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让小学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

2015-03-15 14:43
学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知识思维

浅谈让小学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

赵丽芹 (河北省三河市第一小学 065200)

当前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强调,要重点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既应该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更应该让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所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逐步养成用数学思维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 数学 教学 生活气息

曾经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现在小学生最缺乏的是自己做事情的能力。这种能力指的是小学生能够自己制订计划,并且按照计划去实施,遇到问题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的能力。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也应该朝着这一方面去努力,不仅仅培养学生会做数学题目,还要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将数学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

一、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阅历出发,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教学的大课堂,创设问题情境,既要让学生感觉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又要让他们对问题感到好奇,觉得富有挑战性。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很多在学前班就已经接触过简单的数学知识,所以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教师在此基础上,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比如,在上第一节数学课《数一数》时,教师应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片,让他们先感受一下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有3个学生在踢足球,有2个女孩在跳绳,有4个男生在做气象观察等。这样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将参加的各种学习活动,同时能够大致了解每项活动需要多少人参与。接着再让学生观察他们新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各种数字,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看一看、数一数等活动,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为了让学生在玩中获得知识,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创设出了有趣的生活情境。情境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以学生具有的“数学现实”作为直接出发点,充分利用生活现实作为问题的载体,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原来那么贴近生活,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例如在上《6和7的加减法》时,我先用课件出示了一幅美丽的郊外美图,告诉学生:“秋天到了,图画里秀丽的乡村风光多美丽啊!老师带领大家和图画里的小朋友一块游玩,还要请喜欢数学的同学帮助老师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问题,你们能做到吗?”通过简短的几句话,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油然面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和探究中,学会了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还可以通过模拟生活场景,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运用数学知识。以《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为例,教师可以邀请三名学生分别扮演小贩甲、小贩乙、母亲,其场景就是母亲去不同的水果摊进行比价,让学生通过询价、比较、议价、计算、付款等环节的演练,来模拟100以内数字的大小比较、加减运算等。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更直接地意识到数学的用处,提高对数学的重视度与喜爱度。

三、引导学生将数学思维延伸到生活之中

用生活理念构建小学数学教学,就要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向课外延伸,创设真实的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即教师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就拿新课示教材《方位》教学来说,教材要求学生能够认识东南西北,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只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或者是地图上的东南西北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要将数学思维与方法渗透到学生的大脑。如在认识指向标和东南西北的基础上,结合函数坐标系的简单思想和中国地图,让学生说一说上海在北京的哪个方位,并估计两者之间的距离,再把这种思维引伸到学生身边的生活中,让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身边的事物,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解决身边的事情。

再如教学《面积与面积单位》时,在学生认识了什么是面积后,让他们动手将橡皮、树叶、小刀、直尺等大小不同的物体,摆在同样大小的一张长方形的纸上。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发现有的要摆21个,有的要摆11个,而有的只要摆6个就可以了。接着,再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同样大小的面积,为什么摆的个数相差这么多?如果要用一定的数量来表示这样大的面积该怎么办?如此使学生在心灵深处撞击出矛盾的火花,进而体会到应该有一个标准,从而自然就过渡到了面积单位的教学。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使学生体会到了学习面积的重要性,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思维的力量。

四、总结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始阶段,也是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如果在这一阶段,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了排斥的心理,对数学不敢兴趣,甚至害怕学习数学,那么这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将小学数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生活气息,是把学生领入数学大大门,让他们愉快地接受数学、享受数学的最好方式。数学教师要做教学中的创新者、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善于思考、发现、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模型以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点,让学生通过生活化的数学学习,养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让他们意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可以帮助我们化解很多难题,能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1]庞丽艳.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2014(4).

[2]王俊平.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生活气息[J].学周刊,2012(11).

[3]张淑慧.让数学课堂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J].新课程教育研究,2013(4).

[4]严慧慧.让生活实际真正进入小学数学课堂[J].新课程学习,2010(5).

[5]吴玲.浅谈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0(8).

[6]刘海燕.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1).

[7]鲁丹.浅析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J].考试周刊,2014(63).

(责编 吴海婷)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知识思维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