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情感教学浅析

2015-03-15 14:43
学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教师应初中英语情感

初中英语情感教学浅析

李玲段 (河北省宁晋县大陆村镇初级中学 055550)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他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古人有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想做好教学工作,教师应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感情,以真诚的态度和真挚的情感走进学生的心灵, 关心爱护他们,做到以情动人。《英语课程标准》将情感目标列为了课程目标之一,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有益于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努力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从而在教学中实现师生共同参与、和谐发展的目标。

初中英语 情感教学 策略

情感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积极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依照现代教育理论来看,教学既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情感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要受到各种情感因素的影响,例如个人的价值观、意志与理智特征、学习动机,以及任课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学风格、教学中的情感投入和对待学生的态度等。在教学过程中,这些情感因素会引发不同的情感结果。学生的态度是情感结果的重要表现方式,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乐学——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或厌学——学生消极被动地学。因此,在学生的个人发展过程中,情感态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笔者尝试了以下做法。

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传统的教育理念下,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只注重教学内容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对此,在如今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既要关注学生的认知,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不仅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如果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而不是教师强加的任务,必能提高其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二、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

教师应该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初中学生的情感特征以及英语水平,笔者通过自己的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寓竞争于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小组竞争活动。如每节课指定两名学生进行各自一分钟左右的演讲,内容可以是其本人的日常生活或感兴趣的事情;举动,讲英语小故事比赛、课堂分组组词活动、英语歌曲比赛、英语配乐表演比赛等。对于学习程度不是很好的学生,可让他们唱英文儿歌或复述看过的笑话。如此一来,可以让学生活起来,进一步从动脑、动口、动手等方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第二,要加强课堂教学,不断变换教学形式。例如组织表演对话、角色扮演、练习绕口令、学唱英文歌曲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增强对英语的喜爱之情。第三,拓宽课本内容,扩展背景知识。例如讲圣诞节时,教师可以拓展一下其他的节日,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等,也可以讲一下中国某些传统节日的传说与来源,再让学生比较这些节日的异同。这样,学生接触到的就不再是孤立的、冰冷冷的单词,而是一连串生动有趣的故事,从而逐渐增强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巧妙组织教学内容,进行英语课堂的有效互动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巧妙组织课堂教学,改变传统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学生通过绘声绘色的表演,可获得文中角色的情感体验,从而加深了对课文角色的理解。此外,英语课堂的积极互动也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最终实现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其一,教师可采取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早在2500多年前,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至今仍受到教育界人士的肯定。“因材施教”建立在尊重人的个体差异的基础之上,主张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在英语情感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到每位学生在智力、非智力因素发展方面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英语知识的增长。同时,教师应区别对待每一位学生,如在为学生设立英语学习目标的时候,面对学困生,教师可以从单词、词组或语法知识方面入手,为学生设立起点低、台阶式、学习量适宜的奋斗目标,使其获得实现目标的成就感,培养其学习英语的自信,提高其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对于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应在其掌握基本英语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学习难度,让他们获得挑战困难的成就感。因材施教,可以使每一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获得进步,从而实现班级整体英语水平的提升。其二巧设导课方式,做好课堂感情铺垫,使学生进入到学习准备状态。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学习英语的准备状态如何关系着学生能否顺利快速地接受新知识。教师应在开课前巧妙设置导课方式,为英语课堂教学做好情感铺垫,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顺利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之中,积极参与到英语教学之中,为本节课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师生间一点一滴的情感交流,都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崇拜、感激、信任和尊敬之情,从而愿意与教师配合,积极地进行学习。教育心理学证明,初中生不会用理智支配感情,他们对某一学科的学习经常会带有情感,这种情感来源于他们所喜欢的某一学科的教师。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初中英语教学具有很强的情感性,利用好这一点,将使我们的教学受益匪浅。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2]王松美.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东北师大出版社,1999.

[3]包育彬.中学英语教学策略与艺术[M].东北师大出版社,2000.

[4]孙玉梅.现代英语教学法[M].东北师大出版社,1999.

[5]中小学外语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

(责编 吴海婷)

猜你喜欢
教师应初中英语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