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浅谈

2015-03-15 14:43
学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初中语文作业

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浅谈

李章宏 (陕西省富平县刘集镇施家初级中学 711700 )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学生只有对于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也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高。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语文学科也是如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初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呢?本文对此进行了如下浅谈。

初中生 学习兴趣 培养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不应该是单纯的知识讲解和传授的过程,而应该伴随着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师课堂知识的同时,多与学生互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因为学生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才会没有压力,才会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促进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要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初中语文教师就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过硬的专业素养。初中语文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才能够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获得学生的尊敬和钦佩:初中语文教师还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以渊博的学识来征服学生,以丰富的语言和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二是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初中语文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让学生感受到民主和平等,要关心和爱护学生,让学生在爱的包围中愉快学习,提升语文学习兴趣。三是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初中语文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对于学困生,更应当给予关怀和帮助,使其对语文学习更加有信心。初中语文教师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语文,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二、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首先,对课堂导入语进行精心设计。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道出了成功的关键是良好的开端。那么,初中语文教师要想收获成功的课堂教学,就要在课堂导入语上下功夫,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语,力求在一节课的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产生兴趣。当然,导入语的设计基础是课文具体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需要尽心设计导入语。如在讲授《生命的意义》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运用富有启迪意味的设问来做导入语,进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一下。”在学生们稍加议论和交流以后,教师可以将文中的保尔的一段富有哲理性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借助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们,让学生齐读一遍,以激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便可以顺利地进入这篇课文的讲解中。

其次,对单元设计顺序进行改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并且乐于其中。所以,学生只有有了学习兴趣,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才会越学越爱学。所以,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需要来对原有的单元设计顺序进行调整和改变,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如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时,初中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更真切的切身生活体验,也为了更有效地开展综合性教学,可以调换一、二两个单元的顺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浓厚的兴趣。具体操作如下:教师可以将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放在四月中下旬讲授,这样可以很好地结合即将到来的母亲节(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以便让学生有感而发并学以致用。这种把语文学习融入到社会生活中的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最后,对作业设计进行优化。作业是教师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为学生设计的让学生在课堂外进行的练习。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学生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不仅可以使得学生丰富知识储备,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然而,当前学校给学生布置的课业过重,以致于学生将整个学习过程都认为是枯燥乏味的,甚至有些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针对此情况,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作业的趣味性,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初中语文教师要让作业“活”起来,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来完成作业。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给学生布置一些能够亲身体验的作业项目,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如教授《散步》一文时,教师可以将“回家给父母洗脚”布置成学生们的作业,并进行一番说明,让学生们带着兴趣去完成。

三、加强学法指导

首先,教会学生讨论。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兴趣。如在教授散文《背影》一文时,在学习到“父亲身体肥胖、行动不便”却给“我”去买橘子一事时,同学们对于“谁更应该去买橘子”展开了讨论:一些同学说应让年轻力壮的“我”去,而不应让年老的“父亲”去。这一独特而新颖的见解诱发了同学们的讨论。学生探究情绪高涨,在激烈的讨论过程中深切地感悟到父爱的伟大。初中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的机会,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正确的讨论方法,以培养其学习兴趣。

其次,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生如果只是一味地在教师讲解的引导下进行被动学习,那么学习起来会感觉枯燥,不会有兴趣。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参与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主动去熟悉故事背景、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要提前安排学生借助网络、书籍来了解要学习课文的相关内容,以便更好地走进作者的生活,还原课文到原始的生活中。只有这样,学生学起来才会津津有味,兴趣盎然。所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有意识地把课内的每一篇文章当作一个例子和媒介,由它去引出课的文学知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感受文学之美。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往今来,无数先哲仁人都践行者这一育人真理,重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今天,初中语文教师也要一如既往地重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责编 乔召召)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初中语文作业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我想要自由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