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活”起来

2015-03-15 14:43
学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微笑情境语文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活”起来

侯银霞 (河北省邢台市新华南路小学 05400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随着新课改的到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以往灌输式沉闷的课堂氛围变为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氛围。然而,现在的课堂活跃度仍然不够。那么如何才能让课堂真正地“活”起来?本文将进行探究。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创设情境

虽然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改变作用很大,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仍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问题,表现在教师的观念仍改变得不彻底,教学手段不够丰富,策略变化不多,这都影响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改进。

第一,传统的师生观念阻碍着着新型师生关系的发展。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是高高在上,学生则是俯首贴耳,这样才能树立教师的威严;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学生是无权干涉的,否则就是扰乱课堂秩序,所以,学生不会对教师在课堂上的错误提出质疑,教师与学生明显缺乏沟通。学生学习情感被忽略,其非智力因素被限制,以至于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而教学效果却不好。

第二,课堂评价手段不合理。虽然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在逐步改善,但评价手段却与以往没什么差别,简单而缺乏鼓励性,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情感态度未能起到点拨和鼓励的作用。

所以,教师首先要全方位地改变固有的观念,重新定义课堂教学。教改实践中,关于课堂教学如何“活”起来,学生在课堂上适宜开展什么形式的活动,笔者提出一些具体的做法,以供研讨。

第一,创设民主和谐的情境,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教师想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就要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面对学生。有人说“微笑和赞赏有移山的力量”,也有人说“面对一个微笑的人,你会感到他的自信和友好”。所以,我们要想赢得学生的信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力量,应该时常保持微笑。

教师还要善待学生,尊重学生。每一个学生都首先是一个个体的自然人,他们学习知识的能力不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不同,所以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耐心分析,了解原委,细心教导,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二,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一个提问的机会。

有民主和谐的、整体的课堂氛围作为基础,创设问题情境便水到渠成。小学生的思想很活跃,求知的欲望很强烈,对所有的事物都有好奇心,所以他们的心中是不缺乏问题的,最重要的就要看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了。在课上,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问题,当他们提出的问题值得分析时,我们要说:“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大家来讨论,请大家思考一下,看看如何解答。”并引导学生去找相关的课文,通过阅读分析,让大家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点拨引导,以解决学生的问题。当他们的问题跟课本内容一点也不相干或不合理时,首先要肯定他的勇气,然后委婉地告诉他这个问题在这里提出不合理,可以课下找老师解决。

第三,创设阅读环境,给学生一个感悟的空间。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多种阅读途径、倡导自主阅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更是让学生语文素养得以提高的关键。《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给学生充足的文本阅读时间,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问题,感悟思想。

阅读时,要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书声中感受到读书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小学语文中有许多短小的古诗,读起来琅琅上口,很适合小学生去读。先不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单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来说,阅读就是最好的方法。

阅读还可以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创意朗读,比如分角色朗读、带感情朗读、听录音朗读等,而不管哪种形式,都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各自独特的角度去体会课文、感触课文。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篇文章的情感感悟不同,读出来的情感就不同。

如在教学《白杨》一课时,结尾写到:“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有的学生在阅读后就发现了一个问题:爸爸在沉思什么?为什么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我让学生再去读原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于是,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各抒己见,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有的说爸爸看见了几棵小白杨在风沙中长起来了,所以很高兴;有的说小白杨象征着我们这些小孩子,爸爸看到我们茁壮成长所以微笑了。学生在阅读时能感受到这些思想感情,感受到在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经历。试想,将这样的阅读、这样的探讨贯穿到课堂教学中,课堂能不“活”起来吗?

第四,创建活动组织,给学生一个自学的“地盘”。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学习,倡导从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善于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知。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只是口头给学生灌输这种思想和方法,而没有具体的措施和安排,学生会感到很空洞,不知如何做起,所以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最好以小组活动的方式来实现。小组内可以开展各样的活动,比如朗读、讨论问题、作业互评等,这样就给了每一个学生自主活动的“地盘”,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自主合作学习的力量和乐趣,感受到自主合作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合作、交流、协调的能力。

作为走在课改前沿的教师,要大胆创新,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一改传统课堂上的沉闷和枯燥,就是可以借鉴的好方法。

杨映华.小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培养[J].甘肃教育,2006(8).

(责编 齐真)

猜你喜欢
微笑情境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