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笔记内容初探

2015-03-15 14:43
学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疑点笔记板书

小学高年级语文笔记内容初探

宋 瑞 (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教师进修学校 054000)

小学高年级学生做好语文笔记有利于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三个阶段对如何做好语文笔记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小学 高年级 做好 笔记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之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在目前的课堂上,许多小学生不会做笔记,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一两年后即将升入中学,正处于小学升入中学的过渡阶段,今后他们将要面对大量的各学科知识的学习、记录大量的学习笔记。因此,我们要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有意识、有条理、有选择地记课堂笔记,使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等从课文内容中凸显出来,这对于其今后的学习很有帮助。那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笔记应该记录哪些内容呢?

一、课前预习阶段

学生在预习时首先会把课文快速阅读一遍,标出自然段,找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弄懂这些生字和词语。小学高年级语文课文大多数篇幅较长,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生字词、重点句子、有疑问的地方标上相应的符号,如圆圈、直线、波浪线、方框、三角形、五角星、问号等,这样既节约时间,也可以节约空间。

首先,标字词。学生可以用圆圈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在关键字的下面点上重点符号“小黑点”,用“△”标出容易出错的生字和词语等。

其次,标句子。学生可以用横线直接画出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句,若文章有采用了修辞手法的句重点学生可以用“~”画出来,可用“〈〉”标出生动、形象的句子。

再次,标结构。学生可以用简单的阿拉伯数字标在每段的段首,作为自然段的序号,用“‖”给文章分段,用“/”分层,可用“中心”来表示“中心思想”。

最后,标疑点。有疑问的地方,学生可用“?”来标注,还可用“WT”来表示“问题”二字等。

一般来讲,课本笔记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了。当然,符号确定以后,学生就应该经常运用,形成自己的符号系统,相同类型的知识都用相同的符号勾画,这样便于知识的归类,但在标记时不能太多太乱,要醒目,要突出重点。

二、课堂学习阶段

在课堂上做笔记,学生既要注意教师讲解的知识,更要注意抓住讲解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记下关键语句。学生要注意记下教师提醒的补充的或写在黑板上的主要问题、强调的关键词语以及容易出错的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也就是批语笔记和板书笔记。教师在讲到重点或难点内容时,总会有一些暗示的:他们或者在讲前有意停一下,以引起你的注意,或者在讲后把内容重复一遍,以加强记忆。

首先,重点和要点。一篇课文一般两三个课时就要学完,而且有的文章篇幅长,课堂容量很大,每堂课的知识侧重点也不相同。在听课的过程当中,学生做笔记时最忌不加选择,有言必录,结果搞得手忙脚乱。因此,学生要形成筛选新知识、把握住要点的意识。具体的说,课堂笔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记新知识和要点:一是教师的板书。因为一般说来教师的板书就是课堂学习内容的纲目或文章的要点。这些纲目是教师在吃透教材内容基础上根据教学体会写出来的,基本上能反映授课内容的知识结构和要点,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新课内容和知识体系;二是教师所讲的重点内容。如对时代背景的介绍、对主题的概括、对写作特点的分析、对重点段落句子的品读、某些修辞手法及词语的用法等;三是教师补充的有关内容。教师在讲课时,除了讲解教材中的内容外,常常还会作些适当的补充,这些补充的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其次,疑点和难点。疑点和难点可能来自于教材,有的源于教师的疏忽,有的则可能来自同学的发言或自己的不解。对于疑点和难点的把握,学生要在认真听讲的基础上,把课堂中来自各方的知识与自己原来已有的知识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判断。而对于不能正确判断的,学生就应当记录下来,课后再求教教师,或通过自己思考来解除疑惑。而对于笔记,学生则是把学习该内容时容易出现的问题记下来,以便提醒自己。

最后,心得体会。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确实认真投入的思考了,那么,对于知识的理解,他们常常会产生一些瞬间的想法,或悟出平日百思不得其解的道理,或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有新的想法,这就是心得。这是学生积极思维后出现的突发性、创造性思维成果。如在讲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唯一的听众》一课时,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爱护、鼓励”这两个关键词,指导学生记录在书上,这就完成了本课主要部分的板书笔记。而文中老妇人鼓励“我”所说的话就是本课学生体会的重点,教师要指导学生用波浪线画出描写老妇人言语的句子,并让学生想想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的。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并在书上留下思考的痕迹。有的学生笔记上写道:“一个动作、一种表情,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鼓励,实际上能使一个失败者成为成功者,能使一个没有信心的人重拾信心。”这样,通过几句重点句的勾画和自己感想的记录,学生就进行了画重点句符号笔记和批语笔记,不仅抓住了体会文章的重点语句,还能通过读后思考写出自己的感想,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课后复习阶段

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堂上所作的笔记往往较杂乱。为了巩固学习效果,积累复习资料,学生要学会在课后整理笔记。

首先,补。学生在课后需要马上挤时间,对照书本、课堂经过及时回忆有关信息进行必要的补充。这是整理笔记的重要前提,为笔记提供“完整性”。

其次,改。学生要仔细审阅笔记,对不够确切的地方进行修改。其中,学生特别要注意与解答课后练习、与学习有关的内容的修改,使笔记更具“准确性”。课后及时整理笔记不仅有利于学生消化并理解课堂上教师所讲的内容,还起到加深与巩固的作用,以便学生触类旁通,逐步把书本上的和笔记上的知识变成为头脑中的知识。

总之,“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再聪明的人,如果不能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质量也要大打折扣的。小学高年级段的语文教师要想让自己的工作事半功倍,就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做笔记的习惯,为他们以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编 乔召召)

猜你喜欢
疑点笔记板书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应用中的难点与疑点
巧用方法 突破疑点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解析西藏古建筑具备防雷措施说法疑点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
爱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