3(14).

[2]高贵忠,任京民.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困惑与转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3(1).

[3]冯文清.素质教育中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J].法制与社会,2010(30).

[4]张泓平,刘平.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9(36).

[5]赵财经.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0(4).

猜你喜欢
课文目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