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会计准则价值相关性研究综述与启发

2015-03-16 20:02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天津300134
商业会计 2015年5期
关键词:异质盈余会计准则

(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 天津300134)

一、引言

2006年颁布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不仅使会计准则体系具有完整的统一性,也注入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新理念;既考虑到我国以往会计核算的薄弱性,又考虑到资本市场发展的现实性,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从资本市场出发,会计准则价值相关性是指以会计准则为背景的会计信息对资本市场价值的解释能力。对会计价值相关性的研究能够对考察我国现行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起到借鉴作用。近几年,很多学者对此作了研究,但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

二、文献回顾

本文选取了2008-2014年期间的有关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的文献。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价值相关性

吴水澎、徐莉莎 (2008)通过对2006年和2007年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相对于以往准则,新会计准则下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价值相关性均有所提高。王小力(2012)利用2001-2010年的数据,利用修正后的ohlso模型进行验证发现,现行会计准则使盈余信息和净资产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均得到了提高。但价值相关性提高主要是贡献于盈余信息。欧阳爱平、徐俭 (2009)以沪市2007年年报数据为样本,采用三个模型验证了资产负债表的会计信息相关性略有提高,但是利润表的相关性变动并不明显。

(二)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

吴水澎、徐莉莎 (2008)通过对2006年和2007年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下降了,并把下降的原因归结于被账面价值增加的相关性所替代。潘子琛(2009)通过2002-2008年的数据分析也得出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下降的结论。李瑞良 (2011)采取2005-2009年的数据也得出同样的结论。但是徐虹玉(2008)采取 2003-2006 年的数据,研究却表明了在现行准则实施后,账面价值对市价的增额解释力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盈余对市价的增额解释力有上升趋势,且异常盈余持续性显著增加。朱凯、赵旭颖、孙红(2009)在2005-2007年的数据分析中得出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并没有显著的提高。张本升(2009)从2006-2008年的数据中得出:上市公司年报中利润表包含的部分信息(每股营业利润和每股营业利润增加值)与持有每股收益的相关性显著;上市公司年报中资产负债表包含的部分信息(每股资产和每股负债)与公司每股市值相关性的显著性不强。

(三)会计信息整体价值相关性

欧阳爱平、徐俭 (2009)以沪市2007年年报数据为样本,说明了会计信息整体价值相关性提高,但是效果并不显著。郭俊(2009)、鲁娜(2009)分别以2004-2007年和2002-2007年数据进行分析,也验证了会计信息总体上的价值相关性提高了。梁杰、阎研和蒋亚朋(2010)以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7-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利用价格模型对这三年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变动情况进行了检验,说明了现行会计准则的实施使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得到了增强。王建新(2010)研究发现,新会计准则实施后,预期盈余和非预期盈余的价值相关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喻凯、李良玉(2010)以主板上市公司2004-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其结果表明,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会计数据的价值相关性显著提高。李瑞良(2011)以2005-2009年沪深股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现行会计准则下的会计信息表现出了比以往准则下的会计信息更高的价值相关性。

但是有些学者却得出不一致的结论。姚昕昕(2009)通过2004-2007年的数据分析认为虽然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有所提高,但是结论不够充分、不够稳定。漆江娜、罗佳(2009)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1993-2007年的数据为样本,利用收益模型和修正的价格模型,对15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变动情况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我国资本市场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并没有随着会计准则质量的不断提高而提高。陈非(2010)利用2006-2008年的数据分析也得出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并没有变化。甚至有些学者得出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下降的结论。修宗峰(2010)运用决策有用性的模型检验了2007年会计准则变迁的资本市场后果,表明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明显下降了。朱悦逸(2011)通过2006-2009年的数据也得出同样的结论。

三、研究不足分析

从以上文献综述中可以看出:现行会计准则实施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价值相关性,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和会计信息整体的价值相关性的结论都存在不一致性。这说明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

(一)关于价值相关性分析的意义

现行会计准则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而投资者仅是其中一方,所以从价值相关性角度考察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后果,仅能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不能很全面地反映信息相关性的提高,所以应该要结合其他使用者进行分析。

