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2015-03-15 14:43
学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生活化情境

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李巧娟 (河北省石家庄市阳光小学 050000)

现行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掌握实用性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采用多种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及其与生活的联系,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 教学质量 策略

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基本标准就是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改变枯燥陈旧的教学模式,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把学习真正当成一种乐趣,在快乐中学习数学,这样,课堂教学质量就会得到保障。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中国当代著名数学家杨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学好数学,兴趣是关键。”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再加上教师良好的诱导,就能够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发挥其最大的潜能。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善于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此外,数学是一门科学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数学之美。数学的艺术美在于其含有的公式、法则、概念、符号等使其具备一种科学、谨慎、抽象之美。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抓住这些数学之美,结合自己的教学水平,将数学之美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奇妙,从而激发他们喜欢数学、热爱数学的兴趣。例如,可以将数学学习的一些案例与具体的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活动,要使这种双边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就要建立平等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使他们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信任感,这样师生就会互相理解、信赖和支持。这种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因此,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师道尊严的观念,将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地位,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尊重和关爱学生,对他们给予充分的肯定、包容,缓解他们的紧张心理,使他们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其次,教师要对学生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尤其是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对他们的引导和帮助有更多的耐心,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和热情。再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用平等的态度对待所有的学生,实现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和对话。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建立平等、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改变教师居高临下的单一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学要从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入手,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他们体会和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要达到这一要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感悟到数学的作用和乐趣,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要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选取学生熟悉的贴近教学内容的生活情境进行加工,以便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要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教学活动不仅指课堂教学,还包括课外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将教学引向课外,将书本上抽象的学习内容变为开放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积累经验。再次,创设多元化的生活情境。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及兴趣入手,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再次创设生活情境。真正实现课的导入“生活化”——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例题教学“生活化”——例题教学是优美乐章的主旋律;知识运用“生活化”——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仿佛是动听的“交响乐”。

另外,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很多与数学有关的问题都可以成为数学课堂中的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各种数学素材,让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走进课堂,使抽象、静态的学习内容变成具体、动态的生活问题,进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作用和乐趣,这也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改进教学评价,树立全面质量观

教学评价也是教学活动的一部分,以往的教学评价基本上是以学生的成绩为依据,这种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和片面,不能对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做出恰当、全面的评价,而且统考、升学都以分数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师在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影响了素质教育的落实和实施。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改进教学评价方法,构建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要树立全面的质量关,对小学数学教学有全新的认识。即小学数学教学任务已不仅仅是教学生计算、解题,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其学习能力,学会做人;数学教学质量的好坏也不仅仅是看学生读了多少书,而凭而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内化的程度及在各种教学活动中表现的心理素质状况。

因此,我们要建立全面合理的小学数学整体素质的综合评价体系,即变单一知识考试为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的全面考查;变单一的笔试考查形式为多种考查形式(笔试、口试、面试、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等)相结合的综合性考查;变用分数排名次相对评价为教学目标达成度的水平评价,从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反应、作业状况等方面入手,强化日常评价,评估学生日常学习活动的效果,再结合考试成绩作出综合评价,实现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我们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在工作中大胆探索和创新,不断地适应新环境,并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1]邓龙芬.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2(10).

[2]李正莲.关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2(14).

[3]汪润玲.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新课程学习:上,2014(5).

(责编 赵景霞)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生活化情境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