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多子芋新品种扬芋1 号、2 号的选育

2015-03-15 08:57惠飞虎张瑛张永吉李爱民
长江蔬菜 2015年22期
关键词:株系单株低剂量

惠飞虎,张瑛,张永吉,李爱民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扬州,225002)

我国水生蔬菜栽培已有2 000 多a 历史,产量、规模和种植面积均居世界第一,被欧美等国称为“中国特菜”。芋头是水生蔬菜中重要一员,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2004 年全球芋种植面积为183 万hm2,总产值1 063.69 万t。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传统的一些所谓“粗粮”日益受到重视。芋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又相对容易栽培的天然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既可作主食,也可用来制作菜肴、点心,具有防癌作用。江苏省芋种植面积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已接近6 660 hm2,仅泰州靖江市就超过1 330 hm2,主要种植香沙芋地方品种,具有支链淀粉含量高、营养丰富、沙糯适中、口感好等特点,在市场上日渐走俏,市场价格不断攀升,种植效益逐年提高,一般平均每667 m2效益达到5 500 元以上。虽然芋种植日益得到重视,但没有或很少有科研单位从事新品种的选育,品种退化严重,限制了产业进一步发展。

鉴于生产现状,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从2008 年起开展芋的新品种选育研究,首先从全国各地,尤以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的湖南、湖北、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江西、山东、海南及江苏省,征集各类品种资源70 多份,其中江苏本省的达30 多份,主要品种有靖江香沙芋、泰兴香荷芋、兴化龙香芋、海门万年芋、如皋香堂芋、武进红芽芋等。由于芋在本地极少开花,加之多子芋为3 倍体,难以进行有性杂交育种,因此将重点放在系统选育和诱变育种上。

1 选育过程

扬芋1 号的选育采用传统的系统选择法。2009年从地方品种张家港芋中选择出5 株产量高、生长健壮的优良变异系,分别编号为G112-1~G112-5。第2 年种成株行,进行农艺性状观察记载,并进一步筛选,淘汰G112-2 和G112-5 两个株系,入选的3 个株系,一部分继续单株选择,另一部分子芋混合扩繁。2011 年继续种植成株系并单株选择,又淘汰5 个株系。2012 年,混系种进行产量鉴定。2012 年对繁殖株系进行决选,将7 个产量优、综合性状基本一致的株系混合,并初步定名为扬芋1 号。

扬芋2 号是通过辐射诱变选育的。2009 年,用地方品种兴化芋子芋进行60Co-γ 射线诱变处理,参照李储学[1]的处理方法,略有改动,处理样本为未萌动的种芋,剂量有3 个,分别为低剂量2.8 Gy,中剂量3.6 Gy,高剂量4.4 Gy,辐照后立即催芽播种,出苗情况见表1,高剂量出苗率为3%,低剂量出苗率为69%。把出苗的200 多株栽入大田,行距70 cm、株距35 cm,生育过程中全程观察记载,结果发现低剂量变化相对较小,中剂量变化较大,高剂量仅有的6 株在移入大田后1 株死亡,另5 株生长量普遍较小。有针对性地选取31 个单株,其中5 个单株选自低剂量,26 个单株选自中剂量。 经农艺性状考察和单株产量分析,入选7 个单株。第2 年将7 个单株种成株行,并进一步观察测定,入选2 个产量高、性状一致的株系。2011 年,将上年入选材料混合后进行扩繁,除淘汰少量单株外,将各株系所收获的子孙芋混合。2012 年,留少量混系种进行产量鉴定外,进行扩繁种芋,产量鉴定后初步定名为扬芋2 号。

表1 不同辐照处理后出苗情况

扬芋1 号、扬芋2 号已通过2015 年江苏省第57 次农作物品种审定。

2 产量表现

2013 年,由江苏省种子站组织芋省级鉴定试验。试验采用随机排列,小区面积10 m2,2 次重复,理论密度3 000 株/667 m2,以靖江香沙芋为对照。试点有苏南张家港、苏中扬州、苏北大丰3 个。2014年继续试验,参试品种新增了江苏省农科院提供的苏优芋1 号和苏菜芋2 号,仍以靖江香沙芋为对照,试点有六合、靖江、海门和扬州。 小区面积为7.2 m2,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 次,4 个试验点密度在3 000~4 000 株/667 m2。由表2 可知,扬芋2 号比对照增产30.46%~92.9%,扬芋1 号比对照增产达94.26%~151.1%。