(二)关于资本市场上的环境

以上的研究模型都是采用价格模型、收益模型或两种模型的结合来考察价值相关性。这两种模型涉及到的都是股价与会计报表所披露的信息的关系。而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外部因素包括政策的调节、不对称信息以及股票的供需关系;内部因素包括监管者和投资者的心理以及上市公司的业绩指标。所以在分析过程中,股价的波动并不一定是因为新会计准则的影响。在分析中应该剔除这些因素的影响,才能更好的说明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从而得出更有效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后果。

(三)关于数据的截取

在数据截取中,多是属于小样本,一般应对多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避免造成单一年度的特殊性差异。但是可以发现,在价值相关性研究中采用的数据范围越大,并不一定得出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提高的结论,有些反而相反。所以在研究中,关于数据范围的局限性并不能作为阐述的原因,应该要从其他因素进行分析。比如:所采用的模型是否适合,所采用的变量是否“干净”,有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采用的数据是否符合现实的客观条件以及这些数据是否真实,等等。

四、研究方向与展望

由于资本市场的环境复杂,影响因素甚多,要能更好地从价值相关性角度来检测会计准则实施的经济后果,就要充分地分析这些因素的影响。很多学者在得到不一致的结论时都会谈到投资者非理性决策的因素。边泓(2009)考察了行为因素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折射效应研究,从而更有效地检测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会计信息在投资者恐慌的心态下无法引起市场的反应,而在激进心态和平稳心态下,不同会计信息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价值相关性。在平稳的心态下,投资者评价会计信息带来的利得和损失时,每股净资产同期市场平均水平构成的参照系,对好消息和坏消息产生了折射效应,使得会计信息纵向变动的方向与市场反应的方向并不同步。作者的这一研究就是希望能给会计准则的实施后果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所以研究的方向之一:可以尝试把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影响纳入因素中,研究这个因素的相关性,这样实证的结果才更具有说服力。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开始对市场有效性产生了质疑,与理性人相对的具有异质信念的非理性人被学者们关注。基于人类行为的异质信念的研究角度开始深入到金融学、经济学、哲学等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异质信念对股票收益有影响是由Miller于1977年率先提出的。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是异质信念的集合体,由于有限套利和投资者心理偏差的存在,股票价格会产生系统性的偏差价值,从而使市场并非始终有效。学者们开始从异质信念的角度探索资产定价模型、股票收益、盈余管理与股票定价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受金融危机和会计准则变迁的影响,国外研究者发现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呈下降的趋势。Dontoh et al.(2004)认为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逐年下降的原因是由于非信息交易(NIB,None Information Based Trading)所导致的。根据噪声理性预期平衡模型,其研究结论发现价值相关性下降的原因的确是出于非信息交易(NIB),他认为研究价值相关性问题必须控制非信息交易(NIB)的影响。YU S et al.(2010)认为股价仅代表投资者共识而非股票的内在价值,他对Ohlson模型进行了改进,用股票基本价值的替代变量替换了股价,采用美国资本市场1984-2003年的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并发现会计信息对股票基本价值的解释力并没有下降。他们首次把价值相关性下降视为股价和其基本价值的偏离。与此同时,他们在模型中也考虑了非信息交易(噪声交易)的替代变量问题。

在国内,王治(2011)率先从异质信念的视角研究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他选取沪深两市同时发行A股和H股上市公司2004-2006年三年的年报数据以及2008-2009年两年的年报数据分别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表明投资者信念异质是导致会计信息包括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变化的根本原因。王桂花(2013)基于异质信念的视角,采用2005-2010年的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差异是投资者行为异化的产物,而投资者信念异质是导致其行为异化的根本原因。

基于异质信念的假设下,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对此方面的研究都比较少,特别是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发布后对其经济后果研究的数据采集样本比较小,并不具有代表性。且采用考虑非信息交易者的因素的实证研究也屈指可数。因此,从投资者的角度去分析、考虑非理性人的异质信念对现行准则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研究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并为以后企业会计准则改革研究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异质盈余会计准则
基于异质分组的信息技术差异化教学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会计教育的思考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框架构建研究
“对赌”语境下异质股东间及其与债权人间的利益平衡
会计准则变革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作用探析
复合锌基钎料铜铝异质钎焊接头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基于CuO/ZnO异质结纳米花的薄膜型丙酮传感器研究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