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的几个改变

2015-03-15 14:43
学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苦学教法数学教师

小学数学教学的几个改变

陈翠荣 (河北省宁晋县大陆村学区 055550)

小学数学教师要有灵活的头脑,能够在教法上常变常新,做一个能够跟得上时代步伐的人。本文就教学的几个改变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能够改“灌输式”教法为“启发式”教法,改鼓励“苦学”为倡导“乐学”,改教数学为教方法。

小学教育 数学教学 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敢于创新,把那些不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方式方法改掉,换成实用而长效的教法。但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成熟、深入的今日,仍有部分教师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论学习,自己没有学习的时间,也没有学习的习惯;论思想和眼界,却因为长期困守校园而变得目光短浅,视野狭窄。这些都影响到了小学数学教师的创新力,导致他们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好无奈地沿袭旧有的方法和套路。由此看来,要想获得本质性的提高,非得有些根本性的改变不可。

一、改“灌输式”为“启发式”

大多保守、传统的教师的课堂教学不过是单调的“复习—新授—练习—小结—作业”五个环节,少有例外。这是单一的教学过程,从始至终都在围绕着教师的讲来进行,学生的思考和练习则放在其次。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如果有听不懂的内容,那么下面的知识就很难明白。课堂中疑惑不能及时解决,长此以往,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学生的兴趣也越来越低。这种自上而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倍感压抑,他们往往在教师的督促和鞭策中进行学习,很难培养可以供学习坚持长久的内在动力。

针对这种灌输式教学的种种弊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新的教学五环节:情境导入—学生探究—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巩固—小结。这一改变,使课堂主体发生了改变,由以教师为主体变为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个过程突出的不是教师而是学生,目的是使学生真正由学会变成会学。这样,学生掌握了方法和规律,难题便自然迎刃而解。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穿插师生共同讨论的活动,这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小组讨论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方式,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遇到难处,再请教老师,而教师也可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最后由小组得出结论,推出代表展示答案,教师当堂点评。

这种教学方式最大的好处就体现在对于学生的启发式教学上。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尽善尽美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考热情和学习主动性。这种学习方式下,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都有受到点评和表扬的机会,从而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二、改鼓励“苦学”为提倡“乐学”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总是习惯于给小学生贯彻苦学、勤奋学的思想,当然,这并没有错,也是每个学习者,甚至是每个活在当下的人所必须具备的拼搏精神。但如果我们仔细深究的话,会发现有一些不对的地方:当教师懒于创新,不能帮助学生激发兴趣,让他们乐于学习的时候往往会用拼命苦读作为借口让他们自己去学习。在教学中,我们都会有这样体验,当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正好应对了学生的胃口,那么他们的学习效率就高,相反,效率就会很低。这说明学生不喜欢硬性的灌输和强制性的学习,因为这样的学习会给他们带来压力,甚至是沉重感。所以,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会按他们所需所求去教学。

倘若教师有足够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乐趣,激励学生,让他们从苦学转变到乐学,那将对他们的整个人生都影响深远。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有些学生显得有些不耐烦,因为前两天一直在学被2整除和被5整除的内容,学生在思想上有些轻视,认为很简单。这种状况让他们顿时浮躁起来,我抓住了学生的这种心态,抛开书本的内容,给他们拿出几张我事先准备好的卡片来。我先拿出一张,上写着273,让学生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学生经过计算得出“能整除”的结论。然后我又拿出一张上写723,再让他们计算,又得出“能整除”的结论。算到此,有的学生就急于得出“个位上是3的能被3整除”的结论。接着,我又让学生计算237、732、372、327等数能不能被3整除,结果都能被3整除。这让学生感到很困惑,同时又很好奇,到底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这时候再抛出答案,学生就能对这个特征记忆牢固。

这种教法让学生参与到了其中,与教师一起探讨新知,让他们在逐步的探索中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改教数学为教方法

聪明的教师应该善于做一个“懒”教师,自己能不动手的不动手,能不动嘴的不动嘴,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只有那些还没有想明白的教师才会凡事躬亲,面面俱到,让学生处处都觉得舒服。表面来看,这是教师负责任、肯用功的表现。但从长期来看的话,这样做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也不利于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聪明的教师总是能够用聪明的方法把自己从帮助学生学习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这样教出来的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有自信。当然,教师不做不代表在偷懒,教会学生方法并不是教师要偷懒,恰恰相反,教会学生方法比教会学生概念和定理更难,更考验一个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应通过充分的准备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逐渐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将教数学转变为教方法,课堂就一定会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景。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2]韩四清.建构理论下自主学习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构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4).

[3]波利亚.数学与猜想[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4]郎正松.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研究,2011(14).

(责编 房晓伟)

猜你喜欢
苦学教法数学教师
第二十二回 盘丝岭遇蜘蛛侠 苦学古文文采佳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刺股苦学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
羽毛球正手击高球教法五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