在鉴定试验第2 年的同时,还组织了生产试验,不设重复,面积依种芋量而定,但不能少于300 m2。由表3 可知,扬芋2 号比对照增产80.7%,扬芋1号比对照增产达136.0%。

3 品质性状

芋头的品质指标主要有淀粉、蛋白质、多糖含量和微量元素含量,淀粉中直链和支链淀粉比例不同体现在食口性上就有软硬之分。不同的消费人群有不同的消费习惯,就江苏而言,长江南北对芋的口感要求明显不同,长江以南地区喜好偏软糯的,而长江以北则相反,偏好质地较硬的,因此,不能就某项指标的高低简单地说品质的好差,只能说明适宜于某种消费需求或适合某些消费人群。

表2 鉴定试验产量

对芋(子芋)的品质进行了初步测定,并请相关人员对编号后的芋进行食口性品尝。结果表明,在折干率上,对照香沙芋最高,扬芋2 号居中,而扬芋1 号仅为对照的一半;在多糖方面,扬芋1 号最高,比香沙芋高30%,扬芋2 号比香沙芋略高;蛋白质含量扬芋1 号最高,比香沙芋高75%,扬芋2 号最低;淀粉含量,香沙芋明显高于扬芋1 号、扬芋2 号。而糯性上扬芋2 号较优;沙性、黏液上三者差别不大;总体口感香沙芋和扬芋2 号相近,扬芋1 号略逊;香味上,香沙芋较浓,扬芋2 号有微香,扬芋1 号无香味,这与亲本来源密切相关,扬芋1 号从苏南品种中系统选育而成,当地群众有喜爱软糯甜的习惯。

4 品种特性

扬芋1 号株高110~130 cm,生长势中,叶片绿色,长40~50 cm、宽30~40 cm,叶柄基部略有黑色。子孙芋卵圆形,芋型整齐,单株母芋1 个,子芋7~10 个,孙芋10~14 个。单个子芋质量50~70 g,单个孙芋质量30 g 左右,芋芽粉红,入口软黏、甜。

扬芋2 号株高130~150 cm,生长势旺盛,叶片长50~55 cm、宽40~45 cm,秆青。子孙芋球形,芋型整齐。单株母芋1 个,子芋7~14 个,孙芋10~20 个。单个子芋质量40~70 g,单个孙芋质量20 g 左右,芋芽浅白色。食口较好,并带有微香。

5 栽培要点

5.1 选种催芽、培育壮苗

选择灌溉排水较好的砂壤田,春季提倡覆膜栽培。首先培育壮苗,选择单个质量50 g 左右的子芋作种芋催芽,于3 月上中旬选晴朗天气摊晒3~4 d,再移入温室或露天用薄膜覆盖,保持土壤湿润,露天催芽夜间注意保湿。温度控制在18~22℃。一般需20 d 左右。

表3 生产试验产量比较

5.2 适时早插、合理密植

当5 cm 地温稳定超过10℃(江苏省约清明前后)即可移栽。宜采用起垄双行种植,可适当提高密度到4 500 株/667 m2。

5.3 科学运筹施肥

原则上是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在中等肥力田块,667 m2可施农家肥6 000 kg作底肥,同时注意钾肥的施用。追肥应视生长情况而定,可采用叶面喷施。

5.4 加强田间管理

要及时管理,如覆膜种植的,一般20 d 左右破膜助苗出土;田间干旱时注意浇水,切不可漫灌;湿度过大时及时排水,后期保持土壤潮湿又不积水,天气干旱时一般1 周左右灌水1 次。 另外注意培土,防止形成青皮芋而影响品质。

[1]李储学,于翠芳,辛友人,等.高产优质芋头新品种鲁芋头1 号的选育[J].山东蔬菜,1997(1):12-13.

[2]刘独臣,李跃建,房超,等.四川芋种质资源球茎主要营养成分分析[J].长江蔬菜,2012(8):31-34.

猜你喜欢
株系单株低剂量
小豆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过表达NtMYB4a基因增强烟草抗旱能力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嫦娥5号返回式试验卫星小麦育种材料研究进展情况
种植密度与行距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单株生产力的影响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湖南速生、中生、慢生阔叶树组单株生长模型构建
衢州椪柑变异株系—黄皮椪柑相关特性研究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