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怎样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5-03-15 14:43
学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习惯有效性

浅议怎样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杜随山 (河北省邢台经济开发区留村学区 054000)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问题和练习,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数学 教学 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方式,决定着数学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为此,数学教师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制定符合学情的教学方案,使课堂充满活力,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一、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如果教师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就难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心中有学生,把思考教师如何教转变为思考学生如何学,在设计每一个课堂教学环节时,都要考虑这个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是否有帮助。具体而言,教师在设计导入时,要考虑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这个问题能否使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在设计练习时,要考虑这组习题是否能让学生掌握、巩固并运用知识,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此外,教师还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可以找他们谈心,多关心和鼓励他们,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为教学做好准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会到数学不仅有用,也很有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师可以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可以利用生产、生活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不断探求新知,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观察生活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其次,教师还要多鼓励学生、宽容地对待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改进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知识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改进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发展。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还要多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究、讨论交流,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总之,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在数学教学中,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教师也要灵活运用恰当的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记》中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有的学生学习很轻松,课后作业做得又快又好,学习成绩也很好,而有些学生学得很辛苦,成绩却不理想。究其原因,是这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往往不专心听讲,没有掌握好知识,导致课后做作业做得费时费力、质量又不高。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还要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勤思善问的习惯。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习惯,使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教师也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探求新知,启发学生积极独立地思考,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许多问题不是单凭学生一个人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学生之间合作。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就要在必要时让学生合作学习,使学生养成合作的习惯,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注重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效果等的评价和反思。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结构,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优秀教师都不是天生的,都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成长起来的。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善于反思,了解学生的信息反馈,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到并及时弥补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经常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随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初中数学教师要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数学课堂更精彩,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

[1]岑志庆.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07(49).

[2]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01.

[3]陈冬.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控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2).

(责编 张文娟)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习惯有效性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