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2015-03-15 14:43
学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当堂学案整理

浅议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王 玮 (河北省邢台市第三中学 054001)

物理是学生认为比较难学的一个学科,很多学生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心。自信心的培养事关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的形成和以后的健康发展。本文根据教学实际,从搞好初高中衔接、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学生过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三方面论述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物理 教学 中学生 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也称为信心。自信心的个体差异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习、竞赛、就业、成就等多方面的个体心理和行为。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理综高考成绩反映出了一个现象:有些学生在初中时物理学得不错,到了高中后成绩一直跟不上,高考成绩不理想。为什么初中和高中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呢?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课题小组,在主持人李英老师的带领下申请并立项了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科学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的研究》,被河北省教育厅指定为重点课题(课题编号:11040758)。根据课研究调查我们发现,学生通过中考的奋力拼搏升入高中,个个信心满满,学习劲头十足。然而由于高一阶段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全都集中在高一上学期,加上初中基础知识缺陷,学习方法不太适应高中学习,数学教学进度跟不上物理学习的要求,不能很好地为物理服务等原因,造成了整个高一的物理成绩较差,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进而丧失自信。因此,笔者认为增强学生自信心是高中物理教学应重视的问题,也是提高整个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下面笔者就这一点谈谈自己不成熟的想法。

一、 搞好初、高中衔接,增强学生自信心

通过问卷、座谈、追踪等方式调查获悉,学生对物理形成怯惧心态的主要原因是初、高中物理相比,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梯度“突变”。特别是高一运动学三大公式的变换与动力学结合的计算、联立方程的求解,猛然把物理由定性的描述推向定量的讨论,加上数学中的“矢量”、三角知识、代数运算学生不知如何应对,从而产生畏难情绪。对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初、高中知识的关联点,力、运动、功、能等,把基础知识有机、系统地联系起来;填补初、高中知识的断缺点,如静摩擦力的方向、矢量、联立求解等;拓宽深化已有的知识,受力分析、运动、牛顿定律、物理模型的设想等。这样以旧引新,平稳衔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增强学生自信心

课堂是提高学生素质、激发学生潜能、开启学生智慧的主阵地。而是否拥有一套科学系统的操作策略,是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关键所在。我们基于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科学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的研究》(课题编号:11040758),参照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提出并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三段式、四板块”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物理学习的自信心。

首先,“三段式”。第一段:三定,定向、定量、定法。定向:确定教学方向和目标。定量:确定教学任务并量化几个问题。定法:确定主要的教学方法。其目的主要是为学生自学明确方向,真正使用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有共同的方向、共同的话题。第二段:三讲三练。每章一句高考考纲考点说明,确定三个主要知识点作为本节课讲习要点,相应地设计练习加以巩固。其目的是强调学生练习的重要性。第三段:三有,有小结、有小测、有小拓。有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本章节要点,加深印象和记忆。有小测: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设计适量的测试练习,当堂测当堂批当堂改。有小拓:布置课后作业,适当加深拓宽。

其次,“四板块。”四板块教学指的是预习自测(学案导学、生疑自测)、合作探究(小组合作、互动交流)、解难答疑(典例互动、点拨探究)、反馈拓展(当堂检测、达标提升)。我们要求学生把探究成果用听、说、读、写、演、讲、背等多种方式呈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耳、口、眼、手、心,营造出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使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广泛的交流,互相启发,开拓思路,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学习热情日益增加。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自信心

导学案的使用就像是婴儿的学步车、旅行的导航仪,为学生学习起着辅助、导航的作用。它承载着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目标以及新旧知识间的关联,还是知识的链条、学法的台阶。遗憾的是,有些学生过不会正确使用导学案,课后随手就把它扔在一边。所以,培养学生整理导学案的习惯,就是培养学生总结和反思的习惯,有利于学生、特别是一些学困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增强学生自信心意义重大。

1.整理自己的“小记号”。“小记号”是导学案学习过程中没弄明白的问题或本课的重点难点,是上课时最要关注的地方,是课上教师对导学案的说明、补充,是那些需要在复习时重新关注的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对“小记号”的批注整理出自己的知识树、关系网。

2.整理自己的纠错本。教师要指导学生整理自己的纠错本,保留错题, “吃一堑,长一智”,不能让学生在同样的地方出错,要引导学生及时整理,及时弥补和改正自己知识的欠缺和错误,切实完成导学案的“教学目标”。

3.整理自己的反思。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导学案来反思本节课的“三点”:知识点、重点、难点。如果学生没掌握好“三点”,就要通过导学案的“学习目标”进行知识弥补,通过“小记号”、纠错本反思。我们认为“整理反思”是高中物理课堂中的“点睛”之处,可以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形成自信、自强的气质和品格。

总之,面对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我们要用爱心和耐心帮助他们衔接初高中知识,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习惯,挖掘他们的内在学习潜力,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为学生顺利完成高中物理学业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责编 张文娟)

猜你喜欢
当堂学案整理
初中化学当堂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
乡愁导学案
不怕死的留下
小学高年级数学当堂练习设计有效性例谈
“当堂检测”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比例尺(一)”导学案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